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烯酸压敏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58502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粘结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丙烯酸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丙烯酸压敏胶带,所述胶带包括基材和涂布于基材一面的丙烯酸压敏胶;所基材另一面涂布有离型涂层;所述丙烯酸压敏胶的制备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至少包括以下组分:聚丙烯酸树脂75‑90%、增粘树脂5‑20%、固化剂1‑10%。本发明专利技术压敏胶通过特定分子量的聚丙烯酸树脂、特定的增粘树脂以及固化剂的配合,使制得的压敏胶带内聚力大,润湿性好,耐水性、耐老化性能优异隐形效果好;相较于传统的丙烯酸压敏胶,具有更优异的粘接性、耐黄变性、抗紫外线性和剥离强度,有效克服了现有丙烯酸压敏胶脱胶和残胶的问题,尤其适用于光伏电池板固定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丙烯酸压敏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粘结用品
,具体涉及一种丙烯酸压敏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压敏胶是无需借助于溶剂或热,只需施加轻度压力,即能与被粘物牢固粘接的一类胶粘剂,其用途很广,小到民用胶带达到军用航空航天。压敏胶可分为橡胶型、有机硅型、热塑型、聚氨酯类、丙烯酸酯类压敏胶五大类。丙烯酸酯类压敏胶,它是共聚物由乙烯基类、其他丙烯酸酯单体合成,可分为乳液型、辐射固化型、热熔型、丙烯酸型等几类,与其他类型的压敏胶相比,综合性能更加优异。现已公开的胶粘带虽然能够满足抗溶液腐蚀、绝缘性等基本要求,但是没有很好的解决初粘性、持粘性、剥离强度平衡的难题,且大多数压敏胶带使用过程中易脱胶、残胶,耐温性和耐水性差,透明性和透明率较低,严重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丙烯酸压敏胶带,具有较好的湿润性和透明性好,耐温和耐水性能优异,初粘性、持粘性和剥离强度等综合性能优异,尤其适用于光伏电池板的固定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丙烯酸压敏胶带,所述胶带包括基材和涂布于基材一面的丙烯酸压敏胶;所基材另一面涂布有离型涂层;所述丙烯酸压敏胶的制备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至少包括以下组分:聚丙烯酸树脂75-90%、增粘树脂5-20%、固化剂1-1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材的厚度为0.01-0.5mm;所述压敏胶的厚度为10-50μm。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至少包括以下组分:单体Ⅰ80-120份、单体Ⅱ10-30份、单体Ⅲ1-10份、引发剂0.1-5份、溶剂200-500份。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单体Ⅰ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正庚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正壬酯、丙烯酸月桂酯、醋酸乙烯酯、碳酸乙烯酯、苯乙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腈及其同系物中至少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单体Ⅱ选自含羟基的单体、含羧基的单体、含环氧基的单体、含伯仲叔胺基的单体、含氰基的单体、含酰胺基的单体、含氯氟元素的单体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单体Ⅱ选自丙烯酸、二环戊二烯马来酸酯、马来酸酐、衣康酸、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N-乙烯基吡络烷酮、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胺乙酯、α-氰基丙烯酸酯、丙烯酰吗啉、丙烯酸三氟乙酯、丙烯酸十三氟辛酯、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及其同系物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溶剂的沸点为70-100℃。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聚丙烯酸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单体Ⅰ、单体Ⅱ和单体Ⅲ加入反应釜,搅拌均匀后加入溶剂,在惰性气体环境中边搅拌边升温至45-65℃;(2)加入引发剂,搅拌并升温至70℃~85℃,反应至混合物料的固含量为30%-70%,粘度为1000~50000cps时,停止反应;(3)冷却至40℃以下,出料备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所述丙烯酸压敏胶带的制备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1)丙烯酸压敏胶的制备:将聚丙烯酸树脂和增粘树脂混合均匀,然后加入固化剂,搅拌均匀,即得;(2)基材的制备:将含有离型剂的溶液直接涂布在基材的表面,烘干,即得;(3)丙烯酸压敏胶带的制备:将压敏胶直接涂布在基材的另一表面,烘干、收卷,即得。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所述丙烯酸压敏胶带的应用,所述丙烯酸压敏胶带应用于光伏电池板的固定领域。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丙烯酸压敏胶胶带,其压敏胶通过特定分子量的聚丙烯酸树脂、特定的增粘树脂以及固化剂的配合,使制得的丙烯酸酯压敏胶内聚力大,润湿性好,耐水性和耐老化性能优异;相较于传统的丙烯酸压敏胶,具有更优异的粘接性、耐黄变性、抗紫外线性和剥离强度,有效克服了现有丙烯酸压敏胶脱胶和残胶的问题,透光率好,隐形效果好;且该丙烯酸酯压敏胶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仍能保持优异的粘接性能;利用该丙烯酸酯压敏胶制成的胶带可以一次成型,特备是选用PC薄膜作为基材,使胶带的透明性更好,厚度更薄,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光伏电池板固定领域,使用效果既起到了对电池片的固定作用,同时又有隐形效果,不影响组件的使用和美观,而且又具有抗紫外线性能,在太阳能组件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阳光照射而发黄。