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污水处理的分级循环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827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污水处理的分级循环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所述调节池一端安装有杂质回收组件,所述杂质回收组件包括固定框架、过滤网、连接板、安装圆孔、连接转轴、第一电机、回收筒、安装圆槽、脚轮和拉杆,所述调节池内侧一端安装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中部嵌入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固定框架顶端对称安装有连接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框架、过滤网、连接板、安装圆孔、连接转轴、第一电机、回收筒、安装圆槽、脚轮和拉杆,原水中的固体杂质经过滤网过滤出,转动固定框架使固体杂质进入回收筒内部,方便对固体杂质的滤除,且拖动回收筒侧端的拉杆,能够将回收筒移动,方便固体杂质的回收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污水处理的分级循环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基于污水处理的分级循环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是指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但是目前市场上污水处理的装置不方便对固定杂质的过滤、收集和转运,导致固体垃圾不能及时被回收处理,堵塞滤网和连接管道,使污水流通受阻,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污水处理的分级循环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目前市场上污水处理的装置不方便对固定杂质的过滤、收集和转运,导致固体垃圾不能及时被回收处理,堵塞滤网和连接管道,使污水流通受阻,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污水处理的分级循环处理装置,包括调节池,所述调节池一端安装有杂质回收组件;所述杂质回收组件包括固定框架、过滤网、连接板、安装圆孔、连接转轴、第一电机、回收筒、安装圆槽、脚轮和拉杆;所述调节池内侧一端安装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中部嵌入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固定框架顶端对称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中部与调节池顶部均贯穿开设有安装圆孔,所述安装圆孔内部安装有连接转轴,所述接转轴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调节池安装有回收筒,所述回收筒底端对称开设有安装圆槽,所述安装圆槽内部转动安装有脚轮,所述回收筒侧端安装有拉杆;所述调节池底部嵌入安装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连接有第一混凝筒,所述第一混凝筒底部嵌入安装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连接有第一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内部安装有沉淀泥收集组件。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中部的安装圆孔与连接转轴之间焊接固定;所述回收筒的宽度是固定框架的宽度大小的两倍。优选的,所述沉淀泥收集组件包括弧形沉泥台、收集槽、下泥孔、收集筒、主动轴、第二电机、固定板、从动轴、限位斜槽和斜刮板;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内侧中部安装有弧形沉泥台,所述弧形沉泥台中部开设有收集槽,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底端贯穿开设有下泥孔,所述第一沉淀池底端安装有收集筒,所述第一沉淀池顶部转动安装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主动轴的中部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安装有从动轴,所述第一沉淀池的内侧底部对称开设有限位斜槽,所述从动轴的外端面焊接有斜刮板;所述第一沉淀池底部安装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一端连接有第二混凝筒,所述第二混凝筒底部嵌入安装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一端连接有第二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底部均安装有连通管,所述第二沉淀池底部连通管的中部嵌入安装有第五连接管,所述第五连接管的中部嵌入安装有排污管。优选的,所述第一沉淀池内侧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转动圆槽,所述主动轴的一端与从动轴的端部均转动安装于转动圆槽内部;所述第一沉淀池侧端对应从动轴位置处开设有弧形槽,所述从动轴嵌入安装于弧形槽内部,斜刮板嵌入安装于限位斜槽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管一端嵌入安装于第一沉淀池底部的连通管中部,所述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的结构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五连接管一端安装有回流组件;所述回流组件包括回流池、嵌入圆孔、挡板、排水弯管、回流管和单向阀;所述第五连接管一端安装有回流池,所述回流池对应第五连接管的位置处贯穿开设有嵌入圆孔,所述回流池内侧中部滑动安装有挡板,所述回流池前端底部嵌入安装有排水弯管,所述回流池侧端底部嵌入安装有回流管,所述第五连接管、排污管、排水弯管和回流管的中部均安装有单向阀。优选的,所述第五连接管嵌入安装于嵌入圆孔内部;所述挡板的顶端距回流池顶端的距离为20cm。优选的,所述处理步骤为:S1、向所述调节池内部通入原水,原水中的固体杂质经过杂质回收组件回收;S2、所述调节池中部原水过滤后通过第一连接管进入第一混凝筒,混凝后的污水经过第二连接管进入第一沉淀池中添加药剂进行沉淀,沉淀后的污泥经过沉淀泥收集组件进行刮除收集;S3、所述第一沉淀池沉淀后的污泥经第三连接管进入第二混凝筒内部混凝,污水再从第二混凝筒底部的第四连接管进入第二沉淀池内部添加药剂进行沉淀和收集;S4、对所述第二沉淀池中污水的氮氨和磷含量进行检测,符合标准则从第五连接管和排污管排出,不符合标准的则进入回流组件再处理;S5、所述收集筒内部污泥与回收筒内部杂质混合,利用污泥中的微生物对杂质进行降解。优选的,所述S4中对污水进行检测时,先关闭第五连接管中部单向阀,打开排污管中部单向阀,取第二沉淀池中污水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污水经过排污管排出收集;检测不合格时,仅保持第五连接管中部单向阀开启,污水经第五连接管进入收集筒内部进行收集处理。