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加工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992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激光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激光加工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包括设置于加工平台上的隔板、设置于隔板上的底板以及设置于底板上用以共同支撑待加工件的支撑框架和顶具组件,隔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框格,各框格内开设有多个格孔,底板开设有阵列排布的多个能与格孔相通的插孔,对应每个框格,底板、隔板和加工平台之间形成有独立的第一吸附腔;支撑框架设置于底板的任意位置,支撑框架、底板和待加工件之间围成密闭、能与对应第一吸附腔相通的第二吸附腔;顶具组件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第一顶具,各第一顶具在第二吸附腔内插接于能避开加工路径的任意插孔。该激光加工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的兼容性好,制造成本低且制造周期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加工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
本技术涉及激光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激光加工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与传统的加工方式相比,激光加工可以不用制作模具,但为确保获得较好的加工品质,在激光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待加工物料固定在加工平台上,同时激光加工路径需悬空。以激光切割为例,为达到优良的切割品质,一般会配置切割治具予以辅助,目前在量产阶段都是为对应的产品定做治具,显然,由于不同的终端客户需求的激光加工路径往往不同,这就需要定做多款治具来满足不同终端客户的需求;同样,针对每一款产品,虽然其成品的需求已经确定,但在其研发测试阶段,该款产品往往会有多种测试图纸,这时也会需要多款治具来完成不同样品的测试,然而,众所周知,常规治具的制作成本太高、制作时间较长,且治具的品质对加工效果的影响较大。故此,亟需一款兼容性较好、价格便宜及制造周期短的激光加工治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激光加工治具的兼容性不佳、价格昂贵及制造周期长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激光加工治具,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该激光加工治具用于将待加工件固定于加工平台上,该激光加工治具包括隔板、底板、支撑框架及顶具组件,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加工平台上,所述底板层叠设置于所述隔板的顶面上,所述支撑框架和所述顶具组件均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面上用以共同支撑待加工件;所述隔板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框格,各所述框格内开设有多个能与所述加工平台的蜂窝孔相通的格孔;所述底板开设有阵列排布的多个插孔,所述插孔能与对应的所述格孔相通,且对应每个框格,所述底板、所述隔板和所述加工平台之间共同形成有独立的第一吸附腔;所述支撑框架呈闭合框体结构,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任意位置,所述支撑框架、所述底板和所述待加工件之间能围成密闭、能与对应所述第一吸附腔相通的第二吸附腔;所述顶具组件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用于支撑所述待加工件的第一顶具,各所述第一顶具在所述第二吸附腔内独立插接于能避开加工路径的任意所述插孔,且各所述第一顶具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面平齐。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具组件还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第二顶具,各所述第二顶具在所述第二吸附腔的废料区内独立插接于任意所述插孔,且顶端与所述支撑框架的顶面平齐;各所述第二顶具的顶端开设有用以吸附废料的吸附孔,所述吸附孔与所述插孔和所述格孔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顶具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具组件还包括第三顶具,所述第三顶具在所述第二吸附腔内独立插接于对应的所述插孔,用于封堵所述待加工件的与所述第二吸附腔相通的成型孔;所述第三顶具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成型孔的数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框格为四边形格子结构,且所述框格均匀布满所述隔板的工作区,所述插孔均匀布满所述底板的工作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附腔的大小小于所述第二吸附腔的大小,且所述第二吸附腔与多个所述框格对应的所述第一吸附腔相通,每个所述框格内均匀布满有所述格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格孔为四边形孔,所述插孔为圆形孔,且所述格孔的大小大于所述插孔的大小。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多根相互独立的挡边条,于所述底板的顶面上,各所述挡边条能拼接围成与所述第二吸附腔具有相同大小和形状的框腔。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挡边条通过连接件插接于所述插孔以设置于所述底板的顶面上。