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超载警报和智能停机功能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813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超载警报和智能停机功能的输送装置,包括底座、输送机构、驱动机构、检测机构以及控制机构,所述底座水平设置,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两对立板、两个支撑轴、两个传动辊以及传送带,两对所述立板均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且两对所述立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支撑轴均通过滚动轴承分别固定安装两对所述立板上,且两个所述支撑轴均水平设置,两个所述传动辊分别固定套装在两个所述支撑轴上,所述传送带套装在两个所述传动辊的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超载警报和智能停机功能,安全性能较好,不易损坏,具有超载警报和智能停机的功能,智能化程度较高,运行稳定,可有效降低维修成本,使用寿命长,值得推广和普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超载警报和智能停机功能的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设备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具有超载警报和智能停机功能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简称PLC),是一种具有微处理机的数字电子设备,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数字逻辑控制器,可以将控制指令随时加载内存内储存与执行。可编程控制器由内部CPU,指令及资料内存、输入输出单元、电源模组、数字模拟等单元所模组化组合成。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出现之前,一般要使用成百上千的继电器以及计数器才能组成具有相同功能的自动化系统,而现在,经过编程的简单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模块基本上已经代替了这些大型装置。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系统程序一般在出厂前已经初始化完毕,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编辑相应的用户程序来满足不同的自动化生产要求。现有技术中的输送装置,一般不具有超载警报和智能停机的功能,安全性能较差,容易损坏,智能化程度较低,运行不太稳定,导致维修成本居高不下,使用寿命短。为此,提出一种具有超载警报和智能停机功能的输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超载警报和智能停机功能的输送装置,安全性能较好,不易损坏,具有超载警报和智能停机的功能,智能化程度较高,运行稳定,可有效降低维修成本,使用寿命长,值得推广和普及,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超载警报和智能停机功能的输送装置,包括:<br>底座,所述底座水平设置;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两对立板、两个支撑轴、两个传动辊以及传送带,两对所述立板均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且两对所述立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支撑轴均通过滚动轴承分别固定安装两对所述立板上,且两个所述支撑轴均水平设置,两个所述传动辊分别固定套装在两个所述支撑轴上,所述传送带套装在两个所述传动辊的外部;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从动皮带轮、电机、连接轴以及主动皮带轮,所述从动皮带轮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轴的一端端部,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连接轴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立板上,且所述连接轴平行于所述支撑轴设置,所述连接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电机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端部,且所述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所述从动皮带轮传动连接;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两组支撑组件、支撑杆以及支撑辊,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且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关于所述传送带对称设置,且两组所述支撑组件位于两对所述立板之间,每组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配装座、套筒、套管、称重传感器、垫片、弹簧、导向块、上端盖、导向杆以及配装块,所述配装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套筒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配装座的上部,且所述套筒的外侧壁上还固定安装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内部螺接有锁紧螺栓,所述套管通过所述锁紧螺栓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套筒的内部,所述套管的底端为封闭结构,所述称重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管的内部底部,所述垫片放置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上部,所述弹簧竖直放置在所述垫片的上部,所述导向块活动安装在所述套管的内部,且所述导向块的底部与所述弹簧的上端相抵触,所述导向块的侧面与所述套管的内侧壁相贴合设置,所述上端盖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管的上端端部,所述导向杆活动安装在所述上端盖的中心位置处,且所述导向杆的底端与所述导向块的上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配装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导向杆的上端端部,所述支撑杆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安装在两个配装块之间,所述支撑辊固定套装在所述支撑杆上,且所述支撑辊的辊面与所述传送带的内侧顶壁相贴合设置;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称重传感器和所述电机电性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机构包括盒体以及控制器,所述盒体通过立柱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控制器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内部,且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通过信号线与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外侧壁上,且所述蜂鸣器的电控端通过控制线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状态指示灯,所述状态指示灯通过立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的顶部,且所述状态指示灯的电控端通过控制线与所述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电性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触控显示屏,所述触控显示屏嵌装在所述盒体的前部,且所述触控显示屏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控制器双向电性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复位按钮,所述复位按钮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前部,且所述复位按钮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控制机构还包括后盖板,所述后盖板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盒体的后部,所述盒体的后部内部还一体设有安装耳,所述安装耳的内部均开设有与所述螺丝相匹配的螺纹孔。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上部还固定安装有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罩设在所述从动皮带轮、所述皮带以及所述主动皮带轮的外围。作为优选,每个所述传动辊的两端均固定套装有环形挡圈。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边缘对称焊接有四个固定耳,四个所述固定耳的内部均预留有安装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输送机构用于输送物料,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输送机构运转,检测机构用于检测输送机构是否有超载现象,控制机构用于在检测机构检测到输送机构具有超载现象时,智能控制输送机构自动停机,并发出报警,避免超载运行导致驱动机构损坏的现象发生,从而使得该装置安全性能较好,不易损坏,具有超载警报和智能停机的功能,智能化程度较高,运行稳定,可有效降低维修成本,使用寿命长,值得推广和普及。