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良专利>正文

一种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9041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包括纵向的钢柱,所述钢柱包括纵向的第一钢壁和第二钢壁,以及从侧面连接第一钢壁和第二钢壁的中间钢壁,所述第一钢壁、中间钢壁和第二钢壁围成一个开口型的中空结构,并在第一钢壁和第二钢壁之间具有能供手部从侧面伸入的侧开口,所述第一钢壁和第二钢壁分别用于连接不同方向的钢梁,所述钢柱的上下两端固定有位于钢柱内侧的柱连接板,所述柱连接板上设有上下贯通并供螺栓插入的第一连接孔,使电梯井道上下钢柱的安装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即可,安装简单方便,效率高,避免现场烧焊以减少火灾危险性,避免现场使用起重机械,减少起重设备对场地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既有建筑在增设电梯时,通常是采用现场施工,其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通常采用的是方钢结构,通过起重机械将一截截的钢电梯井道组合单元吊起堆叠后,上下钢电梯井道组合单元之间一般是通过烧焊固定连接,其安装工序复杂,施工周期长,安装工作效率低,作业危险系数大,现场烧焊造成火灾风险大,污染既有建筑周遭环境、噪声大,干扰居民正常生活等缺陷。本技术即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工艺简单的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优点:一种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的钢柱,所述钢柱包括纵向的第一钢壁和第二钢壁,以及从侧面连接第一钢壁和第二钢壁的中间钢壁,所述第一钢壁、中间钢壁和第二钢壁围成一个开口型的中空结构,并在第一钢壁和第二钢壁之间具有能供手部从侧面伸入的侧开口,所述第一钢壁和第二钢壁分别用于连接不同方向的钢梁,所述钢柱的上下两端固定有位于钢柱内侧的柱连接板,所述柱连接板上设有上下贯通并供螺栓插入的第一连接孔。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壁和第二钢壁分别设有向对应的钢梁一侧延伸的翼板,所述翼板用于与钢梁连接固定。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钢壁、中间钢壁、第二钢壁和翼板一体成型。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采用钢板以一侧的翼板为起始端而另一侧的翼板为终止端折弯成型,并在折弯成型时在两个翼板与第一钢壁第二钢壁的连接处之间预留开口形成侧开口,所述柱连接板焊接固定在钢柱的内侧。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采用的钢板的材料厚度t介于4mm至8mm之间,所述中间钢壁每个面的宽度b介于160mm至250mm之间,所述翼板的宽度d介于40mm至70mm之间,所述第一钢壁和第二钢壁的宽度a介于70mm至110mm之间。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壁、第二钢壁和对应的两个翼板的上端分别设有用于与上端对应的钢梁连接固定的第四连接孔,下端分别设有与下端对应的钢梁连接固定的第五连接孔。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钢壁有一个以上的面,所述钢柱的第一钢壁、中间钢壁和第二钢壁位于不同的方向上并围成一个缺角的多边形结构,所述侧开口位于该多边形结构的缺角处。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钢壁为具有两个垂直面的L形结构,所述钢柱的第一钢壁和第二钢壁分别与中间钢壁垂直并围成一个缺角的矩形结构,所述侧开口位于该矩形结构的缺角处。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的中部位于钢柱内侧焊接有柱中加强板。如上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连接板的端面与钢柱的端面齐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钢柱采用中空的开口环型结构,上下端通过固定柱连接板达到强化钢柱效果,以取得所需的可靠结构强度,钢柱具有侧开口,则在安装时可将手及工具从侧开口伸入钢柱内侧,在上下钢柱对接连接时,可将手从上下侧开口伸入上下钢柱内侧,并在上下柱连接板之间上螺栓和锁螺母,且在第一钢壁和第二钢壁与二者对应的钢梁之间可通过设置通孔供螺栓插入来连接固定,结构简单,安装方便。2、所述第一钢壁和第二钢壁上分别设有向对应的钢梁一侧延伸的翼板,翼板能够增强钢柱的结构强度,同时与钢梁连接,使每个钢梁和钢柱之间具有两个不同方向的连接固定结构,强化钢梁和钢柱之间的连接强度。3、所述钢柱采用钢板以一侧的翼板为起始端而另一侧的翼板为终止端折弯成型,并在折弯成型时在两个翼板与第一钢壁第二钢壁的连接处之间预留开口形成侧开口,工艺简单,易于制造生产。4、所述柱连接板焊接固定在钢柱的内侧,在焊接柱连接板时,由于钢柱有侧开口,焊接时可从钢柱的外侧焊接柱连接板后,再通过侧开口从钢柱的内侧焊接柱连接板,使柱连接板和钢柱之间具有上下面的焊缝,增加柱连接板和钢柱之间的连接强度。