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组份聚氨酯涂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8493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组份聚氨酯涂层及制备方法,包括A组份及B组份,其中,所述A组份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30份~60份聚合物多元醇、0.5份~15份增塑剂、0份~0.6份催化剂,0.2份~1份增粘剂,0.3份~1.3份消泡剂,0.6份~10份触变剂,0.5份~1.5份流平剂,0份~1.5份分散剂,20份~60份填料及4份~10份干燥剂;所述B组份包括聚氨酯预聚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轨道交通用车车顶防电弧涂层使45°角阻燃性能满足铁道行业标准TB/T 3138机车车辆阻燃材料技术条件的难燃级别、防火性能满足欧盟EN 45545‑2轨道车辆材料及部件的防火性能要求。在GB/T 1771‑2007盐雾测试标准要求下,在中性盐雾中暴露1000小时,无可见锈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组份聚氨酯涂层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涂料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组份聚氨酯涂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顶防电弧双聚氨酯涂层出于安全考虑需要满足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电阻性能,现今也开发出了性能优良的可应用于轨道交通平面型车顶防电弧双聚氨酯涂层,如在申请号为2017114372855的中国专利中,其轨道交通用车车顶防电弧涂层有良好电性能,能够在平面型车顶上达到良好的自流平,但是有许多轨道交通用车车顶为非平面型,流平型的防电弧涂层因极易发生流淌现象而无法应用于非平面型车顶。另外,因地域自然环境温度差异显著,部分极寒区域最低气温可低至-50℃,因此要求轨道交通用车的车顶防电弧涂层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低温柔顺性,避免在极寒天气下机车因高速行驶震动引发车顶防电弧涂层断裂而造成电气绝缘性能下降,甚至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目前还没有以满足电气绝缘性能、力学性能的前提下且具有耐冷热交替性能、触变性综合性能良好的防电弧聚氨酯涂层,使其可应用非平面型轨道交通车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组份聚氨酯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份聚氨酯涂层包括A组份及B组份,其中,所述A组份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制备而成:/n30份~60份聚合物多元醇、0.5份~15份增塑剂、0份~0.6份催化剂,0.2份~1份增粘剂,0.3份~1.3份消泡剂,0.6份~10份触变剂,0.5份~1.5份流平剂,0份~1.5份分散剂,20份~60份填料及4份~10份干燥剂;/n所述B组份包括聚氨酯预聚物,所述聚氨酯预聚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30份~58份异氰酸酯、30份~55份多元醇数及5份~20份增塑剂制备而成;/n其中,所述增塑剂为阻燃性增塑剂,所述填料为阻燃性填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组份聚氨酯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组份聚氨酯涂层包括A组份及B组份,其中,所述A组份由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各原料制备而成:
30份~60份聚合物多元醇、0.5份~15份增塑剂、0份~0.6份催化剂,0.2份~1份增粘剂,0.3份~1.3份消泡剂,0.6份~10份触变剂,0.5份~1.5份流平剂,0份~1.5份分散剂,20份~60份填料及4份~10份干燥剂;
所述B组份包括聚氨酯预聚物,所述聚氨酯预聚物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备而成:30份~58份异氰酸酯、30份~55份多元醇数及5份~20份增塑剂制备而成;
其中,所述增塑剂为阻燃性增塑剂,所述填料为阻燃性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聚氨酯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多元醇选自蓖麻油、蓖麻油改性多元醇及聚醚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所述蓖麻油改性多元醇由蓖麻油经环氧化开环法、加氢甲酰化还原法或酯交换法制备而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聚氨酯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变剂为气相疏水性二氧化硅、有机改性膨润土、聚酰胺蜡、聚脲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聚氨酯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平剂选自有机硅聚合物和/或丙烯酸酯聚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聚氨酯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金属催化剂和/或脂肪族胺类催化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林杨足明赵祖培杨志星张洋王翠花张虎极韩胜利赵勇刚章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南北车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