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再生水对景观地的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8290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再生水对景观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属于景观地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将城市污水引入脱泥池内进行污泥沉淀;(2)将脱泥后的污水引入净化池内,由污水处理器对其进行净化处理;(3)将再生水引入景观地河道内进行再利用,所述景观地河道内种植有挺水植物、沉水植物及浮水植物,所述景观地河道内设有生物填料和水生动物,底部还设有增氧机。该种利用再生水对景观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将再生水用于景观地,对景观地进行生态修复,既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降低了城市污水处理成本,而且还能给人们提供生态景观地供观赏,一举多得,适宜于大规模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再生水对景观地的生态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景观地生态修复
,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再生水对景观地的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再生水是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相比,再生水具有明显的优势。从经济的角度看,再生水的成本最低,从环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城市生活污水是主要的地下水污染源之一,提高污水处理率并进行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是进行地下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它的水质介于污水和自来水之间,是城市污水、废水经净化处理后达到国家标准,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可用于城市景观和百姓生活的诸多方面。为改善国内水污染状况并提供更多的水资源,再生水利用在国内得到重点扶持,行业存在显著投资机会。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日益显得重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与开发其他水源相比具有优势。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将处理后的再生水回用于景观地绿化,减少了污染物排放量,从而减轻了对城市周围的水环境影响,增加了可利用的再生水量,这种改变有利于保护环境,加强水体自净,并且不会对整个区域的水文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其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再生水对景观地的生态修复方法,该种利用再生水对景观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将再生水用于景观地,对景观地进行生态修复,既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降低了城市污水处理成本,而且还能给人们提供生态景观地供观赏,一举多得,适宜于大规模推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利用再生水对景观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城市污水引入脱泥池内,所述脱泥池内靠近进口处设有过滤网,投入絮凝剂进行污泥沉淀,以去除城市污水中的污泥;(2)将脱泥后的污水引入净化池内,由污水处理器对其进行净化处理,使排出的水达到再生水排放标准;(3)将步骤(2)所得的再生水引入景观地河道内进行再利用,所述景观地河道内设有浅水区和深水区,所述再生水由浅水区引进,所述浅水区种植有挺水植物,所述深水区底部种植有沉水植物,其顶部通过浮块种植有浮水植物,所述浮块通过绳索与河道固定,所述浮块下方吊有吊栏,所述吊栏内装有生物填料,所述景观地河道内养殖有水生动物,所述景观地河道底部还设有增氧机。城市污水先进行脱污泥处理,过滤网可将污水中的杂质过滤掉,在脱泥池内由絮凝剂将污水中的污泥及重金属离子吸附沉降在底部,脱污泥后的污水进入净化池内由污水处理器对其进行进一步净化,以达到再生水排放标准;处理合格的再生水引入景观地河道内进行再利用,可节省污水处理成本,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由于再生水中的氮、磷含量较高,直接用于景观地易导致景观地处的水土富营养化,所以在景观地河道内配合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及水生动物进行生态修复,水生植物可将水土中的氮、磷吸收,增氧机可使水中氧含量增加,有利于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的生长,保持生态平衡。进一步地,所述絮凝剂由质量比为1:2的硫酸铁与聚合聚铁硅组成。硫酸铁对污泥的吸附效果好,聚合聚铁硅既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污泥,而且还能去除污水中的氨氮和磷,以解决再生水的富营养化问题。进一步地,所述挺水植物包括芦苇、水芹、香蒲、美人蕉、荷花中的一种及以上。进一步地,所述沉水植物包括苦草、金鱼藻、狐尾藻及黑藻中的一种及以上。进一步地,所述浮水植物包括浮萍、满江红、槐叶萍、凤眼莲中的一种及以上。进一步地,所述生物填料壳体由乙丙共聚材料制成,所述生物填料内壁设有好氧菌和厌氧菌。