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径为4米至6米的竖井溜渣井反井钻机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8970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径为4米至6米的竖井溜渣井反井钻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与隧洞相对应的地面上布置反井钻机,先在反井钻机上安装一根稳定钻杆,沿着自上而下的方向向地下岩体内钻进深度至少2m后,再随着钻进深度的增加在稳定钻杆后级连多根常规钻杆和多根稳定钻杆继续钻进,获得与隧洞连通的先导孔,通过反井钻机对先导孔进行扩挖形成溜渣井,然后对溜渣井进行爆破扩挖形成竖井,在竖井形成过程中使石渣通过溜渣井滑落至隧洞内再排出。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首先使反井钻机安装平稳,再通过交替级联使常规钻杆和稳定钻杆,提升了先导孔钻孔精度,再通过采用挖掘斗容量小于0.04立方米的挖掘机进行翻渣后运出石渣,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径为4米至6米的竖井溜渣井反井钻机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竖井工程
,尤其是一种直径为4米至6米的竖井溜渣井反井钻机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水利水电地下工程施工中,采用竖井结构型式的水工建筑物较多,常见的主要有引水系统中的竖井、调压井、闸门井、出线井、通风井及交通井等。由于竖井施工具有工作面窄小、通风困难,工人高空作业、受到炮烟、落石、淋水和粉尘的危害等不安全因素较多。因此针对断面小、深度大的竖井施工历来都是水利水电施工行业的难点和重点。现有技术中,竖井施工溜渣井一般布置于竖井中部,扩挖爆破后由于受作业空间限制无法采用机械排险、溜渣,只能采用人工排险、溜渣,然而,这种方式溜渣速度慢,并且爆破后极易对围岩结构造成破坏,造成围岩滑塌,人工排险、溜渣易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直径为4米至6米的竖井溜渣井反井钻机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直径为4米至6米的竖井溜渣井反井钻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地下岩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径为4米至6米的竖井溜渣井反井钻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地下岩体内挖掘有隧洞(1),在与所述隧洞(1)相对应的地面上布置反井钻机(2),提供钻头、多根稳定钻杆和常规钻杆,所述常规钻杆外径小于所述钻头公称直径,所述稳定钻杆外径与所述钻头公称直径相同;/n步骤二:先将所述钻头安装在所述反井钻机(2)上,再在所述钻头尾端固定连接一根稳定钻杆组成复合钻杆,使该复合钻杆沿着自上而下的方向向地下岩体内钻进深度至少2m;/n步骤三:在步骤二中所述复合钻杆尾端固定连接一根稳定钻杆或常规钻杆组成新的复合钻杆,使新的复合钻杆沿着自上而下的方向向地下岩体内持续钻进适当深度;/n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径为4米至6米的竖井溜渣井反井钻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地下岩体内挖掘有隧洞(1),在与所述隧洞(1)相对应的地面上布置反井钻机(2),提供钻头、多根稳定钻杆和常规钻杆,所述常规钻杆外径小于所述钻头公称直径,所述稳定钻杆外径与所述钻头公称直径相同;
步骤二:先将所述钻头安装在所述反井钻机(2)上,再在所述钻头尾端固定连接一根稳定钻杆组成复合钻杆,使该复合钻杆沿着自上而下的方向向地下岩体内钻进深度至少2m;
步骤三:在步骤二中所述复合钻杆尾端固定连接一根稳定钻杆或常规钻杆组成新的复合钻杆,使新的复合钻杆沿着自上而下的方向向地下岩体内持续钻进适当深度;
步骤四:重复步骤三,直至获得与所述隧洞(1)连通的先导孔(3),然后通过反井钻机(2)沿着自下而上的方向对所述先导孔(3)进行扩挖形成溜渣井(4);
步骤五:沿着自上而下的方向对所述溜渣井(4)进行爆破扩挖形成竖井(5),并且在所述竖井(5)形成过程中使挖掘出的石渣通过所述溜渣井(4)滑落至所述隧洞(1)内再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径为4米至6米的竖井溜渣井反井钻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溜渣井(4)中心轴线与所述竖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剑刘敬阙晓琼戴忠雄李昌明杨增肖瑶董武刘桥妹沈国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