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岸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577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交流岸电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前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底座前侧转动连接有位于收纳槽内的防护门,所述收纳槽内活动连接有位于防护门后侧的手动升降台,所述手动升降台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移动轮,所述手动升降台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顶部插接有贯穿套筒并延伸至套筒内的伸缩杆。该交流岸电桩,解决了现有的交流岸电桩与停靠的船舶之间还存在一段距离,当停靠的船舶较大时,船舶的输电线缆也会比较粗大、沉重,在从船舶下放至地面后需要多人对其进行移动,不够便捷,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流岸电桩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
,具体为一种交流岸电桩。
技术介绍
交流岸电桩主要是给港口、公园、码头等船舶进行充电使用的一种充电装置,船舶停泊码头或进坞修理时,一般都接用岸电电源,尤其是定期航行的班船,停靠一定的码头,在码头上都设置接岸电的装置,使船舶一靠码头即可使用岸电,将船上发电机组全部停机,一方面可减少值班人员,另一方面可对发电机组进行正常的维护或修理。现有的交流岸电桩与停靠的船舶之间还存在一段距离,当停靠的船舶较大时,船舶的输电线缆也会比较粗大、沉重,在从船舶下放至地面后需要多人对其进行移动,不够便捷,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故而提出一种交流岸电桩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交流岸电桩,具备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移动便捷性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交流岸电桩与停靠的船舶之间还存在一段距离,当停靠的船舶较大时,船舶的输电线缆也会比较粗大、沉重,在从船舶下放至地面后需要多人对其进行移动,不够便捷,增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流岸电桩,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前侧开设有收纳槽(2),所述底座(1)前侧转动连接有位于收纳槽(2)内的防护门(3),所述收纳槽(2)内活动连接有位于防护门(3)后侧的手动升降台(4),所述手动升降台(4)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移动轮(5),所述手动升降台(4)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套筒(6),所述套筒(6)顶部插接有贯穿套筒(6)并延伸至套筒(6)内的伸缩杆(7),两个所述伸缩杆(7)之间固定连接有手推杆(8),所述手动升降台(4)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两个套筒(6)之间的固定卡块(9),所述固定卡块(9)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10),所述固定卡块(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岸电桩,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前侧开设有收纳槽(2),所述底座(1)前侧转动连接有位于收纳槽(2)内的防护门(3),所述收纳槽(2)内活动连接有位于防护门(3)后侧的手动升降台(4),所述手动升降台(4)底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的移动轮(5),所述手动升降台(4)顶部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套筒(6),所述套筒(6)顶部插接有贯穿套筒(6)并延伸至套筒(6)内的伸缩杆(7),两个所述伸缩杆(7)之间固定连接有手推杆(8),所述手动升降台(4)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两个套筒(6)之间的固定卡块(9),所述固定卡块(9)顶部开设有第一凹槽(10),所述固定卡块(9)顶部活动连接有移动卡块(11),所述移动卡块(11)底部开设有第二凹槽(12),所述固定卡块(9)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13),所述移动卡块(11)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14),所述第二固定块(14)顶部螺纹连接有依次贯穿第二固定块(14)和第一固定块(13)并延伸至第一固定块(13)底部的调节螺栓(15),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安装有充电桩主体(16),所述充电桩主体(16)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挡雨板(17),所述挡雨板(17)底部开设有安装槽(18),所述充电桩主体(16)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安装槽(18)内的线缆连接头(19),所述充电桩主体(16)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挡雨板(17)底部的绕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昊瑞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