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45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塑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成:纳米碳酸钙20‑80份;载体树脂聚丙烯5‑10份;茂金属聚乙烯10‑20份;炭黑10‑20份;导电协效剂1‑5份;光稳定剂1‑5份;紫外线吸收剂1‑3份;助剂5‑15份。其中,所述的载体树脂聚丙烯为均聚型聚丙烯或共聚型聚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的助剂是由双亲偶联剂、氧化聚乙烯蜡、硬脂酸钙按质量比为3:1:1配制而成;光稳定剂为2,2,6,6‑四甲基‑4‑哌啶硬脂酸酯;紫外线吸收剂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所述的炭黑粒径为20nm。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纳米碳酸钙、炭黑、导电导电协效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等的配合使用,实现了碳酸钙塑料母粒的低迁移和低析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
,具体是一种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
技术介绍
珠光膜是用聚丙烯树脂为原料、添加碳酸钙和珠光颜料等,混合后经双向拉伸而成。由于采用机械发泡法,所以珠光膜的比重仅0.7左右,而PP比重是0.9左右,所以软包装企业愿意选用,因为价廉且装饰性好、性能优良。一般复合结构的BOPP珠光膜/CPP、BOPP珠光膜/PE等,由于具有一定的珠光效果,常常用在冷饮包装如:冰激凌、热封标签、甜食、饼干、风味小吃包装等。现有的珠光膜在生产过程中,其产品原料塑料母粒,往往存在一定的迁移和析出风险,影响到了珠光膜的性能,因此,如果能够提供一种低迁移、低析出风险的塑料母粒,在珠光膜的生产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用于解决塑料母粒易迁移和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成: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成:/n纳米碳酸钙20-80份/n载体树脂聚丙烯5-10份/n茂金属聚乙烯10-20份/n炭黑10-20份/n导电协效剂1-5份/n光稳定剂1-5份/n紫外线吸收剂1-3份/n助剂5-15份/n其中,所述的载体树脂聚丙烯为均聚型聚丙烯或共聚型聚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的助剂是由双亲偶联剂、氧化聚乙烯蜡、硬脂酸钙按质量比为3:1:1配制而成;光稳定剂为2,2,6,6-四甲基-4-哌啶硬脂酸酯;紫外线吸收剂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所述的炭黑粒径为20n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成:
纳米碳酸钙20-80份
载体树脂聚丙烯5-10份
茂金属聚乙烯10-20份
炭黑10-20份
导电协效剂1-5份
光稳定剂1-5份
紫外线吸收剂1-3份
助剂5-15份
其中,所述的载体树脂聚丙烯为均聚型聚丙烯或共聚型聚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的助剂是由双亲偶联剂、氧化聚乙烯蜡、硬脂酸钙按质量比为3:1:1配制而成;光稳定剂为2,2,6,6-四甲基-4-哌啶硬脂酸酯;紫外线吸收剂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所述的炭黑粒径为2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纳米碳酸钙40份
载体树脂聚丙烯7份
茂金属聚乙烯13份
炭黑15份
导电协效剂3份
光稳定剂3份
紫外线吸收剂2份
助剂8份。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峰钱昇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和烁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