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正新专利>正文

一种全自动圆柱滚子轴承组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906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组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圆柱滚子轴承组装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可以机械放料,操作简单并且不需要工人组装,省时省力又安全的全自动圆柱滚子轴承组装装置。解决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圆柱滚子轴承组装装置,包括有设备底板、第一三腿柱、中心柱等,设备底板在全部装置的底端,第一三腿柱设有三个,第一三腿柱以三角形排列,第一三腿柱固接在设备底板上,中心柱固接在设备底板上,位于三个第一三腿柱的中心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由机械放料,减少了不同材料的放料的过程中对人力的需求量,缩短了工作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圆柱滚子轴承组装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组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圆柱滚子轴承组装装置。
技术介绍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的一种重要的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各种风机、电机、泵等有机械转动的地方基本都会轴承。随着工业的进步,轴承的需求量与应用范围也随之增加。现阶段使用的圆柱滚子轴承,大部分是由工人组装完成,工人把圆柱滚子轴承的保持架、滚动件和内圈依次组放在一起,增加了工作时间,零件拿取的重复性工作加大了工人的疲劳感,增加了工人的失误率,组放在一起的材料通过冲压使内圈卡进保持架与滚动件之间,工人在冲压内圈的过程中容易受伤,安全性低。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自动的依次放料,减少对人力的需求量,操作简单并且不需要工人进行手动组装,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安全性的全自动圆柱滚子轴承组装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劳动量大工作时间长,重复性工作组装错误率高,需要耗费过多人力,有危险性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可以机械放料,组装准确性高可自动放料,组装过程减少对人力的需求量,省时省力又安全的全自动圆柱滚子轴承组装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圆柱滚子轴承组装装置,包括有:设备底板,设备底板在全部装置的底端;第一三腿柱,第一三腿柱设有三个,第一三腿柱以三角形排列,第一三腿柱固接在设备底板上;中心柱,中心柱固接在设备底板上,位于三个第一三腿柱的中心位置;设备板,设备板固接在远离设备底板一端的第一三腿柱上,设备板为圆环形,设备板的内圆为不规则圆形,设备板上有一个矩形通孔;设备转板,设备转板转动连接在中心柱远离设备底板的一端,设备转板上有六个工位,每个工位处都设有一个弧形挡条,设备转板靠近设备底板一侧开有六个半圆槽;进料槽,进料槽安装在设备板外侧;板上柱,板上柱设有六个,每个板上柱均固接在设备转板上,板上柱以设备转板为中心点六角形分布;固定滑片,固定滑片固接在设备板上;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固接在设备底板上;大连接块,大连接块固接在第一支撑柱远离设备底板的一端;液压缸,液压缸固接在大连接块远离第一支撑柱的一侧;电机支撑,电机支撑固接在设备底板上,电机支撑靠近其中一个第一三腿柱;动力电机,动力电机固接在电机支撑上;电机延长轴,电机延长轴固接在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缺齿齿轮,第一缺齿齿轮固接在电机延长轴远离动力电机的一端;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转动连接在中心柱远离设备底板的一端,第一齿轮与第一缺齿齿轮啮合,第一齿轮与设备转板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有:第二缺齿齿轮,第二缺齿齿轮固接在电机延长轴远离动力电机的一端,第二缺齿齿轮靠近第一缺齿齿轮;