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占群专利>正文

一种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混凝土预制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87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预制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混凝土预制件,包括预制件本体,预制件本体包含有混凝土和若干个底框,若干个所述底框依次水平堆叠放置,所述底框的顶部四拐角以及顶部四周的中部均连接有可拆卸的垫块,所述底框的上方还水平安装有顶框,顶框的底部与垫块的顶部卡接,顶框的顶部与上方相邻的底框卡接安装,底框、顶框以及垫块均为玻璃钢材质,且底框、顶框的中部均贯穿设置有穿孔。混凝土从上至下通过穿孔能充分的进入到框架整体的内部,能将底框、顶框和垫块进行覆盖,装载腔的内部也会进入混凝土。受到外力后,玻璃钢材质的底框、顶框和垫块以及内部缓冲机构均能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具有较高的韧性和缓冲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混凝土预制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混凝土预制件。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木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水,以及必要时加入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同时延伸出各种性能的混凝土预制件。但是现有的混凝土预制件在使用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现有的混凝土预制件结构简单,通常利用模具将混凝土制作成所需的形状。混凝土预制件没有足够的韧性,受到外力后容易发生损坏,安全性能不高,使用中局限性较大。同时混凝土内部的框架安装较为麻烦,不能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快速的调节,预制件制作完成后,外部不够美观,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混凝土预制件,可以解决现有的混凝土预制件没有足够的韧性,受到外力后容易发生损坏,安全性能不高,使用中局限性较大。同时混凝土内部的框架安装较为麻烦,不能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快速的调节,预制件制作完成后,外部不够美观,局限性较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混凝土预制件,包括预制件本体,预制件本体包含有混凝土和若干个底框,若干个所述底框依次水平堆叠放置,所述底框的顶部四拐角以及顶部四周的中部均连接有可拆卸的垫块,所述底框的上方还水平安装有顶框,顶框的底部与垫块的顶部卡接,顶框的顶部与上方相邻的底框卡接安装,底框、顶框以及垫块均为玻璃钢材质,且底框、顶框的中部均贯穿设置有穿孔。所述垫块的内部开设有装载腔,装载腔的内部安装有可拆卸的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含有承重板,承重板与装载腔的内部低端卡接安装,承重板的顶部两端均竖直安装有弹性伸缩柱,装载腔的内部上端两侧均设置有凹孔,弹性伸缩柱的顶端插接在凹孔的内部。所述预制件本体的四周均安装有装饰机构,混凝土填充在底框、顶框、装载腔的内部以及底框与装饰机构之间的空隙处。优选的,所述装饰机构包含有底板,底板的顶部安装有若干个端部板,若干个端部板依次卡接安装,底板的顶部两端以及端部板的顶部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孔,端部板的底部两端均竖直连接有与固定孔相适配的插杆,插杆插接在固定孔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端部板与底板以及相邻两个端部板之间朝向底框的一侧均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均连接有螺栓杆。优选的,所述底板和端部板与垫块相对立的一侧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孔,垫块的一端朝向装饰机构的一侧也设置有螺纹孔,底板和端部板的两端均通过螺纹孔水平螺纹连接有移动杆,移动杆的另一端插接在套筒的内部,套筒的一侧连接有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的一端与移动杆的外部抵接。