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升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9272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7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升降机,包括模块化吊笼、小车架、标准节、电缆筒、电缆线和电控系统,所述多节标准节依次上下连接组成导轨架,小车架和模块化吊笼安装在导轨架上,并且小车架设置在模块化吊笼的上方,电缆筒布置在模块化吊笼正下方的基坑地面上,电缆线盘放在电缆桶内,其一端向上固定在模块化吊笼底板的中心位置,并接入电控系统,所述模块化吊笼包括主架、门架、加长模块,所述主架为两侧开口的箱体结构,在主架的两开口侧均连接有一个或多个加长模块,加长模块为两侧开口的箱体结构,最外侧的加长模块均连接有门架。可以加大吊笼布置空间,能适应不同尺寸的井道,同时吊笼可拆解成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升降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施工升降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施工升降机。
技术介绍
施工升降机普遍用于建筑施工中,负责人货的垂直运输工作。现有施工升降机一般安装在建筑物外侧或电梯井道内。其中安装在电梯井道内时,由于井道内截面面积小,并且井道尺寸规格繁多,为了最大化利用井道空间,吊笼一般根据井道尺寸定制,造成吊笼尺寸多样,且定制的吊笼无法适用于不同井道,浪费极大。现有升降机标准节截面尺寸一般为650×650mm或800×800mm,安装在井道内会侵占吊笼布置空间,造成吊笼尺寸进一步缩小,大大降低升降机吊笼的有效运载能力。现有升降机一般采用电缆筒方式供电,吊笼外侧(标准节对面侧)安装电缆臂,电缆臂下方地面放置电缆筒。由于吊笼外侧贴墙布置,无空间安装电缆臂和电缆筒,造成升降机只能选用电缆滑车或滑触线供电。电梯井道门开口尺寸较小,常规吊笼无法进出井道门,升降机安拆非常麻烦,部分情况甚至会采用切割拆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施工升降机,模块化吊笼可以加大吊笼布置空间,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升降机,其特征是:包括模块化吊笼、小车架、标准节、电缆筒、电缆线和电控系统,所述多节标准节依次上下连接组成导轨架,小车架和模块化吊笼安装在导轨架上,并且小车架设置在模块化吊笼的上方,电缆筒布置在模块化吊笼正下方的基坑地面上,电缆线盘放在电缆桶内,其一端向上固定在模块化吊笼底板的中心位置,并接入电控系统,所述模块化吊笼包括主架、门架、加长模块,所述主架为两侧开口的箱体结构,在主架的两开口侧均连接有一个或多个加长模块,加长模块为两侧开口的箱体结构,最外侧的加长模块均连接有门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升降机,其特征是:包括模块化吊笼、小车架、标准节、电缆筒、电缆线和电控系统,所述多节标准节依次上下连接组成导轨架,小车架和模块化吊笼安装在导轨架上,并且小车架设置在模块化吊笼的上方,电缆筒布置在模块化吊笼正下方的基坑地面上,电缆线盘放在电缆桶内,其一端向上固定在模块化吊笼底板的中心位置,并接入电控系统,所述模块化吊笼包括主架、门架、加长模块,所述主架为两侧开口的箱体结构,在主架的两开口侧均连接有一个或多个加长模块,加长模块为两侧开口的箱体结构,最外侧的加长模块均连接有门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升降机,其特征是:所述标准节包括主弦杆、框架、斜腹杆和齿条,四根主弦杆之间通过框架和斜腹杆连接,齿条设置在标准节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升降机,其特征是:所述主架包括主槽钢架、上框、底板,第一壁板、第二壁板、承重轮和边滚轮,主槽钢架、上框架、底板、第一壁板和第二壁板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勇胜汤应程方明吴超文朝辉李湘民黄保忠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江汉建筑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