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转动连接在中心柱远离设备底板的一端,第二齿轮与第二缺齿齿轮啮合;第一带轮,第一带轮转动连接在中心柱远离设备底板的一端,位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第一带轮与第二齿轮配合;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固接在设备底板上;横向支撑板,横向支撑板固接在第二支撑柱上,位于第二支撑柱中部靠近设备板一侧;气缸,气缸固接在靠近设备板一侧的横向支撑板上;连接杆,连接杆固接在气缸的活塞上;滚子槽,滚子槽固接在连接杆远离气缸的一端;连接环片,连接环片转动连接在靠近第二支撑柱一侧的设备板内;第二带轮,第二带轮固接在连接环片上;第一皮带,第一皮带绕设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短转轴,短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柱上;第二三腿柱,第二三腿柱固接在第二支撑柱上,第二三腿柱以三角形排列;第三带轮,第三带轮固接在连接环片上,第三带轮与第二带轮接触;第四带轮,第四带轮固接在短转轴上;第二皮带,第二皮带绕设在第三带轮和第四带轮上;第五带轮,第五带轮固接在短转轴远离第二支撑柱的一端;下料箱,下料箱固接在远离第二支撑柱一端的第二三腿柱上;落料筒,落料筒连通在下料箱上;下料口,下料口连通在下料箱上,位于下料箱远离落料筒的一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往复机构,往复机构包括有:第六带轮,第六带轮转动连接在下料箱内;第三皮带,第三皮带绕设在第五带轮和第六带轮上;椭圆转盘,椭圆转盘固接在第六带轮远离下料箱的一侧,椭圆转盘设有滑槽;圆形滑块,圆形滑块滑动连接在椭圆转盘的滑槽内;滑块连接轴,滑块连接轴固接在圆形滑块远离椭圆转盘的一侧;滑块连接板,滑块连接板转动连接在滑块连接轴上;第一阻挡板,第一阻挡板的两侧固接在下料箱内的箱壁上;往复竖板,往复竖板固接在滑块连接板远离椭圆转盘的一侧;往复底板,往复底板固接在往复竖板的底端;往复异形板,往复异形板固接在远离往复底板一侧的往复竖板上,往复异形板靠近往复竖板一侧渐变;第二阻挡版,第二阻挡版固接在下料箱内的箱壁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触碰机构,触碰机构包括有:第三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固接在设备底板上;支撑柱连接块,支撑柱连接块固接在远离设备底板一端的第三支撑柱上;触碰箱,触碰箱固接在支撑柱连接块远离第三支撑柱的一侧,触碰箱为矩形,触碰箱上开有三个矩形孔;滑动铲,滑动铲的两侧固接有滑块,滑动铲两侧的滑块滑动连接在触碰箱上的矩形孔上;箱内杆,箱内杆设有两个,每个箱内杆的一端均固接在触碰箱无滑孔一侧的内壁上,箱内杆的另一端穿过滑动铲,并且与滑动铲滑动连接,箱内杆远离触碰箱内壁的一端固接有圆形片;箱内异形板,箱内异形板固接在滑动铲上,箱内异形板靠近滑动铲的一侧渐变;半圆板,半圆板固接在箱内异形板无渐变的一侧;第一弹簧,第一弹簧设有两个,每个第一弹簧均套在箱内杆上远离箱内异形板的一端,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在滑动铲和触碰箱的内壁上;下料筒,下料筒连通在触碰箱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横向连接块,横向连接块固接在远离第二支撑柱一侧的一个第一三腿柱上;;定位柱,定位柱无圆头一端穿过横向连接块,定位柱与横向连接块滑动连接,定位柱有圆头的一端与设备转板上的半圆槽配合;定位圆片,定位圆片固接在定位柱靠近圆头的一端;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在定位柱上,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固接在定位圆片和横向连接块上;阻挡圆片,阻挡圆片固接在定位柱无圆头的一端。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由机械放料,减少了保持架、滚动件和内圈三种不同材料的放料过程中对人力的需求量,缩短了工作时长。2.本专利技术自动放料,减少了组装过程对取料与放料个数的错误率,提高了组装的工作效率。3.