具体实施方式参选以下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更容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如本文所用术语“由…制备”与“包含”同义。本文中所用的术语“包含”、“包括”、“具有”、“含有”或其任何其它变形,意在覆盖非排它性的包括。例如,包含所列要素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不必仅限于那些要素,而是可以包括未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此种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所固有的要素。连接词“由…组成”排除任何未指出的要素、步骤或组分。如果用于权利要求中,此短语将使权利要求为封闭式,使其不包含除那些描述的材料以外的材料,但与其相关的常规杂质除外。当短语“由…组成”出现在权利要求主体的子句中而不是紧接在主题之后时,其仅限定在该子句中描述的要素;其它要素并不被排除在作为整体的所述权利要求之外。当量、浓度、或者其它值或参数以范围、优选范围、或一系列上限优选值和下限优选值限定的范围表示时,这应当被理解为具体公开了由任何范围上限或优选值与任何范围下限或优选值的任一配对所形成的所有范围,而不论该范围是否单独公开了。例如,当公开了范围“1至5”时,所描述的范围应被解释为包括范围“1至4”、“1至3”、“1至2”、“1至2和4至5”、“1至3和5”等。当数值范围在本文中被描述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该范围意图包括其端值和在该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和分数。单数形式包括复数讨论对象,除非上下文中另外清楚地指明。“任选的”或者“任意一种”是指其后描述的事项或事件可以发生或不发生,而且该描述包括事件发生的情形和事件不发生的情形。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近似用语用来修饰数量,表示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该具体数量,还包括与该数量接近的可接受的而不会导致相关基本功能的改变的修正的部分。相应的,用“大约”、“约”等修饰一个数值,意为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该精确数值。在某些例子中,近似用语可能对应于测量数值的仪器的精度。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范围限定可以组合和/或互换,如果没有另外说明这些范围包括其间所含有的所有子范围。此外,本专利技术要素或组分前的不定冠词“一种”和“一个”对要素或组分的数量要求(即出现次数)无限制性。因此“一个”或“一种”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单数形式的要素或组分也包括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丙烯酸压敏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包括基材和涂布于基材一面的丙烯酸压敏胶;所基材另一面涂布有离型涂层;所述丙烯酸压敏胶的制备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至少包括以下组分:聚丙烯酸树脂75-90%、增粘树脂5-20%、固化剂1-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酸压敏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带包括基材和涂布于基材一面的丙烯酸压敏胶;所基材另一面涂布有离型涂层;所述丙烯酸压敏胶的制备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计,至少包括以下组分:聚丙烯酸树脂75-90%、增粘树脂5-20%、固化剂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压敏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的厚度为0.01-0.5mm;所述压敏胶的厚度为10-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压敏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计,至少包括以下组分:单体Ⅰ80-120份、单体Ⅱ10-30份、单体Ⅲ1-10份、引发剂0.1-5份、溶剂200-500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丙烯酸压敏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Ⅰ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正庚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正壬酯、丙烯酸月桂酯、醋酸乙烯酯、碳酸乙烯酯、苯乙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腈及其同系物中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丙烯酸压敏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Ⅱ选自含羟基的单体、含羧基的单体、含环氧基的单体、含伯仲叔胺基的单体、含氰基的单体、含酰胺基的单体、含氯氟元素的单体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丙烯酸压敏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Ⅱ选自丙烯酸、二环戊二烯马来酸酯、马来酸酐、衣康酸、丙烯酸羟乙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俊赵晶泽刘成峰吴磊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亥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