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环控制的自动化引纬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8685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6
一种闭环控制的自动化引纬方法,适用于织带机的梭体,梭体与木脚滑动连接,梭体上设有纡管,具体包括被动出纬模式和主动出纬模式,使得纱线张力达到其应为的对应预设标准值。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自动化控制出纬,降低了对工人的操作要求,能够根据各检测单元的反馈信息来控制纡管出线,保证纱线张力始终稳定、达标,并在该前提条件下,能够在每次引纬完成后尽可能保持稳定正常的出线量,张力和出线量的良好控制保证生产过程安全可靠、所得产品质量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闭环控制的自动化引纬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具体是一种闭环控制的自动化引纬方法。
技术介绍
织带机是能编织各种宽度织带的机械,适用于编织各种圆形或扁形的无弹力和弹力绳带,主要编织各种绳带、鞋带、松紧带、装饰带、高拉力带、鱼网线、运动带、窗帘带、电线、纤维等高质量产品。按具体织法不同,可分为梭织带机与编织带机两大类。梭织带机又分为无梭织带机与有梭织带机两类。无梭织机因其逐渐发展成为行业主流,其相应的引纬方法也开始逐渐得到创新,如申请号为CN201710027088.X公开的一种无梭引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纬线经传送装置送入引纬机构;(2)、在纬线上结合突起物,使突起物成为牵引纬线的受力主体;(3)、引纬机构的动力装置为突起物提供动能,使得突起物牵引纬线穿越梭口,完成一次引纬运动,该方法在纱线上设突起物,利用突起物牵引纱线穿越经纱层,可以在保留原本无梭引纬优势的同时增加纱线牵引力,提高效率;使喷射引纬可以织造加捻纱线或重磅织物,提高产品适应性;简化机构、降低成本。而有梭织带机虽然相对于无梭织带机用途会较少,也不处于行业优势地位,但其在行业中仍然拥有较为庞大的装机使用量,甚至部分有梭织带技术应用于航天航空和人造血管等高端
在民用的有梭织机中,其引纬方式大多为老旧的纯机械化的运作,很依赖工人的操作经验来调整张力和出线量,以确保每一次引纬的安全稳定及编织的质量,大多有梭织机的创新往往聚焦于结构方面的优化。例如申请人之前经过研究和实践,专门设计了改良后的引纬装置,即申请号为CN201821310179.0的专利文件所公开的一种无干涉高稳定性的织带机引纬装置,包括梭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梭体的纬线引出组件及配合所述纬线引出组件共同引导走线的纬线回拉组件,所述梭体内设有两条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在所述梭体两侧分别设置至少一条,所述安装通道内设有所述纬线回拉组件;所述梭体的中部设有安装空腔,所述安装空腔内可拆卸安装有纡管固定组件,所述安装空腔与所述纬线引出组件之间设有相通的纬线通径。该方案中组件的拆装、调节较为容易便捷,走线及对应结构设计优化,易于生产制造,纬线在行程中不易发生干涉且顺畅,不易发生摩擦受损,对于织带质量及装置寿命均带来有效改善。而针对有梭织机的引纬方法这一块,现有涉及的创新较少,缺乏一套不完全依赖于人工调节的控制模式,来进行实时检测式的闭环控制自动化引纬,这是现有有梭织机领域的值得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闭环控制的自动化引纬方法,解决现有的引纬方式仅靠人为判断和操作经验调整出线参数所存在的稳定性差、精度低、难以提升产品生产质量的问题。本方法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闭环控制的自动化引纬方法,适用于织带机的梭体,梭体与木脚滑动连接,梭体上设有纡管,具体包括被动出纬模式和主动出纬模式,被动出纬模式:在当次引纬过程中,仅由梭体运动拉引纡管的纱线;在当次引纬完成后,逻辑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带动纡管转动而收放纱线或不启动驱动电机,使得纱线张力达到其在引纬完成后的预设标准值;主动出纬模式:在当次引纬过程中,在梭体运动拉引纡管的纱线的同时,逻辑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带动纡管转动而主动放出纱线,以使得纱线张力始终为其在引纬过程中的预设标准值;在当次引纬完成后,逻辑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带动纡管转动而收放纱线或不启动驱动电机,使得纱线张力达到其在引纬完成后的预设标准值。作为优选,在被动出纬模式的当次引纬完成后或主动出纬模式的当次引纬完成后,逻辑控制单元获取张力检测单元所测得的纱线张力,并将其与纱线张力应为的在引纬完成后的预设标准值进行对比,控制驱动电机带动纡管转动而收放纱线或不启动驱动电机,使得纱线张力达到其在引纬完成后的预设标准值。作为优选,在主动出纬模式的当次引纬过程中,纡管的总主动出线量为预设的定量,逻辑控制单元确定对应于该总主动出线量的纡管所应转过的总旋转角度,并通过梭体位移检测单元所测得的梭体实时位移量,得出梭体实时位移量相对于梭体总行程的占比,再控制驱动电机转过以该总旋转角度与占比相乘的所得值的实时旋转角度,以带动纡管转过该实时旋转角度,使得纡管跟随梭体运动位置达到对应的实时主动出线量。作为优选,在主动出纬模式的当次引纬开始时,逻辑控制单元通过纡管转动检测单元所测得的纡管的累积转动圈数,得出相对应的纡管的线圈半径,并以此线圈半径和预设总主动出线量得出纡管所应转过的总旋转角度。