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激光加工设备,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所述激光加工设备包括加工平台,所述加工平台开设有蜂窝孔,所述激光加工设备还包括上述激光加工治具,所述激光加工治具安装于所述加工平台上,且所述激光加工治具的隔板的各格孔与所述蜂窝孔相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激光加工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激光加工治具通过将设有框格的隔板设置在加工平台和底板之间,可以确保待加工件的吸附力更加均匀,能更加平稳地固定在底板上;通过采用具有多个相互独立的第一顶具的顶具组件与支撑框架共同支撑待加工件,以此通过在第二吸附腔内任意摆放第一顶具即可适应不同客户终端、不同加工需求及不同的测试需求,总体上,该激光加工治具及激光加工设备的结构简单可靠,兼容性好,制造成本低,方便快速组装,利于缩短制造周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激光加工治具与待加工件组合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激光加工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激光加工治具的主视图;图4是图2中激光加工治具的隔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激光加工治具的底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中激光加工治具的第一顶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中激光加工治具的第二顶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如下:100、激光加工治具;200、待加工件;300、加工路径;1、隔板;11、框格;111、格孔;2、底板;21、插孔;3、支撑框架;31、挡边条;32、连接孔;33、连接件;4、顶具组件;41、第一顶具;411、第一顶部;412、第一底部;42、第二顶具;421、吸附孔;422、第二顶部;423、第二底部;5、第一吸附腔;6、第二吸附腔/框腔。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例如,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安装于”或“设置于”或“连接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或间接位于该另一个元件上。例如,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或间接连接到该另一个元件上。此外,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加工治具(100),用于将待加工件(200)固定于加工平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加工治具(100)包括隔板(1)、底板(2)、支撑框架(3)及顶具组件(4),所述隔板(1)设置于所述加工平台上,所述底板(2)层叠设置于所述隔板(1)的顶面上,所述支撑框架(3)和所述顶具组件(4)均设置于所述底板(2)的顶面上用以共同支撑待加工件(200);/n所述隔板(1)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框格(11),各所述框格(11)内开设有多个能与所述加工平台的蜂窝孔相通的格孔(111);/n所述底板(2)开设有阵列排布的多个插孔(21),所述插孔(21)能与对应的所述格孔(111)相通,且对应每个框格(11),所述底板(2)、所述隔板(1)和所述加工平台之间共同形成有独立的第一吸附腔(5);/n所述支撑框架(3)呈闭合框体结构,设置于所述底板(2)的任意位置,所述支撑框架(3)、所述底板(2)和所述待加工件(200)之间能围成密闭、能与对应所述第一吸附腔(5)相通的第二吸附腔(6);/n所述顶具组件(4)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用于支撑所述待加工件(200)的第一顶具(41),各所述第一顶具(41)在所述第二吸附腔(6)内独立插接于能避开加工路径的任意所述插孔(21),且各所述第一顶具(41)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框架(3)的顶面平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加工治具(100),用于将待加工件(200)固定于加工平台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加工治具(100)包括隔板(1)、底板(2)、支撑框架(3)及顶具组件(4),所述隔板(1)设置于所述加工平台上,所述底板(2)层叠设置于所述隔板(1)的顶面上,所述支撑框架(3)和所述顶具组件(4)均设置于所述底板(2)的顶面上用以共同支撑待加工件(200);
所述隔板(1)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框格(11),各所述框格(11)内开设有多个能与所述加工平台的蜂窝孔相通的格孔(111);
所述底板(2)开设有阵列排布的多个插孔(21),所述插孔(21)能与对应的所述格孔(111)相通,且对应每个框格(11),所述底板(2)、所述隔板(1)和所述加工平台之间共同形成有独立的第一吸附腔(5);
所述支撑框架(3)呈闭合框体结构,设置于所述底板(2)的任意位置,所述支撑框架(3)、所述底板(2)和所述待加工件(200)之间能围成密闭、能与对应所述第一吸附腔(5)相通的第二吸附腔(6);
所述顶具组件(4)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用于支撑所述待加工件(200)的第一顶具(41),各所述第一顶具(41)在所述第二吸附腔(6)内独立插接于能避开加工路径的任意所述插孔(21),且各所述第一顶具(41)的顶端与所述支撑框架(3)的顶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加工治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具组件(4)还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第二顶具(42),各所述第二顶具(42)在所述第二吸附腔(6)的废料区内独立插接于任意所述插孔(21),且顶端与所述支撑框架(3)的顶面平齐;各所述第二顶具(42)的顶端开设有用以吸附废料的吸附孔(421),所述吸附孔(421)与所述插孔(21)和所述格孔(11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加工治具(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孔(421)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二顶具(42)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兴盛陈国栋吕洪杰翟学涛杨朝辉高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族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