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450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塑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成:纳米碳酸钙20‑80份;载体树脂聚丙烯5‑10份;茂金属聚乙烯10‑20份;炭黑10‑20份;导电协效剂1‑5份;光稳定剂1‑5份;紫外线吸收剂1‑3份;助剂5‑15份。其中,所述的载体树脂聚丙烯为均聚型聚丙烯或共聚型聚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的助剂是由双亲偶联剂、氧化聚乙烯蜡、硬脂酸钙按质量比为3:1:1配制而成;光稳定剂为2,2,6,6‑四甲基‑4‑哌啶硬脂酸酯;紫外线吸收剂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所述的炭黑粒径为20nm。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纳米碳酸钙、炭黑、导电导电协效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等的配合使用,实现了碳酸钙塑料母粒的低迁移和低析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
,具体是一种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
技术介绍
珠光膜是用聚丙烯树脂为原料、添加碳酸钙和珠光颜料等,混合后经双向拉伸而成。由于采用机械发泡法,所以珠光膜的比重仅0.7左右,而PP比重是0.9左右,所以软包装企业愿意选用,因为价廉且装饰性好、性能优良。一般复合结构的BOPP珠光膜/CPP、BOPP珠光膜/PE等,由于具有一定的珠光效果,常常用在冷饮包装如:冰激凌、热封标签、甜食、饼干、风味小吃包装等。现有的珠光膜在生产过程中,其产品原料塑料母粒,往往存在一定的迁移和析出风险,影响到了珠光膜的性能,因此,如果能够提供一种低迁移、低析出风险的塑料母粒,在珠光膜的生产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用于解决塑料母粒易迁移和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成:纳米碳酸钙20-80份载体树脂聚丙烯5-10份茂金属聚乙烯10-20份炭黑10-20份导电协效剂1-5份光稳定剂1-5份紫外线吸收剂1-3份助剂5-15份其中,所述的载体树脂聚丙烯为均聚型聚丙烯或共聚型聚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的助剂是由双亲偶联剂、氧化聚乙烯蜡、硬脂酸钙按质量比为3:1:1配制而成;光稳定剂为2,2,6,6-四甲基-4-哌啶硬脂酸酯;紫外线吸收剂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所述的炭黑粒径为20nm。光稳定剂的分子式为:紫外线吸收剂的分子式为:本专利技术选用纳米级碳酸钙作为制备母料的无机粉体,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纳米碳酸钙有利于提高填充体系的力学性能,能很好的发挥其增强作用。本专利技术选用的载体树脂以茂金属聚乙烯为主,并且辅助添加均聚型聚丙烯或共聚型聚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以配合使用,助剂选用具有分散内外润滑作用的双亲偶联剂、氧化聚乙烯蜡、硬脂酸钙混合配制而成。本专利技术在塑料母粒中加入纳米级炭黑,对塑料母粒性能的提高带来了显著的影响,炭黑具有高效导电作用,与导电协效剂配合能够使得本专利技术塑料母粒中的高分子表面电阻值降到104-109,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载体树脂聚丙烯、茂金属聚乙烯等高分子质检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使得所制备出的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不易迁移和析出;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紫外线吸收剂是一种受阻酚类紫外线吸收剂,其的分子链段上有个C16H33的聚烯烃碳链,分子结构式和光稳定剂极为相似,和光稳定剂共同使用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使用紫外线吸收剂可以有效增加光稳定剂和聚丙烯树脂的相容性,降低加工粘度,减少了本专利技术产品的析出;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中各原料的优选重量分数为:纳米碳酸钙40份载体树脂聚丙烯7份茂金属聚乙烯13份炭黑15份导电协效剂3份光稳定剂3份紫外线吸收剂2份助剂8份。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纳米碳酸钙粒径≥15000目。本专利技术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配比分别称取纳米碳酸钙、载体树脂聚丙烯、茂金属聚乙烯、炭黑、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和助剂以备用;2)将30%重量份的助剂、纳米碳酸钙一同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先在转速为500-1000r/min的条件下混合3-5min,然后再在转速为1500-2500r/min的条件下混合3-5min,接着将从高速混合机中出来的混合料从主喂料机输送到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同时将茂金属聚乙烯、炭黑、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混合并输送到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的料筒加热温度控制在165-185℃、模头加热温度比料筒加热温度高10℃,最后挤出造粒成片状的塑料母粒。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用于珠光膜的制作,通过纳米碳酸钙、炭黑、导电导电协效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等的配合使用,实现了一种低迁移、低析出的碳酸钙母粒的制备。