乙丙共聚材料在水中长期浸泡既不会对水中生物产生毒害作用,也不易降解,使用寿命长;好氧菌和厌氧菌可使生物填料兼具厌氧、好氧功能,厌氧菌可产生反硝化作用进行脱氮,好氧菌可去除有机物,使水体保持生态平衡。进一步地,所述水生动物包括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及鱼类。浮游动物可为鱼类提供食物来源,底栖动物可反映水质情况,增加景观地河道内的生态丰富性,鱼类可净化水质,增加景观地河道内的生态多样性。进一步地,所述鱼类包括青鱼、草鱼、鲢、鳙及鲤鱼。进一步地,所述增氧机设置间隔为70-90米,且与岸边距离超过40米。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再生水对景观地的生态修复方法,该种利用再生水对景观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用于景观地,既可以节省污水处理成本,而且还能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率,景观地河道内配合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及水生动物进行生态修复,水生植物可将水土中的氮、磷吸收,增氧机可使水中氧含量增加,有利于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的生长,保持生态平衡,适宜于大规模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利用再生水对景观地的生态修复方法步骤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景观地河道的结构图。图中:1脱泥池、2净化池、3景观地河道、4挺水植物、5浮水植物、6沉水植物、7浮块、8吊栏、9增氧机、10水生动物。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利用再生水对景观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城市污水引入脱泥池1内,所述脱泥池1内靠近进口处设有过滤网11,投入絮凝剂进行污泥沉淀,所述絮凝剂由质量比为1:2的硫酸铁与聚合聚铁硅组成,以去除城市污水中的污泥;(2)将脱泥后的污水引入净化池2内,由污水处理器对其进行净化处理,使排出的水达到再生水排放标准;(3)将步骤(2)所得的再生水引入景观地河道3内进行再利用,所述景观地河道3内设有浅水区和深水区,所述再生水由浅水区引进,所述浅水区种植有挺水植物4,所述挺水植物4包括芦苇、水芹、香蒲、美人蕉、荷花中的一种及以上,所述深水区底部种植有沉水植物6,所述沉水植物6包括苦草、金鱼藻、狐尾藻及黑藻中的一种及以上,其顶部通过浮块7种植有浮水植物5,所述浮水植物5包括浮萍、满江红、槐叶萍、凤眼莲中的一种及以上,所述浮块7通过绳索与河道固定,所述浮块7下方吊有吊栏8,所述吊栏8内装有生物填料,所述生物填料壳体由乙丙共聚材料制成,所述生物填料内壁设有好氧菌和厌氧菌,所述景观地河道3内养殖有水生动物10,所述水生动物10包括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及鱼类,所述鱼类包括青鱼、草鱼、鲢、鳙及鲤鱼,所述景观地河道3底部还设有增氧机9,所述增氧机9设置间隔为70-90米,且与岸边距离超过40米。为了检测再生水对景观地的生态修复情况,在利用再生水对景观地进行生态修复1年后,对景观地河道内的水质进行了监控,其水质监控结果如下表1所示。表1景观地内水质监控结果BOD5/mg/LCOD/mg/LSS/mg/LTN/mg/LNH3-N/mg/LTP/mg/L水质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再生水对景观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城市污水引入脱泥池(1)内,所述脱泥池(1)内靠近进口处设有过滤网(11),投入絮凝剂进行污泥沉淀,以去除城市污水中的污泥;/n(2)将脱泥后的污水引入净化池(2)内,由污水处理器对其进行净化处理,使排出的水达到再生水排放标准;/n(3)将步骤(2)所得的再生水引入景观地河道(3)内进行再利用,所述景观地河道(3)内设有浅水区和深水区,所述再生水由浅水区引进,所述浅水区种植有挺水植物(4),所述深水区底部种植有沉水植物(6),其顶部通过浮块(7)种植有浮水植物(5),所述浮块(7)通过绳索与河道固定,所述浮块(7)下方吊有吊栏(8),所述吊栏(8)内装有生物填料,所述景观地河道(3)内养殖有水生动物(10),所述景观地河道(3)底部还设有增氧机(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再生水对景观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城市污水引入脱泥池(1)内,所述脱泥池(1)内靠近进口处设有过滤网(11),投入絮凝剂进行污泥沉淀,以去除城市污水中的污泥;
(2)将脱泥后的污水引入净化池(2)内,由污水处理器对其进行净化处理,使排出的水达到再生水排放标准;
(3)将步骤(2)所得的再生水引入景观地河道(3)内进行再利用,所述景观地河道(3)内设有浅水区和深水区,所述再生水由浅水区引进,所述浅水区种植有挺水植物(4),所述深水区底部种植有沉水植物(6),其顶部通过浮块(7)种植有浮水植物(5),所述浮块(7)通过绳索与河道固定,所述浮块(7)下方吊有吊栏(8),所述吊栏(8)内装有生物填料,所述景观地河道(3)内养殖有水生动物(10),所述景观地河道(3)底部还设有增氧机(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再生水对景观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由质量比为1:2的硫酸铁与聚合聚铁硅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再生水对景观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涛徐飞徐兴奎顾磊周伟恒
申请(专利权)人:东珠生态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