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翠芬专利>正文

一种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8321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2
一种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是由下述原料制成的:90~100份聚醚单体,1~10份无机早强组分A,1~5份分散剂,100份水,1~10份无机早强组分B,滴加液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特别是一种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所述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些年,我国的大型建设工程不断,对预制混凝土的使用极为渴求。预制混凝土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早期强度发展速率,以改善模板周转率,或适合于低温环境下的使用,将其生产周期延伸到寒冷季节。而高强混凝土管桩是近段时间发展迅速、使用范围较广的产品,其有着以下优势,强度较高、承载力较强、应用方便等,已在许多领域应用。对于其生产来讲,更是想要减少某些蒸养环节,以达成零能耗。目前,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一般采用侧链较长,主链较短的减水剂,使得分子的形状由梳型变为倒T型,侧链长度超出主链长度。但是,由于高强度混凝土水胶比较低,混凝土本身粘度较高,一般的早强型减水剂由于其侧链较长,从而会导致混凝土粘度更高。而一般的降粘型减水剂由于其侧链较短,不仅不能起到早强效果,甚至可能导致混凝土缓凝。专利技术人检索到以下相关专利文献:CN109749020A公开了一种含烷基的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各组分间、各官能团间相互协同作用,与现有技术合成的早强型聚羧酸减水剂相比,早强及降粘效果优越而减水率不受影响,同时由于在PEG侧链中引入了大量的疏水性烷基,降低了HLB值,增强了表面活性效果,具有良好的减缩性能。以上技术对于如何使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能够做到同时具有良好的早强与降粘效果,并未给出具体的指导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它同时具有良好的早强与降粘效果。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其技术方案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的:90~100份聚醚单体(聚醚大单体),1~10份无机早强组分A,1~5份分散剂,100份水(不包括滴加液X1、滴加液X2用水),1~10份无机早强组分B,滴加液X1,滴加液X2,0.5~4.0份引发剂即过氧化氢。上述聚醚单体为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分子式:CH2=C(CH3)CH2O(CH2CH2O)nH无机早强组分A为硝酸钙、甲酸钙、碳酸氢钙、氯化钙、乙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无机早强组分B为硅酸钠、硅酸钾、硅酸锂、氟硅酸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分散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上述滴加液X1的制备方法是将0.1~1.0份巯基乙酸与0.1~1.0份吊白块溶于30份去离子水得到滴加液X1,滴加液X2的制备方法是将5~20份丙烯酸溶于30份去离子水得到滴加液X2。上述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①按上述重量份数,先将90~100份聚醚单体、1~10份无机早强组分A、1~5份分散剂、50份水加入反应釜中,并将1~10份无机早强组分B溶于(另一)50份水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反应0.5~1h后,超声分散;②然后制备滴加液X1、滴加液X2;③将反应釜温度升温至35~60℃,向反应釜中加入0.5~4.0份引发剂,搅拌1~2min后,开始同时滴加滴加液X1、滴加液X2,滴加时间皆为1~2h,滴加完毕后保温搅拌0.5~1h,最终得到的产物即为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聚醚单体的重均分子量为800~1500。上述步骤①中搅拌的转速为300~500rpm,步骤③中搅拌的转速为100~200rpm。上述步骤①中超声分散的时间为0.5~1.5h。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后面的实施例1至实施例5。参见本说明书后面的对比试验,相比于市售的早强型减水剂,本专利技术的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T500流速明显较快,起到降粘的效果,且12h、7d和28d强度均没有降低。相比于市售的降粘型减水剂,本专利技术的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12h、7d和28d强度明显提高,且T500流速没有降低。本专利技术通过引入无机早强组分和聚醚单体,使减水剂同时具有早强与降粘效果。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同时具有良好的早强与降粘效果,还具有良好的减水效果。应用于预制构件混凝土中,促进了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缩短了模具周转周期,实现了免蒸养及免压蒸单双免工艺,使得施工降低了12%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实施例1~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的:90份聚醚单体即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分子量为800),1份无机早强组分A即硝酸钙,2份分散剂即十二烷基磺酸钠,100份水,1.6份无机早强组分B即1.2份氟硅酸镁和0.4份硅酸钠的组合,滴加液X1,滴加液X2,2份引发剂即过氧化氢;上述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①按上述重量份数,先将90份聚醚单体、1份无机早强组分A、2份分散剂、50份水加入反应釜中,并将1.2份氟硅酸镁和0.4份硅酸钠溶于50份水