优选的,所述S5中,将回收筒内部杂质倒入收集筒内部与污泥进行混合搅拌,然后将收集筒密封,使污泥中的微生物对杂质进行降解,降解后的混合物可当做废肥料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通过设置固定框架、过滤网、连接板、安装圆孔、连接转轴、第一电机、回收筒、安装圆槽、脚轮和拉杆,原水中的固体杂质经过滤网过滤出,转动固定框架使固体杂质进入回收筒内部,方便对固体杂质的滤除,且拖动回收筒侧端的拉杆,能够将回收筒移动,方便固体杂质的回收再利用。2、通过设置弧形沉泥台、收集槽、下泥孔、收集筒、主动轴、第二电机、固定板、从动轴、限位斜槽和斜刮板,方便将沉淀池内部的污泥刮除收集,使得污泥刮除更加方便,且操作便捷,节省人力。3、通过设置回流池、嵌入圆孔、挡板、排水弯管、回流管、单向阀,方便利用单向阀控制污水的流动情况,方便对污水的排放和回流进行快速操作。4、通过将污泥和固体杂质混合进行微生物降解,使得污泥和固体杂质得到更加充分的处理利用,微生物降解处理后的污泥能够用作肥料使用,达到生态环保的效果。5、通过对污水的氮氨和磷含量进行检测,对合格污水进行排放,对不合格污水进行回流再处理,使达到排放标准后在进行排放,使污水排放更加严格和标准化。综上所述,利用杂质回收组件对污水中固体杂质进行回收,利用沉淀泥收集组件对污水中的污泥进行回收,并将污泥与杂质进行混合降解处理,将污泥当做肥料使用达到生态环保,循环利用的效果;并利用回流组件对检测不合格的污水进行回流处理,使污水中的氮氨和磷的含量达到合适的排放标准,使污水处理形成分级循环处理,使污水排放更加标准化。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污水处理的分级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1),所述调节池(1)一端安装有杂质回收组件(2);/n所述杂质回收组件(2)包括固定框架(201)、过滤网(202)、连接板(203)、安装圆孔(204)、连接转轴(205)、第一电机(206)、回收筒(207)、安装圆槽(208)、脚轮(209)和拉杆(210);/n所述调节池(1)内侧一端安装有固定框架(201),所述固定框架(201)中部嵌入安装有过滤网(202),所述固定框架(201)顶端对称安装有连接板(203),所述连接板(203)中部与调节池(1)顶部均贯穿开设有安装圆孔(204),所述安装圆孔(204)内部安装有连接转轴(205),所述接转轴(205)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206),所述第一电机(206)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调节池(1)安装有回收筒(207),所述回收筒(207)底端对称开设有安装圆槽(208),所述安装圆槽(208)内部转动安装有脚轮(209),所述回收筒(207)侧端安装有拉杆(210);/n所述调节池(1)底部嵌入安装有第一连接管(3),所述第一连接管(3)一端连接有第一混凝筒(4),所述第一混凝筒(4)底部嵌入安装有第二连接管(5),所述第二连接管(5)一端连接有第一沉淀池(6);/n所述第一沉淀池(6)内部安装有沉淀泥收集组件(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污水处理的分级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1),所述调节池(1)一端安装有杂质回收组件(2);
所述杂质回收组件(2)包括固定框架(201)、过滤网(202)、连接板(203)、安装圆孔(204)、连接转轴(205)、第一电机(206)、回收筒(207)、安装圆槽(208)、脚轮(209)和拉杆(210);
所述调节池(1)内侧一端安装有固定框架(201),所述固定框架(201)中部嵌入安装有过滤网(202),所述固定框架(201)顶端对称安装有连接板(203),所述连接板(203)中部与调节池(1)顶部均贯穿开设有安装圆孔(204),所述安装圆孔(204)内部安装有连接转轴(205),所述接转轴(205)一端安装有第一电机(206),所述第一电机(206)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调节池(1)安装有回收筒(207),所述回收筒(207)底端对称开设有安装圆槽(208),所述安装圆槽(208)内部转动安装有脚轮(209),所述回收筒(207)侧端安装有拉杆(210);
所述调节池(1)底部嵌入安装有第一连接管(3),所述第一连接管(3)一端连接有第一混凝筒(4),所述第一混凝筒(4)底部嵌入安装有第二连接管(5),所述第二连接管(5)一端连接有第一沉淀池(6);
所述第一沉淀池(6)内部安装有沉淀泥收集组件(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污水处理的分级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03)中部的安装圆孔(204)与连接转轴(205)之间焊接固定;
所述回收筒(207)的宽度是固定框架(201)的宽度大小的两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污水处理的分级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泥收集组件(7)包括弧形沉泥台(701)、收集槽(702)、下泥孔(703)、收集筒(704)、主动轴(705)、第二电机(706)、固定板(707)、从动轴(708)、限位斜槽(709)和斜刮板(710);
所述第一沉淀池(6)的内侧中部安装有弧形沉泥台(701),所述弧形沉泥台(701)中部开设有收集槽(702),所述第一沉淀池(6)的底端贯穿开设有下泥孔(703),所述第一沉淀池(6)底端安装有收集筒(704),所述第一沉淀池(6)顶部转动安装有主动轴(705),所述主动轴(705)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机(706),所述第二电机(706)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主动轴(705)的中部焊接有固定板(707),所述固定板(707)的底端安装有从动轴(708),所述第一沉淀池(6)的内侧底部对称开设有限位斜槽(709),所述从动轴(708)的外端面焊接有斜刮板(710);
所述第一沉淀池(6)底部安装有第三连接管(8),所述第三连接管(8)一端连接有第二混凝筒(9),所述第二混凝筒(9)底部嵌入安装有第四连接管(10),所述第四连接管(10)一端连接有第二沉淀池(11),所述第一沉淀池(6)与第二沉淀池(11)底部均安装有连通管(12),所述第二沉淀池(11)底部连通管(12)的中部嵌入安装有第五连接管(13),所述第五连接管(13)的中部嵌入安装有排污管(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污水处理的分级循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6)内侧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转动圆槽,所述主动轴(705)的一端与从动轴(708)的端部均转动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昌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飞格环保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