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超载警报和智能停机功能的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超载警报和智能停机功能的输送装置拆除防护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超载警报和智能停机功能的输送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改变视角后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5是图4中局部视图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中改变视角后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检测机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控制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输送机构;201、立板;202、支撑轴;203、传动辊;204、传送带;205、环形挡圈;3、驱动机构;301、从动皮带轮;302、主动皮带轮;303、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超载警报和智能停机功能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所述底座(1)水平设置;/n输送机构(2),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两对立板(201)、两个支撑轴(202)、两个传动辊(203)以及传送带(204),两对所述立板(201)均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上部,且两对所述立板(201)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支撑轴(202)均通过滚动轴承分别固定安装两对所述立板(201)上,且两个所述支撑轴(202)均水平设置,两个所述传动辊(203)分别固定套装在两个所述支撑轴(202)上,所述传送带(204)套装在两个所述传动辊(203)的外部;/n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从动皮带轮(301)、电机(303)、连接轴(306)以及主动皮带轮(302),所述从动皮带轮(301)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轴(202)的一端端部,所述电机(303)通过电机座(305)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上部,所述连接轴(306)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立板(201)上,且所述连接轴(306)平行于所述支撑轴(202)设置,所述连接轴(306)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电机(303)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302)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轴(306)的另一端端部,且所述主动皮带轮(302)通过皮带(304)与所述从动皮带轮(301)传动连接;/n检测机构(4),所述检测机构(4)包括两组支撑组件(401)、支撑杆(403)以及支撑辊(402),两组所述支撑组件(401)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上部,且两组所述支撑组件(401)关于所述传送带(204)对称设置,且两组所述支撑组件(401)位于两对所述立板(201)之间,每组所述支撑组件(401)均包括配装座(4011)、套筒(4013)、套管(4014)、称重传感器(4023)、垫片(4022)、弹簧(4021)、导向块(4020)、上端盖(4019)、导向杆(4018)以及配装块(4015),所述配装座(4011)通过螺钉(401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上部,所述套筒(4013)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配装座(4011)的上部,且所述套筒(4013)的外侧壁上还固定安装有螺母(4016),所述螺母(4016)的内部螺接有锁紧螺栓(4017),所述套管(4014)通过所述锁紧螺栓(4017)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套筒(4013)的内部,所述套管(4014)的底端为封闭结构,所述称重传感器(4023)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管(4014)的内部底部,所述垫片(4022)放置在所述称重传感器(4023)的上部,所述弹簧(4021)竖直放置在所述垫片(4022)的上部,所述导向块(4020)活动安装在所述套管(4014)的内部,且所述导向块(4020)的底部与所述弹簧(4021)的上端相抵触,所述导向块(4020)的侧面与所述套管(4014)的内侧壁相贴合设置,所述上端盖(4019)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管(4014)的上端端部,所述导向杆(4018)活动安装在所述上端盖(4019)的中心位置处,且所述导向杆(4018)的底端与所述导向块(4020)的上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配装块(4015)固定安装在所述导向杆(4018)的上端端部,所述支撑杆(403)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安装在两个配装块(4015)之间,所述支撑辊(402)固定套装在所述支撑杆(403)上,且所述支撑辊(402)的辊面与所述传送带(204)的内侧顶壁相贴合设置;/n控制机构(5),所述控制机构(5)分别与所述称重传感器(4023)和所述电机(303)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超载警报和智能停机功能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水平设置;
输送机构(2),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两对立板(201)、两个支撑轴(202)、两个传动辊(203)以及传送带(204),两对所述立板(201)均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上部,且两对所述立板(201)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支撑轴(202)均通过滚动轴承分别固定安装两对所述立板(201)上,且两个所述支撑轴(202)均水平设置,两个所述传动辊(203)分别固定套装在两个所述支撑轴(202)上,所述传送带(204)套装在两个所述传动辊(203)的外部;
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从动皮带轮(301)、电机(303)、连接轴(306)以及主动皮带轮(302),所述从动皮带轮(301)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轴(202)的一端端部,所述电机(303)通过电机座(305)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上部,所述连接轴(306)通过滚动轴承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立板(201)上,且所述连接轴(306)平行于所述支撑轴(202)设置,所述连接轴(306)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电机(303)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主动皮带轮(302)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轴(306)的另一端端部,且所述主动皮带轮(302)通过皮带(304)与所述从动皮带轮(301)传动连接;
检测机构(4),所述检测机构(4)包括两组支撑组件(401)、支撑杆(403)以及支撑辊(402),两组所述支撑组件(401)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上部,且两组所述支撑组件(401)关于所述传送带(204)对称设置,且两组所述支撑组件(401)位于两对所述立板(201)之间,每组所述支撑组件(401)均包括配装座(4011)、套筒(4013)、套管(4014)、称重传感器(4023)、垫片(4022)、弹簧(4021)、导向块(4020)、上端盖(4019)、导向杆(4018)以及配装块(4015),所述配装座(4011)通过螺钉(401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的上部,所述套筒(4013)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配装座(4011)的上部,且所述套筒(4013)的外侧壁上还固定安装有螺母(4016),所述螺母(4016)的内部螺接有锁紧螺栓(4017),所述套管(4014)通过所述锁紧螺栓(4017)竖直且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套筒(4013)的内部,所述套管(4014)的底端为封闭结构,所述称重传感器(4023)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管(4014)的内部底部,所述垫片(4022)放置在所述称重传感器(4023)的上部,所述弹簧(4021)竖直放置在所述垫片(4022)的上部,所述导向块(4020)活动安装在所述套管(4014)的内部,且所述导向块(4020)的底部与所述弹簧(4021)的上端相抵触,所述导向块(4020)的侧面与所述套管(4014)的内侧壁相贴合设置,所述上端盖(4019)固定安装在所述套管(4014)的上端端部,所述导向杆(4018)活动安装在所述上端盖(4019)的中心位置处,且所述导向杆(4018)的底端与所述导向块(4020)的上部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所述配装块(4015)固定安装在所述导向杆(4018)的上端端部,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松杏张阳川林宇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安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