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盘消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907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盘消隙机构,包括限位柱、安装立柱、支架、转盘拨块、转轴和复位拉簧,限位柱固定设置在转盘上,支架固定设置在安装立柱上,转盘拨块通过转轴旋转地设置在支架上,转盘拨块上设有旋转限位结构,复位拉簧用于使转盘拨块复位,转盘拨块侧面设有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所述转盘消隙机构是在转盘上固定设置限位柱,在转盘的外圆周处设置可以旋转的转盘拨块,第一工作面为消隙工作面,第二工作面为降噪工作面,在转盘转动过程中通过限位柱与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配合,很好地实现了消隙工作和降噪工作,整个转盘消隙机构采用纯机械结构,不需要设置电控,稳定性高,可控性高,结构简单,成本低,具有软冲击的特点,噪音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盘消隙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转盘消隙机构。
技术介绍
在机械设备领域,转盘是较为常用的机械机构,它具备占体积小、控制简单等优势,通常对于载重较大、惯性较大的转盘,通常会采用一个减速电机加带轮的结构驱动。但由于减速箱及皮带间隙、皮带弹性等问题,会导致转盘存在一定的转动间隙,转动间隙会导致转盘位置不可控,下一工位的机构无法准确与其衔接,这会导致转盘工位与下级工位机构间产生有效连接、摩擦、甚至破坏性的撞击。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通过硬限位或者高精度分度盘去实现,在固定工位上限制转盘的晃动,常用的有插入式限位柱、高精度分度盘或者硬限位机构,通常硬限位的方式存在一定的硬碰撞,从而伴生机构碰撞损伤、噪音及成本等问题,而高精度分度盘则会导致整机器的成本较高的问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机械结构、高稳定性、高可控性、结构简单、噪音小的转盘消隙机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盘消隙机构,包括限位柱、安装立柱、支架、转盘拨块、转轴和复位拉簧,所述限位柱固定设置在转盘上,所述支架固定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盘消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柱、安装立柱、支架、转盘拨块、转轴和复位拉簧,所述限位柱固定设置在转盘上,所述支架固定设置在安装立柱上,所述转盘拨块通过转轴旋转地设置在支架上,所述转盘拨块上设有旋转限位结构,用于限制转盘拨块的极限旋转位置,所述复位拉簧的一端设置在转盘拨块的中部,另一端设置在支架上,所述复位拉簧用于使转盘拨块复位,所述转盘拨块位于转盘的外圆周处,所述转盘拨块侧面设有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为平面,所述第二工作面为弧面,所述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圆滑过渡,当转盘旋转至需要停止的工位时,所述限位柱的圆柱面先与第一工作面接触,并推动转盘拨块旋转,复位弹簧被拉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盘消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柱、安装立柱、支架、转盘拨块、转轴和复位拉簧,所述限位柱固定设置在转盘上,所述支架固定设置在安装立柱上,所述转盘拨块通过转轴旋转地设置在支架上,所述转盘拨块上设有旋转限位结构,用于限制转盘拨块的极限旋转位置,所述复位拉簧的一端设置在转盘拨块的中部,另一端设置在支架上,所述复位拉簧用于使转盘拨块复位,所述转盘拨块位于转盘的外圆周处,所述转盘拨块侧面设有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为平面,所述第二工作面为弧面,所述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圆滑过渡,当转盘旋转至需要停止的工位时,所述限位柱的圆柱面先与第一工作面接触,并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铭生彭震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铭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