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横移式登船桥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登船桥
,尤其涉及一种横移式登船桥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登船桥是能够为船舶(例如邮轮)与航站楼之间提供旅客上、下船服务的一种特殊设备,在满足邮轮接船高度及坡度要求下,为旅客提供舒适的、无障碍的通行的同时,登船桥还需能够跟随潮汐、风浪及上、下船对客滚船的晃动,满足灵活随动、保持与邮轮的可靠接泊的要求,以此为邮轮提供全天候的接船服务。申请号为CN200910237532.6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一种现有登船桥。如图1所示,该现有登船桥包括以预定间隔并列设置的第一机架25和第二机架26。固定在第一机架25上的接口廊道202与侯船大楼回廊24对接;接船口装置201包括第一升降短廊203,其可以沿第一机架25升降,以调节高度使接船口204对接邮轮舱门。接船口204可以沿第一升降短廊203的一侧滑动;第一机架25与第二机架26之间通过第一固定长廊210和第一升降长廊211铰接,第一固定短廊205固定在第二机架26上,第二升降短廊206可沿第二机架26升降。在两个机架25和26上可以试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横移式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式登船桥包含:/n第一机架,沿顺岸方向布置并能由第一行走机构驱动沿顺岸方向行走;/n第二机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的海侧并能由第二行走机构驱动沿顺岸方向行走;/n接楼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一端并能连接侯船楼的固定廊道;/n折转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另一端并能由第一升降机构驱动升降;/n陆侧顺岸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内,所述陆侧顺岸通道一端铰接于所述接楼机构,另一端滑接于所述折转通道的陆侧;/n升降甬道,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并能由第二升降机驱动升降;/n接船机构,连接于所述升降甬道并能随所述升降甬道升降;/n海侧顺岸伸缩通道,设置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移式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式登船桥包含:
第一机架,沿顺岸方向布置并能由第一行走机构驱动沿顺岸方向行走;
第二机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的海侧并能由第二行走机构驱动沿顺岸方向行走;
接楼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一端并能连接侯船楼的固定廊道;
折转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另一端并能由第一升降机构驱动升降;
陆侧顺岸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内,所述陆侧顺岸通道一端铰接于所述接楼机构,另一端滑接于所述折转通道的陆侧;
升降甬道,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并能由第二升降机驱动升降;
接船机构,连接于所述升降甬道并能随所述升降甬道升降;
海侧顺岸伸缩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与所述第二机架之间,所述海侧顺岸伸缩通道的两端分别相对铰接于所述折转通道和所述升降甬道,所述海侧顺岸伸缩通道能沿顺岸方向伸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移式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架的海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沿顺岸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机架的岸侧设置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移式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海侧顺岸伸缩通道包含:
第一通道,一端相对铰接于所述折转通道;以及
第二通道,一端相对铰接于所述升降甬道,另一端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第一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移式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含:
第一升降架,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以及
第一升降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并能驱动所述第一升降架升降;
其中,所述折转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架上;
其中,所述第一通道一端滑接于所述第一升降架,且所述第一通道该一端与所述折转通道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横移式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还包含第一升降导向组件,所述第一升降导向组件包含:
第一升降轨道,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以及
第一导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架并与所述第一升降轨道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移式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含:
第二升降架,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以及
第二升降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并能驱动所述第二升降架升降;
其中,所述升降甬道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架上;
其中,所述第二通道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升降架,且所述第二通道一端与所述升降甬道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横移式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其中之一为内通道,其中另一为外通道,所述外通道一端套设于所述内通道一端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移式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楼机构包含:
接楼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一机架一端;以及
接楼口装置,连接于所述接楼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移式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船机构包含:
接船伸缩通道,连接于所述升降甬道并能在垂岸方向上朝向海侧伸缩;
接船口装置,可沿顺岸方向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接船伸缩通道,所述接船口装置由一横移机构驱动沿顺岸方向移动;以及
活动渡板,可沿垂岸方向伸缩地设置于所述接船口装置,所述活动渡板被配置为搭接于船舶的舱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横移式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船口装置的沿顺岸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连接有限位传感器,两个所述限位结构分别被配置为在两侧对所述接船口装置沿顺岸方向的移动进行限位,两个所述限位传感器分别被配置为在所述接船口装置沿顺岸方向移动至两个所述限位结构时发出限位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横移式登船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渡板具有沿顺岸方向相对布置的两侧边,所述两侧边上分别设置有碰撞传感器,两个所述碰撞传感器分别被配置为在所述两侧边碰触所述舱门时发出碰触信号。
12.一种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横移式登船桥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式登船桥的控制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设定所述海侧顺岸伸缩通道在伸缩过程中的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
在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朝向所述海侧顺岸伸缩通道的收缩方向同向行走的过程中,实时测量所述海侧顺岸伸缩通道的实时长度,实时比较实时长度大于最小长度的第一差值是否小于一第一预设差值,以此控制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减速,直至第一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差值;
在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朝向所述第二机架的伸出方向同向行走的过程中,实时测量所述海侧顺岸伸缩通道的实时长度,实时比较最大长度大于实时长度的第二差值是否小于一第二预设差值,以此控制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减速,直至第二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差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横移式登船桥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差值为0.4m~0.6m;和/或,所述第二预设差值为0.4m~0.6m。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横移式登船桥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机架和所述第二机架朝向所述海侧顺岸伸缩通道的收缩方向同向行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里吉,张磊,张琼,毛清华,岑大兵,王永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