一种可快速组装的负压隔离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20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组装的负压隔离间,包括快速组装薄膜舱体、压差监测系统和负压排风净化装置,两个快速组装薄膜舱体上分别设有新风过滤器和负压排风净化装置,两个快速组装薄膜舱体的连接面上设置有连通门和漏风口,其中一快速组装薄膜舱体上设置有进入门,压差监测系统分别设置于两个快速组装薄膜舱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新风过滤器、漏风口和负压排风净化装置的作用下,形成工作舱的负压差大于缓冲舱的负压差的压强梯度,使系统内污染空气只能通过负压负压排风净化装置过滤后向外排出,保证外部环境的安全,可机动部署于机场、码头、车站等缺少负压隔离设施的区域并快速组装成形,为烈性传染病员隔离收容或病原微生物检验提供负压隔离舱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组装的负压隔离间
本专利技术涉及烈性传染病原微生物负压隔离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快速组装的负压隔离间。
技术介绍
暴发烈性传染病疫情或遭受生物恐怖袭击出现人员感染时,特别是对于通过气溶胶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原微生物,需要具备负压隔离功能的设施进行感染人员收容或病原微生物检验。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有负压隔离病房用于隔离收容治疗传染病感染患者,车载式负压隔离舱室系统用于为病原微生物检验提供移动式实验平台。依托固定设施建设的负压隔离病房,无法满足机场、码头、实验室等需要机动临时部署、规模化快速搭建的需求,车载式负压隔离舱室系统仅适用于微生物检验且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组装的负压隔离间,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负压隔离间便于机动部署、可快速在疫区现场拆装,满足负压隔离防止烈性病原微生物扩散的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快速组装的负压隔离间,包括两个快速组装薄膜舱体、压差监测系统和负压排风净化装置,两个所述快速组装薄膜舱体上分别设置有新风过滤器和所述负压排风净化装置,两个所述快速组装薄膜舱体的连接面上设置有连通门和漏风口,其中一个所述快速组装薄膜舱体上设置有进入门,所述压差监测系统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快速组装薄膜舱体上。优选的,所述快速组装薄膜舱体包括支撑框架、连接件和柔性薄膜,所述支撑框架通过连接件插接成立体框架,所述柔性薄膜通过魔术贴形成的环套固定于所述立体框架上,用于形成密封的舱体。优选的,两个所述快速组装薄膜舱体中一个为缓冲舱、另一个为工作舱,所述缓冲舱与所述工作舱之间设置有薄膜墙壁和所述连通门,所述缓冲舱上设置有所述进入门和所述新风过滤器,所述工作舱连通所述负压排风净化装置。优选的,所述柔性薄膜通过胶条挤入门框上的凹槽内,形成所述薄膜墙壁;所述工作舱上还设置有设备门,所述设备门通过密封拉链设置于所述工作舱的柔性薄膜上。优选的,所述压差监测系统包括两个压差监测表,所述缓冲舱与所述工作舱上分别设置一所述压差监测表,所述工作舱的负压差大于所述缓冲舱的负压差。优选的,所述缓冲舱与所述工作舱的柔性薄膜上均设置有穿线口,所述缓冲舱的柔性薄膜上设置有气体消毒剂口,所述工作舱的柔性薄膜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负压排风净化装置的测压口和净化连接口,所述穿线口、所述气体消毒剂口、所述测压口和净化连接口均为袖套口,每个所述袖套口匹配一根绑绳。优选的,所述漏风口为可调节漏风口。优选的,所述可调节漏风口包括透风窗、滑动板和锁紧螺栓,所述透风窗中部均匀间隔设置若干个矩形孔,所述滑动板滑动设置于所述透风窗上且位于所述矩形孔上方,所述滑动板的长度至少为所述矩形孔的长度,所述滑动板的宽度小于所述透风窗上矩形孔区域的宽度,所述滑动板的中部竖直设置有一腰型孔,所述锁紧螺栓穿过所述腰型孔与所述透风窗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可调节漏风口包括相互匹配的透气薄膜和密封薄膜,所述透气薄膜上设置有若干个矩形阵列排布的透气孔,透气孔区域的四周设置有魔术贴,所述密封薄膜能够通过魔术贴覆盖所述透气孔区域的任何区域。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可快速组装的负压隔离间,采用负压隔离技术保证外部环境安全,为防控传染病原进一步扩散发挥重要作用,可机动部署于机场、码头、车站等缺少负压隔离设施的区域并快速组装成形,用于收容治疗烈性传染病感染患者或用于病原微生物检验;在新风过滤器、漏风口和负压排风净化装置的作用下,形成缓冲舱和工作舱的负压差梯度,工作舱的负压差大于缓冲舱的负压差,使系统内污染空气只能通过负压负压排风净化装置过滤后向外排出,保证外部环境的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可快速组装的负压隔离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可快速组装的负压隔离间的主示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B-B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A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可快速组装的负压隔离间中门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