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煤矿冲击地压治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一种冲击地压治理方法,尤其综合机械化采煤的现代化矿井使用,提供了一种提升资源回收率的新型煤矿冲击地压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确保煤矿开采安全、高效,绝大多数矿井工作面之间留设20—40m宽度的隔离煤柱,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防止生产或准备工作面与采空区漏风而引发遗留煤自燃,同时也确保了构成生产工作面所有生产系统、通道的安全、高效。目前无煤柱开采主要有两种技术,即沿空留巷和沿空掘巷技术。俄罗斯、德国、波兰等国家应用长壁开采方法时推行无煤柱开采较普遍,多为沿空留巷,但这一技术在我国推行时由于地质条件复杂、矿山压力大等原因遇到的困难较多,目前仅在部分浅埋深矿井有成功应用,大屯、兖州等矿区也曾在深埋矿井试验沿空留巷技术,但都未取得真正的成功。沿空掘巷并非真正的无煤柱开采,其实是留小煤柱掘巷,一般留设6-10米,但这一技术近年在兖矿、淮南等矿区解决冲击地压问题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同时也留下采空区遗煤自燃、存在不能有效隔水等新的问题。近年来国内通过现场观测、实验室和理论研究,在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煤矿冲击地压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n当采空后的综采工作面顶板运动趋于稳定后沿着采空区留设的3.0—8.0m小煤柱掘进新工作面的顺槽,超前顺槽掘进向采空区边界或上工作面隅角区方向施工钻孔直至采空区,向钻孔灌注混凝土浆,留小煤柱沿空掘进顺槽,支护巷道,滞后掘进工作面向巷道围岩离层裂隙区钻孔,然后利用钻孔,向采空区隅角顶板离层、裂隙空隙区注浆加固围岩,重复施工直至完成整个顺槽的施工,灌注的混凝土浆沿采空区形成一道充填筑帮混凝土墙,充填筑帮混凝土墙上方的裂隙区加固从而帮助充填筑帮混凝土墙隔离采空区并支撑顶板,然后布置新工作面的另一个顺槽和切眼,对形成的新综采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煤矿冲击地压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当采空后的综采工作面顶板运动趋于稳定后沿着采空区留设的3.0—8.0m小煤柱掘进新工作面的顺槽,超前顺槽掘进向采空区边界或上工作面隅角区方向施工钻孔直至采空区,向钻孔灌注混凝土浆,留小煤柱沿空掘进顺槽,支护巷道,滞后掘进工作面向巷道围岩离层裂隙区钻孔,然后利用钻孔,向采空区隅角顶板离层、裂隙空隙区注浆加固围岩,重复施工直至完成整个顺槽的施工,灌注的混凝土浆沿采空区形成一道充填筑帮混凝土墙,充填筑帮混凝土墙上方的裂隙区加固从而帮助充填筑帮混凝土墙隔离采空区并支撑顶板,然后布置新工作面的另一个顺槽和切眼,对形成的新综采工作面进行无煤柱开采,当回采结束后重复上述步骤实现全采区无煤柱开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煤矿冲击地压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在综采工作面回采后不进行回填形成采空区且顶板运动趋于稳定后,采取留小煤柱沿空掘巷的方式继续布置新工作面的一个顺槽;
b、自沿空掘巷工作面超前向相邻采空区边界方向施工注帮钻孔,钻孔开口位置在新掘巷道临空侧帮,滞后掘进迎头8-12m,仰角6-12°,向采空区侧偏角8-15°,每施工一个注帮钻孔后即使用泵车向注帮钻孔中灌注混凝土浆,每施工一个注帮钻孔后即使用泵车向注帮钻孔中灌注混凝土浆,随着掘进在边界隅角区施工多个注帮钻孔,由于混凝土空间的采空区边界隅角一侧为实体煤,另一侧为冒落带跨落矸石,混凝土浆在重力的作用下在实体煤与采空区的跨落矸石之间形成一道隔离墙,随着顺槽掘进在边界隅角区施工多个注帮钻孔,多个注帮钻孔灌注的混凝土浆在掘进揭露时逐渐凝固最后形成一道随掘进方向延伸的充填注帮混凝土墙,从而隔离采空区确保瓦斯被封堵不向新工作面外溢,并且能够支撑顶板;
c、与采空区相隔3.0—8.0m小煤柱,与采空区边界平行沿空掘进新工作面顺槽;
d、采用全长锚固方式支护新工作面的掘进巷道;
e、掘进巷道过程中在新掘顺槽顶板水平仰角30°指向采空区施工加固钻孔,利用加固钻孔向相邻采空区隅角顶板离层、裂隙空隙区压入加固材料加固围岩;
f、重复步骤b至步骤e直至完成整个新工作面的一个顺槽,在未采区掘进另一条顺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