本专利技术对内圈的冲压过程不需要人工手扶定位,减小了工作过程中的危险性,更好的保护了工人的人身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圆柱滚子轴承组装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n设备底板,设备底板在全部装置的底端;/n第一三腿柱,第一三腿柱设有三个,第一三腿柱以三角形排列,第一三腿柱固接在设备底板上;/n中心柱,中心柱固接在设备底板上,位于三个第一三腿柱的中心位置;/n设备板,设备板固接在远离设备底板一端的第一三腿柱上,设备板为圆环形,设备板的内圆为不规则圆形,设备板上有一个矩形通孔;/n设备转板,设备转板转动连接在中心柱远离设备底板的一端,设备转板上有六个工位,每个工位处都设有一个弧形挡条,设备转板靠近设备底板一侧开有六个半圆槽;/n进料槽,进料槽安装在设备板外侧;/n板上柱,板上柱设有六个,每个板上柱均固接在设备转板上,板上柱以设备转板为中心点六角形分布;/n固定滑片,固定滑片固接在设备板上;/n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固接在设备底板上;/n大连接块,大连接块固接在第一支撑柱远离设备底板的一端;/n液压缸,液压缸固接在大连接块远离第一支撑柱的一侧;/n电机支撑,电机支撑固接在设备底板上,电机支撑靠近其中一个第一三腿柱;/n动力电机,动力电机固接在电机支撑上;/n电机延长轴,电机延长轴固接在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上;/n第一缺齿齿轮,第一缺齿齿轮固接在电机延长轴远离动力电机的一端;/n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转动连接在中心柱远离设备底板的一端,第一齿轮与第一缺齿齿轮啮合,第一齿轮与设备转板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圆柱滚子轴承组装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
设备底板,设备底板在全部装置的底端;
第一三腿柱,第一三腿柱设有三个,第一三腿柱以三角形排列,第一三腿柱固接在设备底板上;
中心柱,中心柱固接在设备底板上,位于三个第一三腿柱的中心位置;
设备板,设备板固接在远离设备底板一端的第一三腿柱上,设备板为圆环形,设备板的内圆为不规则圆形,设备板上有一个矩形通孔;
设备转板,设备转板转动连接在中心柱远离设备底板的一端,设备转板上有六个工位,每个工位处都设有一个弧形挡条,设备转板靠近设备底板一侧开有六个半圆槽;
进料槽,进料槽安装在设备板外侧;
板上柱,板上柱设有六个,每个板上柱均固接在设备转板上,板上柱以设备转板为中心点六角形分布;
固定滑片,固定滑片固接在设备板上;
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固接在设备底板上;
大连接块,大连接块固接在第一支撑柱远离设备底板的一端;
液压缸,液压缸固接在大连接块远离第一支撑柱的一侧;
电机支撑,电机支撑固接在设备底板上,电机支撑靠近其中一个第一三腿柱;
动力电机,动力电机固接在电机支撑上;
电机延长轴,电机延长轴固接在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上;
第一缺齿齿轮,第一缺齿齿轮固接在电机延长轴远离动力电机的一端;
第一齿轮,第一齿轮转动连接在中心柱远离设备底板的一端,第一齿轮与第一缺齿齿轮啮合,第一齿轮与设备转板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圆柱滚子轴承组装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有:
第二缺齿齿轮,第二缺齿齿轮固接在电机延长轴远离动力电机的一端,第二缺齿齿轮靠近第一缺齿齿轮;
第二齿轮,第二齿轮转动连接在中心柱远离设备底板的一端,第二齿轮与第二缺齿齿轮啮合;
第一带轮,第一带轮转动连接在中心柱远离设备底板的一端,位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第一带轮与第二齿轮配合;
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固接在设备底板上;
横向支撑板,横向支撑板固接在第二支撑柱上,位于第二支撑柱中部靠近设备板一侧;
气缸,气缸固接在靠近设备板一侧的横向支撑板上;
连接杆,连接杆固接在气缸的活塞上;
滚子槽,滚子槽固接在连接杆远离气缸的一端;
连接环片,连接环片转动连接在靠近第二支撑柱一侧的设备板内;
第二带轮,第二带轮固接在连接环片上;
第一皮带,第一皮带绕设在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上;
短转轴,短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柱上;
第二三腿柱,第二三腿柱固接在第二支撑柱上,第二三腿柱以三角形排列;
第三带轮,第三带轮固接在连接环片上,第三带轮与第二带轮接触;
第四带轮,第四带轮固接在短转轴上;
第二皮带,第二皮带绕设在第三带轮和第四带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正新
申请(专利权)人:杨正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