可快速组装的负压隔离间中门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可快速组装的负压隔离间中漏风口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可快速组装的负压隔离间中透气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可快速组装的负压隔离间中密封薄膜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可快速组装的负压隔离间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11为本专利技术可快速组装的负压隔离间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2为本专利技术可快速组装的负压隔离间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三;其中:1-缓冲舱,2-工作舱,3-支撑框架,4-连接件,5-柔性薄膜,6-连通门,7-进入门,8-漏风口,9-门框,10-胶条,11-透风窗,12-滑动板,13-锁紧螺栓,14-透气薄膜,15-透气孔,16-密封薄膜,17-魔术贴,18-设备门,19-气体消毒剂口,20-穿线口,21-测压口,22-压差监测表,23-新风过滤器,24-负压排风净化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组装的负压隔离间,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负压隔离间便于机动部署、可快速在疫区现场拆装,满足负压隔离防止烈性病原微生物扩散的要求。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快速组装的负压隔离间,包括两个快速组装薄膜舱体、压差监测系统和负压排风净化装置24,两个快速组装薄膜舱体上分别设置有新风过滤器23和负压排风净化装置24,两个快速组装薄膜舱体的连接面(相当于隔断面)上设置有连通门6和漏风口8,其中一个快速组装薄膜舱体上设置有进入门7,压差监测系统分别设置于两个快速组装薄膜舱体上。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新风过滤器23为本领域现有设备,负压排风净化装置24为自带压差监测装置和控制器的负压排风净化装置,效果更好。快速组装薄膜舱体包括支撑框架3、连接件4和柔性薄膜5,支撑框架3通过连接件4插接成立体框架,柔性薄膜5通过魔术贴17形成的可拆卸环套固定于立体框架上,其中魔术贴17形成的环套固定在柔性薄膜5相应的位置上,用于形成密封的舱体,也便于拆卸和组装。其中,连接件4有三维的、T型的、十型的插接头。通过硬质支撑骨架与柔性薄膜舱体复合形式,并且通过优化设计尽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组装的负压隔离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快速组装薄膜舱体、压差监测系统和负压排风净化装置,两个所述快速组装薄膜舱体上分别设置有新风过滤器和所述负压排风净化装置,两个所述快速组装薄膜舱体的连接面上设置有连通门和漏风口,其中一个所述快速组装薄膜舱体上设置有进入门,所述压差监测系统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快速组装薄膜舱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组装的负压隔离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快速组装薄膜舱体、压差监测系统和负压排风净化装置,两个所述快速组装薄膜舱体上分别设置有新风过滤器和所述负压排风净化装置,两个所述快速组装薄膜舱体的连接面上设置有连通门和漏风口,其中一个所述快速组装薄膜舱体上设置有进入门,所述压差监测系统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快速组装薄膜舱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组装的负压隔离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组装薄膜舱体包括支撑框架、连接件和柔性薄膜,所述支撑框架通过连接件插接成立体框架,所述柔性薄膜通过魔术贴形成的环套固定于所述立体框架上,用于形成密封的舱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快速组装的负压隔离间,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快速组装薄膜舱体中一个为缓冲舱、另一个为工作舱,所述缓冲舱与所述工作舱之间设置有薄膜墙壁和所述连通门,所述缓冲舱上设置有所述进入门和所述新风过滤器,所述工作舱连通所述负压排风净化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快速组装的负压隔离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薄膜通过胶条挤入门框上的凹槽内,形成所述薄膜墙壁;所述工作舱上还设置有设备门,所述设备门通过密封拉链设置于所述工作舱的柔性薄膜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快速组装的负压隔离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差监测系统包括两个压差监测表,所述缓冲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衣颖祁建城吴金辉张宗兴张恩雷张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