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钻孔岩移观测装置及其岩移测点的安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8733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井钻孔岩移观测装置及其岩移测点的安装方法,岩移测点的后部设有防脱导向管,防脱导向管的外壁设有防旋导向销。在用钻杆安装岩移测点时,钻杆的前端的孔壁上沿轴向开有导槽,可以将防脱导向管插入钻杆的芯孔中,并将防旋导向销插入导槽中,安装过程中,岩移测点与钻杆之间不易脱离和旋转。钻杆底部的导槽还可以导出钢丝,使钢丝在钻杆外下放。岩移测点底部设有橡胶垫,能有效防止岩移测点安装到位提起钻杆后岩移测点可能发生的自身旋转。岩移测点的压缩木及浸润垫,在无水钻孔内能蓄水并缓慢释放水分,保证压缩木充分吸水膨胀。简单、实用,可以很方便的将岩移测点的安装到位,保证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岩移观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地下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是从工作面直接顶板开始的,而后逐渐向上发展,直至地表。要了解岩层移动的全过程、掌握地下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规律,就必须进行岩层内部的岩移观测。钻孔岩移观测是从地面向岩层内部打钻孔,并在钻孔内不同深度位置安装岩移测点进行,通过观测各测点的位移值,进一步求出岩层的位移速度、压缩变形值和离层值。现有技术中进行钻孔岩移观测时,测点的安装深度都比较浅,地面钻孔一般也只有100~300m。当孔深达到500m之后,其测点安装难度就变得非常大。主要表现为在安装过程中孔内由500余米长的钢丝悬挂着的岩移测点会发生旋转,从而使孔内的多条钢丝缠绕在一起,致使测点无法安装到位,即使是安装到位,也会由于钢丝打绞无法观测到真实的岩层位移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该装置及方法能够很方便的将岩移测点的安装到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深井钻孔岩移观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岩移测点,所述的岩移测点的后部设有防脱导向管,所述防脱导向管的外壁设有防旋导向销。本专利技术的岩移测点的安装方法,用钻杆对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井钻孔岩移观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岩移测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岩移测点的后部设有防脱导向管,所述防脱导向管的外壁设有防旋导向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延法钟亚平李建民邓智毅王素华郑友刚谢会儒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