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反应0.5h,搅拌转速为300rpm,超声分散0.5h;②然后制备滴加液X1、滴加液X2,滴加液X1的制备方法是将0.7份巯基乙酸与0.1份吊白块溶于30份去离子水得到滴加液X1,滴加液X2的制备方法是将6份丙烯酸溶于30份去离子水得到滴加液X2;③将反应釜温度升温至35℃,向反应釜中加入2份引发剂,搅拌1min后,开始同时滴加滴加液X1、滴加液X2,滴加时间皆为1.5h,滴加完毕后保温搅拌0.5h,搅拌转速为100rpm,最终得到的产物即为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的:90份聚醚单体即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分子量为1000),2份无机早强组分A即碳酸氢钙,5份分散剂即十二烷基磺酸钠,100份水,1份无机早强组分B即0.6份氟硅酸镁和0.4份硅酸锂的组合,滴加液X1,滴加液X2,1.5份引发剂即过氧化氢;上述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①按上述重量份数,先将90份聚醚单体、2份无机早强组分A、5份分散剂、50份水加入反应釜中,并将0.6份氟硅酸镁和0.4份硅酸锂溶于50份水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反应1h,搅拌转速为400rpm,超声分散1h;②然后制备滴加液X1、滴加液X2,滴加液X1的制备方法是将0.9份巯基乙酸与0.2份吊白块溶于30份去离子水得到滴加液X1,滴加液X2的制备方法是将10份丙烯酸溶于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的:90~100份聚醚单体,1~10份无机早强组分A,1~5份分散剂,100份水,1~10份无机早强组分B,滴加液X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的:90~100份聚醚单体,1~10份无机早强组分A,1~5份分散剂,100份水,1~10份无机早强组分B,滴加液X1,滴加液X2,0.5~4.0份引发剂即过氧化氢;
上述聚醚单体为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无机早强组分A为硝酸钙、甲酸钙、碳酸氢钙、氯化钙、乙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无机早强组分B为硅酸钠、硅酸钾、硅酸锂、氟硅酸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分散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铵、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上述滴加液X1的制备方法是将0.1~1.0份巯基乙酸与0.1~1.0份吊白块溶于30份去离子水得到滴加液X1,滴加液X2的制备方法是将5~20份丙烯酸溶于30份去离子水得到滴加液X2;
上述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①按上述重量份数,先将90~100份聚醚单体、1~10份无机早强组分A、1~5份分散剂、50份水加入反应釜中,并将1~10份无机早强组分B溶于50份水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反应0.5~1h后,超声分散;②然后制备滴加液X1、滴加液X2;③将反应釜温度升温至35~60℃,向反应釜中加入0.5~4.0份引发剂,搅拌1~2min后,开始同时滴加滴加液X1、滴加液X2,滴加时间皆为1~2h,滴加完毕后保温搅拌0.5~1h,最终得到的产物即为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上述聚醚单体的分子量为800~15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①中搅拌的转速为300~500rpm,步骤③中搅拌的转速为100~200rp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上述步骤①中超声分散的时间为0.5~1.5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的:90份聚醚单体,1份无机早强组分A即硝酸钙,2份分散剂即十二烷基磺酸钠,100份水,1.6份无机早强组分B即1.2份氟硅酸镁和0.4份硅酸钠的组合,滴加液X1,滴加液X2,2份引发剂即过氧化氢;上述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①按上述重量份数,先将90份聚醚单体、1份无机早强组分A、2份分散剂、50份水加入反应釜中,并将1.2份氟硅酸镁和0.4份硅酸钠溶于50份水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反应0.5h,搅拌转速为300rpm,超声分散0.5h;②然后制备滴加液X1、滴加液X2,滴加液X1的制备方法是将0.7份巯基乙酸与0.1份吊白块溶于30份去离子水得到滴加液X1,滴加液X2的制备方法是将6份丙烯酸溶于30份去离子水得到滴加液X2;③将反应釜温度升温至35℃,向反应釜中加入2份引发剂,搅拌1min后,开始同时滴加滴加液X1、滴加液X2,滴加时间皆为1.5h,滴加完毕后保温搅拌0.5h,搅拌转速为100rpm,最终得到的产物即为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的:90份聚醚单体,2份无机早强组分A即碳酸氢钙,5份分散剂即十二烷基磺酸钠,100份水,1份无机早强组分B即0.6份氟硅酸镁和0.4份硅酸锂的组合,滴加液X1,滴加液X2,1.5份引发剂即过氧化氢;上述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①按上述重量份数,先将90份聚醚单体、2份无机早强组分A、5份分散剂、50份水加入反应釜中,并将0.6份氟硅酸镁和0.4份硅酸锂溶于50份水滴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反应1h,搅拌转速为400rpm,超声分散1h;②然后制备滴加液X1、滴加液X2,滴加液X1的制备方法是将0.9份巯基乙酸与0.2份吊白块溶于30份去离子水得到滴加液X1,滴加液X2的制备方法是将10份丙烯酸溶于30份去离子水得到滴加液X2;③将反应釜温度升温至45℃,向反应釜中加入1.5份引发剂,搅拌1min后,开始同时滴加滴加液X1、滴加液X2,滴加时间皆为2h,滴加完毕后保温搅拌1h,搅拌转速为120rpm,最终得到的产物即为早强降粘型聚羧酸减水剂。


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欣倪涛汪咏梅刘昭洋王进春刘翠芬
申请(专利权)人:刘翠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