优选的,所述顶框的顶部两侧以及两端的中部均设置有第一滑槽,顶框的底部两侧以及底部两端的中部均连接有第一卡扣,垫块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卡扣相适配的第二滑槽,顶框通过第一卡扣和第二滑槽与垫块卡接安装,底框的底部两侧以及底部两端的中部均连接有与第一滑槽相适配的第二卡扣,第二卡扣与第一滑槽卡接安装。优选的,所述垫块的底部一体连接有凸头,底框的顶部边缘设置有若干个与凸头相适配的插孔,凸头插接在插孔的内部,垫块的内部两端均设置有定位孔,底框的上部在每个插孔的两端均设置有螺钉孔,螺钉孔设置在定位孔的正下方,定位孔的内部安装有螺钉,螺钉的底部与螺钉孔连接。优选的,所述弹性伸缩柱上部伸缩端的中部贯穿设置有通孔,装载腔的底部中端设置有卡接槽,承重板的底部一体连接有第三卡扣,卡接槽的底部水平连接有推板,推板的底部与卡接槽的内部低端之间连接有若干个弹簧,推板的顶部连接有防滑垫,防滑垫与第三卡扣抵接。优选的,该混凝土预制件使用的方法包括:步骤一:将若干个底框从下至上进行拼接安装,底框相互之间进行安装时,首先在每个底框的上部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卡扣卡接安装顶框;上方的底框与下方底框进行安装时,上方底框的底部通过第二卡扣与垫块上部的第二滑槽卡接安装;步骤二:底框和顶框安装结束后,在整体框架四周的外部安装装饰机构;装饰机构安装前,将若干个端部板进行拼接安装;拼接时,最下方的端部板通过底部的插杆与底板上部的固定孔插接固定,相邻两个端部板也通过插杆和固定孔插接固定安装,若干个端部板从下至上堆叠安装后,在相邻两个端部板之间的连接处,以及最低端端部板与底板之间的连接处朝向底框的一侧均通过螺栓杆安装连接板;步骤三:整个框架安装完毕后,在装载腔的内部安装缓冲机构,承重板通过底部的第三卡扣和卡接槽与装载腔卡接;卡接槽内部的弹簧推动推板与第三卡扣的底部抵接,弹性伸缩柱上方的伸缩端插接在凹孔的内部;步骤四:框架整体和缓冲机构安装完毕后,拧动紧固螺栓,调节装饰机构与底框之间的距离,框架内部填充混凝土前,将框架整体放入到预制件的模具中,随后向底框、顶框以及底框与装饰机构之间填充混凝土;混凝土从上至下通过穿孔进入到框架整体的内部,将底框、顶框和垫块进行覆盖。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可以拆卸安装的底框和底框,使得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预制件的尺寸需要,选择合适数量的底框,将若干个底框从下至上进行拼接安装。底框相互之间进行安装时,首先在每个底框的上部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卡扣卡接安装顶框。进而使得若干个底框可以自由的安装拆卸,且安装拆卸简单快捷,能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适应范围广泛。且安装时可以根据预制件的尺寸和种类调节底框上部垫块的数量,可将底框上部两侧和两端中部的垫块拆卸,在保证预制件在达到需求的情况下节省成本。(2)通过设置装饰机构,使得工作中可以根据预制件外部装饰的实际需求,在整体框架四周的外部安装装饰机构。装饰机构安装前,根据实际装饰的尺寸,选择合适数量的端部板,并将若干个端部板进行拼接安装。拼接时,最下方的端部板通过底部的插杆与底板上部的固定孔插接固定,相邻两个端部板也通过插杆和固定孔插接固定安装。若干个端部板和底板拼接形成一个完整的装饰机构,装饰机构使用中不易脱落。使得预制件制作完毕后,装饰机构能在外部进行装饰,使得整个预制件更加美观,预制件在建筑物中安装后具有较高的装饰性,不用在预制件的外部再进行装饰,节省了装饰的成本。且装饰机构的尺寸以及外观均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制作,适应能力好,能被广泛的使用。(3)通过在垫块的内部安装缓冲机构,使得整个框架安装完毕后,可以在装载腔的内部安装缓冲机构。承重板通过底部的第三卡扣和卡接槽与装载腔卡接,进而使得承重板能在装载腔的内部安装拆卸简单快捷。承重板安装在装载腔的内部后,弹性伸缩柱上方的伸缩端插接在凹孔的内部。弹性伸缩柱既能对承重板进行限位固定,又能在装载腔的内部起到缓冲的作用。(4)混凝土从上至下通过穿孔能充分的进入到框架整体的内部,能将底框、顶框和垫块进行覆盖,装载腔的内部也会进入混凝土。