作为优选,在被动出纬模式的当次引纬完成后或主动出纬模式的当次引纬完成后,并在纱线张力已达到其在引纬完成后的预设标准值的前提条件下,逻辑控制单元获取出线长度检测单元所测得的当次引纬开始至完成后的实际出线量,并将其与实际出线量应为的在引纬完成后的预设标准值进行对比,控制驱动电机带动纡管转动而收放纱线或不启动驱动电机,同时再使得纱线的实际出线量达到或最接近其在引纬完成后的预设标准值。作为优选,逻辑控制单元、驱动电机均安装在梭体内部。作为优选,张力检测单元安装在梭体内部。作为优选,梭体位移检测单元安装在梭体内部。作为优选,纡管转动检测单元安装在梭体内部。作为优选,出线长度检测单元安装在梭体内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优点在于所述引纬方法实现自动化控制出纬,降低了对工人的操作要求,能够根据各检测单元的反馈信息来控制纡管出线,保证纱线张力始终稳定、达标,并在该前提条件下,能够在每次引纬完成后尽可能保持稳定正常的出线量;在纬线具备一定弹性或者容易断线且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的情况下,主动出纬模式能够良好地适应生产需要,而在纬线较为紧实、不易断裂且产品质量要求相对不高的情况下,仅使用被动出纬模式就能够达到生产需求且节能降耗,张力和出线量的良好控制保证生产过程安全可靠、所得产品质量优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编号对应的各部分名称分别为:1-梭体,2-木脚,3-纡管,4-逻辑控制单元,5-驱动电机,6-张力检测单元,7-纡管转动检测单元,8-梭体位移检测单元,9-出线长度检测单元,10-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图2,一种闭环控制的自动化引纬装置的实施例,包括梭体1和木脚2,梭体1为纺锤体形,梭体1滑动连接在木脚2之间,即梭体1的靠近背部的上下表面开设直线滑槽以对接木脚2的滑轨,梭体1的中部设有安装空腔,安装空腔中连接有纡管3。引纬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梭体1中的逻辑控制单元4、驱动电机5、张力检测单元6、纡管转动检测单元7、梭体位移检测单元8、出线长度检测单元9和用于给逻辑控制单元4及给各检测单元供电的电源10,驱动电机5、张力检测单元6、纡管转动检测单元7、梭体位移检测单元8、出线长度检测单元9均与逻辑控制单元4连接。逻辑控制单元4即控制处理器,其与各检测单元在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闭环控制的自动化引纬方法,适用于织带机的梭体,梭体与木脚滑动连接,梭体上设有纡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动出纬模式和主动出纬模式,/n被动出纬模式:在当次引纬过程中,仅由梭体运动拉引纡管的纱线;在当次引纬完成后,逻辑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带动纡管转动而收放纱线或不启动驱动电机,使得纱线张力达到其在引纬完成后的预设标准值;/n主动出纬模式:在当次引纬过程中,在梭体运动拉引纡管的纱线的同时,逻辑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带动纡管转动而主动放出纱线,以使得纱线张力始终为其在引纬过程中的预设标准值;在当次引纬完成后,逻辑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带动纡管转动而收放纱线或不启动驱动电机,使得纱线张力达到其在引纬完成后的预设标准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闭环控制的自动化引纬方法,适用于织带机的梭体,梭体与木脚滑动连接,梭体上设有纡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动出纬模式和主动出纬模式,
被动出纬模式:在当次引纬过程中,仅由梭体运动拉引纡管的纱线;在当次引纬完成后,逻辑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带动纡管转动而收放纱线或不启动驱动电机,使得纱线张力达到其在引纬完成后的预设标准值;
主动出纬模式:在当次引纬过程中,在梭体运动拉引纡管的纱线的同时,逻辑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带动纡管转动而主动放出纱线,以使得纱线张力始终为其在引纬过程中的预设标准值;在当次引纬完成后,逻辑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带动纡管转动而收放纱线或不启动驱动电机,使得纱线张力达到其在引纬完成后的预设标准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被动出纬模式的当次引纬完成后或主动出纬模式的当次引纬完成后,逻辑控制单元获取张力检测单元所测得的纱线张力,并将其与纱线张力应为的在引纬完成后的预设标准值进行对比,控制驱动电机带动纡管转动而收放纱线或不启动驱动电机,使得纱线张力达到其在引纬完成后的预设标准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主动出纬模式的当次引纬过程中,纡管的总主动出线量为预设的定量,逻辑控制单元确定对应于该总主动出线量的纡管所应转过的总旋转角度,并通过梭体位移检测单元所测得的梭体实时位移量,得出梭体实时位移量相对于梭体总行程的占比,再控制驱动电机转过以该总旋转角度与占比相乘的所得值的实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文泉孙立新徐佳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现代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