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酶化除磷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8264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酶化除磷剂,酶化除磷剂包括生物酶除磷剂和化学除磷剂,且生物酶除磷剂和化学除磷剂的重量比为1:8~10;所述生物酶除磷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微生物酶25~40份、微生物益生剂10~15份,所述微生物酶为磷酸转移酶和微生物蛋白酶;所述化学除磷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合铁盐25~45份、聚合铝盐15~25份、硅钙渣3~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生物酶除磷剂和化学除磷剂按照一定的比例复合,既降低了金属盐对微生物产生的不良影响,又避免了在厌氧条件下除磷效率降低的可能性,两者相互协同,以进一步提高除磷效果,减少加药量和金属盐的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酶化除磷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酶化除磷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酶化除磷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中国化肥、农药、含磷洗涤剂的生产量和消费量迅猛增长,水污染所致的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水体富营养化已危害农业、渔业、旅游业等诸多行业,也对饮水卫生和食品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有机碳、氮、磷、钾等,污水中有机碳经一般的生物处理后可基本去除,氮、磷之外的其他成分的含量相对于富营养化发生过程中的需求量极低,不会成为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因此,引起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因子是氮和磷。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子,受磷污染的水体,藻类大量繁殖,藻体死亡后分解会使水体产生霉味和臭味,许多种类还会产生毒素,并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的健康,所以降低污水中的磷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污水处理中的除磷方法主要有三大类:化学法除磷、生物法除磷及人工湿地除磷。化学法除磷包括化学沉淀、离子交换、反渗透等方法,化学沉淀法应用最广,生物法除磷和人工湿地除磷因处理费用太高而难以使用。目前市面上商品化学除磷剂主要为铝离子除磷剂,如聚合氯化铝,但铝离子除磷剂的除磷效果较差,采用其去除污水中的磷时往往需要加入大量的药剂,成本高,处理后的达标废水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铝离子,会对人体或水生生物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酶化除磷剂,该酶化除磷剂除磷效果好、加药量少,解决现有除磷剂除磷效果差和加药量多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酶化除磷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生产工艺简单、节能环保、生产成本低廉,适宜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酶化除磷剂,所述酶化除磷剂包括生物酶除磷剂和化学除磷剂,且所述生物酶除磷剂和所述化学除磷剂的重量比为1:8~10,其中:所述生物酶除磷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微生物酶25~40份、微生物益生剂10~15份,所述微生物酶为磷酸转移酶和微生物蛋白酶;所述化学除磷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合铁盐25~45份、聚合铝盐15~25份、硅钙渣3~8份。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酶化除磷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重量份备料;将微生物酶和微生物益生剂混合均匀,得到生物酶除磷剂;将聚合铁盐、聚合铝盐、硅钙渣混合均匀,得到化学除磷剂;将生物酶除磷剂和化学除磷剂按照重量比为1:8~10混合均匀,静置后,得到酶化除磷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酶化除磷剂,其由生物酶除磷剂和化学除磷剂复合,生物酶除磷剂中的微生物酶一方面可在磷酸转移酶的作用下促进水中磷酸盐的转移,利于聚磷菌在有氧条件下聚集、吸收污水中的磷,最大程度的发挥聚磷菌的吸磷效果,另一方面对于污水中存在的毒性物质,微生物蛋白酶可增强微生物对污水毒性的耐受能力,保持污水中微生物的活性;微生物益生剂可以提供聚磷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保持聚磷菌的生物活性,并促进聚磷菌的生长繁殖;化学除磷剂中的聚合铁盐和聚合铝盐与污水中的磷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磷的浓度,硅钙渣具有空间网络骨架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大量吸附铁盐和铝盐,又能负载微生物酶和聚磷菌,其负载的物质吸收污水中的磷或与污水中的磷反应后,硅钙渣携带含磷污泥沉降至池底,通过生物反应池的排泥直接将污水中的磷排出水体。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生物酶除磷剂和化学除磷剂按照一定的比例复合,既降低了金属盐对聚磷菌产生的不良影响,又避免了在厌氧条件下除磷效率降低的可能性,两者相互协同,以进一步提高除磷效果,减少加药量和金属盐的用量;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酶化除磷剂能直接投放到生物反应池中,投药方式灵活,加药量少,且其对污水中的磷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很好的解决了因进水浓度过高或有工业废水的掺入而导致出水磷不达标的问题;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酶化除磷剂的制备工艺简单,节能环保,生产成本低廉,适宜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酶化除磷剂,该酶化除磷剂包括生物酶除磷剂和化学除磷剂,且生物酶除磷剂和化学除磷剂的重量比为1:8~10,其中:生物酶除磷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微生物酶25~40份、微生物益生剂10~15份,所述微生物酶为磷酸转移酶和微生物蛋白酶;化学除磷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合铁盐25~45份、聚合铝盐15~25份、硅钙渣3~8份。