5、通过侧开口能够往钢柱的内侧放入柱中加强板,并在钢柱的两端之间的中部区域将柱中加强板焊接固定在钢柱的内侧,强化钢柱的结构,制造工艺简单,且可从柱中加强板的上下两个方向进行焊接,增加焊缝,焊接牢固。柱中加强板的个数根据钢柱的长度而定,当钢柱较长时,可间隔设置多块柱中加强板。6、第一钢壁、中间钢壁和第二钢壁围成一个缺角的多边形结构,所述侧开口位于该多边形结构上第一钢壁和第二钢壁对应的缺角处,通过柱连接板和柱中加强板从内侧与第一钢壁、中间钢壁和第二钢壁固定后,使钢柱在留出侧开口后,同时也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也便于在第一钢壁和第二钢壁上锁螺栓操作。7、钢柱等构件的焊接过程可先在工厂内完成,电梯井道安装现场只需将钢柱和钢梁依次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即可,避免现场烧焊以减少火灾危险性,同时各个构件简单且重量轻,避免现场使用起重机械,减少起重设备对场地的要求,可以很好的满足很多中低建筑和老旧小区的电梯加装,而且简化安装工序,提高安装工作效率,降低扰民。【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应用本技术一种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的钢电梯井道组合单元的平面示意图;图3是应用本技术一种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的电梯井道的示意图;图4是钢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上下井道单元的钢柱进行连接的示意图;图6是钢柱和钢梁的通过螺栓连接的示意图;图7是上下钢柱和钢梁的通过螺栓连接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的一种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包括纵向的钢柱1,所述钢柱1包括纵向的第一钢壁101和第二钢壁107,以及从侧面连接第一钢壁101和第二钢壁107的中间钢壁106,所述第一钢壁101、中间钢壁106和第二钢壁107围成一个开口型的中空结构,且在第一钢壁101和第二钢壁107之间具有能供手部从侧面伸入的侧开口103,所述第一钢壁101和第二钢壁107分别用于连接不同方向的钢梁2,所述钢柱1的上下两端固定有位于钢柱1内侧的柱连接板3,所述柱连接板3上设有上下贯通并供螺栓插入的第一连接孔31。所述第一钢壁101和第二钢壁107分别设有向对应的钢梁2一侧延伸的翼板102,所述翼板102用于与钢梁2连接固定。第一钢壁101、中间钢壁106、第二钢壁107和翼板102一体成型,结构简单,生产方便。所述钢柱1采用钢板以一侧的翼板102为起始端而另一侧的翼板102为终止端折弯成型,并在折弯成型时在两个翼板102与第一钢壁101第二钢壁107的连接处之间预留开口形成侧开口103,工艺简单,易于制造生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的钢柱(1),所述钢柱(1)包括纵向的第一钢壁(101)和第二钢壁(107),以及从侧面连接第一钢壁(101)和第二钢壁(107)的中间钢壁(106),所述第一钢壁(101)、中间钢壁(106)和第二钢壁(107)围成一个开口型的中空结构,并在第一钢壁(101)和第二钢壁(107)之间具有能供手部从侧面伸入的侧开口(103),所述第一钢壁(101)和第二钢壁(107)分别用于连接不同方向的钢梁(2),所述钢柱(1)的上下两端固定有位于钢柱(1)内侧的柱连接板(3),所述柱连接板(3)上设有上下贯通并供螺栓插入的第一连接孔(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的钢柱(1),所述钢柱(1)包括纵向的第一钢壁(101)和第二钢壁(107),以及从侧面连接第一钢壁(101)和第二钢壁(107)的中间钢壁(106),所述第一钢壁(101)、中间钢壁(106)和第二钢壁(107)围成一个开口型的中空结构,并在第一钢壁(101)和第二钢壁(107)之间具有能供手部从侧面伸入的侧开口(103),所述第一钢壁(101)和第二钢壁(107)分别用于连接不同方向的钢梁(2),所述钢柱(1)的上下两端固定有位于钢柱(1)内侧的柱连接板(3),所述柱连接板(3)上设有上下贯通并供螺栓插入的第一连接孔(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壁(101)和第二钢壁(107)上分别设有向对应的钢梁(2)一侧延伸的翼板(102),所述翼板(102)用于与钢梁(2)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钢壁(101)、中间钢壁(106)、第二钢壁(107)和翼板(102)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1)采用钢板以一侧的翼板(102)为起始端而另一侧的翼板(102)为终止端折弯成型,并在折弯成型时在两个翼板(102)与第一钢壁(101)第二钢壁(107)的连接处之间预留开口形成侧开口(103),所述柱连接板(3)焊接固定在钢柱(1)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的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1)采用的钢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