整个混凝土预制件在使用中受到外力后,玻璃钢材质的底框、顶框和垫块以及内部缓冲机构均能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具有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混凝土预制件,包括预制件本体,预制件本体包含有混凝土(2)和若干个底框(1),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底框(1)依次水平堆叠放置,所述底框(1)的顶部四拐角以及顶部四周的中部均连接有可拆卸的垫块(10),所述底框(1)的上方还水平安装有顶框(9),顶框(9)的底部与垫块(10)的顶部卡接,顶框(9)的顶部与上方相邻的底框(1)卡接安装,底框(1)、顶框(9)以及垫块(10)均为玻璃钢材质,且底框(1)、顶框(9)的中部均贯穿设置有穿孔(17);/n所述垫块(10)的内部开设有装载腔(3),装载腔(3)的内部安装有可拆卸的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含有承重板(23),承重板(23)与装载腔(3)的内部低端卡接安装,承重板(23)的顶部两端均竖直安装有弹性伸缩柱(19),装载腔(3)的内部上端两侧均设置有凹孔(20),弹性伸缩柱(19)的顶端插接在凹孔(20)的内部;/n所述预制件本体的四周均安装有装饰机构(6),混凝土(2)填充在底框(1)、顶框(9)、装载腔(3)的内部以及底框(1)与装饰机构(6)之间的空隙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混凝土预制件,包括预制件本体,预制件本体包含有混凝土(2)和若干个底框(1),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底框(1)依次水平堆叠放置,所述底框(1)的顶部四拐角以及顶部四周的中部均连接有可拆卸的垫块(10),所述底框(1)的上方还水平安装有顶框(9),顶框(9)的底部与垫块(10)的顶部卡接,顶框(9)的顶部与上方相邻的底框(1)卡接安装,底框(1)、顶框(9)以及垫块(10)均为玻璃钢材质,且底框(1)、顶框(9)的中部均贯穿设置有穿孔(17);
所述垫块(10)的内部开设有装载腔(3),装载腔(3)的内部安装有可拆卸的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含有承重板(23),承重板(23)与装载腔(3)的内部低端卡接安装,承重板(23)的顶部两端均竖直安装有弹性伸缩柱(19),装载腔(3)的内部上端两侧均设置有凹孔(20),弹性伸缩柱(19)的顶端插接在凹孔(20)的内部;
所述预制件本体的四周均安装有装饰机构(6),混凝土(2)填充在底框(1)、顶框(9)、装载腔(3)的内部以及底框(1)与装饰机构(6)之间的空隙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混凝土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机构(6)包含有底板(29),底板(29)的顶部安装有若干个端部板(31),若干个端部板(31)依次卡接安装,底板(29)的顶部两端以及端部板(31)的顶部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孔(32),端部板(31)的底部两端均竖直连接有与固定孔(32)相适配的插杆(30),插杆(30)插接在固定孔(3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混凝土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板(31)与底板(29)以及相邻两个端部板(31)之间朝向底框(1)的一侧均连接有连接板(27),连接板(27)的两端均连接有螺栓杆(2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混凝土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9)和端部板(31)与垫块(10)相对立的一侧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孔(11),垫块(10)的一端朝向装饰机构(6)的一侧也设置有螺纹孔(11),底板(29)和端部板(31)的两端均通过螺纹孔(11)水平螺纹连接有移动杆(5),移动杆(5)的另一端插接在套筒(4)的内部,套筒(4)的一侧连接有紧固螺栓(7),紧固螺栓(7)的一端与移动杆(5)的外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水泥复合混凝土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9)的顶部两侧以及两端的中部均设置有第一滑槽(8),顶框(9)的底部两侧以及底部两端的中部均连接有第一卡扣(18),垫块(10)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卡扣(18)相适配的第二滑槽(12),顶框(9)通过第一卡扣(18)和第二滑槽(12)与垫块(10)卡接安装,底框(1)的底部两侧以及底部两端的中部均连接有与第一滑槽(8)相适配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占群王陆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占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