本专利技术中的微生物酶一方面可在磷酸转移酶的作用下促进水中磷酸盐的转移,利于聚磷菌在有氧条件下聚集、吸收污水中的磷,最大程度的发挥聚磷菌的吸磷效果,另一方面对于污水中存在的毒性物质,微生物蛋白酶可增强微生物对污水毒性的耐受能力,保持污水中微生物的活性;微生物益生剂可以提供聚磷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保持聚磷菌的生物活性,并促进聚磷菌的生长繁殖;化学除磷剂中的聚合铁盐和聚合铝盐与污水中的磷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磷的浓度,硅钙渣具有空间网络骨架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大量吸附铁盐和铝盐,又能负载微生物酶和聚磷菌,其负载的物质吸收污水中的磷或与污水中的磷反应后,硅钙渣携带含磷污泥沉降至池底,通过生物反应池的排泥直接将污水中的磷排出水体。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生物酶除磷剂和化学除磷剂按照一定的比例复合,既降低了金属盐对聚磷菌产生的不良影响,又避免了在厌氧条件下除磷效率降低的可能性,两者相互协同,以进一步提高除磷效果,减少加药量和金属盐的用量。为了进一步提高该酶化除磷剂的除磷效果,该酶化除磷剂中生物酶除磷剂和化学除磷剂的重量比为1:8,其中:生物酶除磷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微生物酶25份、微生物益生剂10份;化学除磷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合铁盐25份、聚合铝盐15份、硅钙渣5份。为了进一步增强聚磷菌和微生物的活性,进一步提高除磷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微生物酶中磷酸转移酶和微生物蛋白酶的重量比3~5:1。为了给予聚磷菌更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聚磷菌更好的生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微生物酶和微生物益生剂的重量比2:1。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微生物益生剂为寡糖、维生素、有机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例如:寡糖和维生素,寡糖和有机酸,维生素和有机酸,但不限于所列举的组合,其它未列举的单一物质或组合同样适用。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组合,本专利技术对此不作进一步的限定。寡糖、维生素、有机酸的具体种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例如:寡糖可以选择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或低聚木糖等,有机酸可以选择甲酸、乙酸或柠檬酸等,维生素可以选择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B12、维生素D或β-胡萝卜素等,本专利技术对此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酶化除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化除磷剂包括生物酶除磷剂和化学除磷剂,且所述生物酶除磷剂和所述化学除磷剂的重量比为1:8~10,其中:/n所述生物酶除磷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微生物酶25~40份、微生物益生剂10~15份,所述微生物酶为磷酸转移酶和微生物蛋白酶;/n所述化学除磷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合铁盐25~45份、聚合铝盐15~25份、硅钙渣3~8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酶化除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化除磷剂包括生物酶除磷剂和化学除磷剂,且所述生物酶除磷剂和所述化学除磷剂的重量比为1:8~10,其中:
所述生物酶除磷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微生物酶25~40份、微生物益生剂10~15份,所述微生物酶为磷酸转移酶和微生物蛋白酶;
所述化学除磷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合铁盐25~45份、聚合铝盐15~25份、硅钙渣3~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化除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酶化除磷剂中生物酶除磷剂和化学除磷剂的重量比为1:8;所述生物酶除磷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微生物酶25份、微生物益生剂10份;所述化学除磷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聚合铁盐25份、聚合铝盐15份、硅钙渣5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化除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酶中磷酸转移酶和微生物蛋白酶的重量比为3~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化除磷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酶和微生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北霖阴艳华熊俊吴芃江黄凌凤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芳笛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