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纳米增强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8323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纳米增强改性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2%~23%的和易性调节剂、0.06%~5%的表面活性剂、2%~21%的纳米晶核早强剂、3%~25%的复合激发剂、0.2%~5%的乳化剂、0.2%~4%的润湿剂、0.2%~6%的助剂,以及余量的水。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混凝土纳米增强改性剂可替代减胶剂用于混凝土中有效改善混凝土和易性,同时可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制备混凝土纳米增强改性剂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纳米增强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纳米增强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混凝土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用量也越来越大,天然砂资源的匮乏,规模化机制砂生产线刚起步,小规模机制砂生产线生产出来的机制砂将是近两年的主要细骨料资源。而现有机制砂品质较差,普遍表现为母材来源复杂、级配差、粒形尖锐多棱角、粉体成分复杂、含泥高等问题,导致机制砂混凝土和易性性能不佳,尤其是在中低标号混凝土问题更加突出。中国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分析认为,全国有70~80%是中低强度混凝土,可以说中低强度混凝土的质量决定了我国建筑质量的整体水平。因此解决中低强度等级的机制砂混凝土的和易性问题具有紧迫性。另外水泥作为混凝土中的主要胶凝材料,由于烧制水泥熟料的天然资源材料的不断紧缺,导致水泥价格居高不下,基本上达到500元/吨以上。混凝土减胶剂(又称混凝土增效剂)是近几年在建筑市场上新兴的一种除混凝土减水剂外的一种添加剂。掺加混凝土减胶剂要求能在降低一定量胶凝材料(每立方米混凝土可减少20kg左右的水泥)和保持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纳米增强改性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2%~23%的和易性调节剂、0.06%~5%的表面活性剂、2%~21%的纳米晶核早强剂、3%~25%的复合激发剂、0.2%~5%的乳化剂、0.2%~4%的润湿剂、0.2%~6%的助剂,以及余量的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纳米增强改性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2%~23%的和易性调节剂、0.06%~5%的表面活性剂、2%~21%的纳米晶核早强剂、3%~25%的复合激发剂、0.2%~5%的乳化剂、0.2%~4%的润湿剂、0.2%~6%的助剂,以及余量的水。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5%~15%的和易性调节剂、0.1%~2%的表面活性剂、5%~15%的纳米晶核早强剂、5%~15%的复合激发剂、0.5%~2%的乳化剂、0.5%~2%的润湿剂、0.5%~3%的助剂,以及余量的水。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6.5%~10%的和易性调节剂、0.2%~1.2%的表面活性剂、8%~13%的纳米晶核早强剂、9%~12%的复合激发剂、0.7%~1.5%的乳化剂、0.5%~1.8%的润湿剂、0.9%~1.7%的助剂,以及余量的水。


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晶核早强剂为纳米硅酸钙或纳米硅酸锂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


5.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激发剂,按重量百分比计,进一步由50~80%的有机激发剂和20~50%的无机激发剂组成;优选由65~75%的有机激发剂和25~35%的无机激发剂组成。


6.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激发剂为聚合醇胺、尿素、改性三异丙醇胺、四羟基乙二胺、二乙醇单异丙醇胺、丙三醇或乙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聚合醇胺、改性三异丙醇胺、四羟基乙二胺、丙三醇、二乙醇单异丙醇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最优选聚合醇胺、四羟基乙二胺、二乙醇单异丙醇胺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7.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激发剂为硅酸钾、硫酸钾、偏硅酸钠、碳酸钾、硝酸钙、硫氰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硅酸钾、偏硅酸钠、碳酸钾、硫氰酸钠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最优选硅酸钾、偏硅酸钠、碳酸钾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8.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活性剂选自季铵盐、烷基葡糖苷、吐温、烷基苯磺酸盐、脂肪醇磺酸盐、松香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季铵盐、吐温、烷基苯磺酸盐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9.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选自二甲基硅油乳化剂、单甘油脂肪酸甘油酯、蔗糖酯、多元醇脂肪酸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优选二甲基硅油乳化剂、单甘油脂肪酸甘油酯、多元醇脂肪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润湿剂选自磷酸酯、聚氧乙烯烷基酚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脂肪醇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小平刘成舟张建强柴天红习海平刘桂平鲍伟平易鹏万佳俊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