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其各原料的配比范围、制备参数等都是进过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反复的试验得出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其通过纳米碳酸钙、炭黑、导电导电协效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等的配合使用,实现了碳酸钙塑料母粒的低迁移和低析出。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每份为1kg一种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成:纳米碳酸钙40kg载体树脂聚丙烯7kg茂金属聚乙烯13kg炭黑15kg导电协效剂3kg光稳定剂3kg紫外线吸收剂2kg助剂8kg。其中,所述的载体树脂为均聚型聚丙烯;所述的助剂是由双亲偶联剂、氧化聚乙烯蜡、硬脂酸钙按质量比为3:1:1混合配制而成。本专利技术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的制备方法:1)按配比分别称取纳米碳酸钙、载体树脂聚丙烯、茂金属聚乙烯、炭黑、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和助剂以备用;2)将30%重量份的助剂、纳米碳酸钙一同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先在转速为500-1000r/min的条件下混合3-5min,然后再在转速为1500-2500r/min的条件下混合3-5min,接着将从高速混合机中出来的混合料从主喂料机输送到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同时将茂金属聚乙烯、炭黑、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混合并输送到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的料筒加热温度控制在165-185℃、模头加热温度比料筒加热温度高10℃,最后挤出造粒成片状的塑料母粒。实施例2:每份为1g一种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成:纳米碳酸钙80g载体树脂聚丙烯10g茂金属聚乙烯20g炭黑20g导电协效剂5g光稳定剂5g紫外线吸收剂3g助剂15g其中,所述的载体树脂为均聚型聚丙烯;所述的助剂是由双亲偶联剂、氧化聚乙烯蜡、硬脂酸钙按质量比为3:1:1混合配制而成。本专利技术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的制备方法:1)按配比分别称取纳米碳酸钙、载体树脂聚丙烯、茂金属聚乙烯、炭黑、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和助剂以备用;2)将30%重量份的助剂、纳米碳酸钙一同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先在转速为500-1000r/min的条件下混合3-5min,然后再在转速为1500-2500r/min的条件下混合3-5min,接着将从高速混合机中出来的混合料从主喂料机输送到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同时将茂金属聚乙烯、炭黑、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混合并输送到同向双螺杆挤出机中,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的料筒加热温度控制在165-185℃、模头加热温度比料筒加热温度高10℃,最后挤出造粒成片状的塑料母粒。对照组1(现有常规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每份为1kg一种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成:/n纳米碳酸钙20-80份/n载体树脂聚丙烯5-10份/n茂金属聚乙烯10-20份/n炭黑10-20份/n导电协效剂1-5份/n光稳定剂1-5份/n紫外线吸收剂1-3份/n助剂5-15份/n其中,所述的载体树脂聚丙烯为均聚型聚丙烯或共聚型聚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的助剂是由双亲偶联剂、氧化聚乙烯蜡、硬脂酸钙按质量比为3:1:1配制而成;光稳定剂为2,2,6,6-四甲基-4-哌啶硬脂酸酯;紫外线吸收剂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所述的炭黑粒径为20n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原料组成:
纳米碳酸钙20-80份
载体树脂聚丙烯5-10份
茂金属聚乙烯10-20份
炭黑10-20份
导电协效剂1-5份
光稳定剂1-5份
紫外线吸收剂1-3份
助剂5-15份
其中,所述的载体树脂聚丙烯为均聚型聚丙烯或共聚型聚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的助剂是由双亲偶联剂、氧化聚乙烯蜡、硬脂酸钙按质量比为3:1:1配制而成;光稳定剂为2,2,6,6-四甲基-4-哌啶硬脂酸酯;紫外线吸收剂为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酸十六烷基酯;所述的炭黑粒径为2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碳酸钙塑料母粒,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纳米碳酸钙40份
载体树脂聚丙烯7份
茂金属聚乙烯13份
炭黑15份
导电协效剂3份
光稳定剂3份
紫外线吸收剂2份
助剂8份。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峰钱昇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和烁丰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