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接触网动力装置及移动接触网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94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7
本公开涉及一种移动接触网动力装置及移动接触网系统,移动接触网动力装置用于驱动移动接触线组件移动,移动接触线组件用于进入轨道上方空间以与受电弓接触,移动接触网动力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行走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行走装置在设置于轨道上方的横架上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行走装置在横架上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行走装置连接移动接触线组件,行走装置在横架上行走时能带动接触线组件进入或离开轨道上方的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接触网动力装置及移动接触网系统
本公开涉及轨道交通移动接触网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接触网动力装置及移动接触网系统。
技术介绍
在铁路货运站场内,经常需要由例如叉车或装载机的机械工具从车厢上方装载货物。电气化铁路线路上方设置有向电力机车提供电力的接触网,并无供装载器械作业的空间,因此在站场内轨道上方不设置接触网,而是在列车进入到有接触网的车站股道后,改由内燃机车进行整车牵引作业,将列车牵引停靠在无接触网线的站台段,再进行装载作业。装载完成后,再由内燃机车将列车牵引回有接触网线的车站,换由电力车头连接。可见,上述作业方式需要频繁调度,效率较低。已知的一种解决办法是,在站场内设置移动接触网。具体包括:沿轨道设置立柱,在立柱上设置可动的支撑杆,支撑杆可以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转动,接触线和承力索连接在支撑杆末端。支撑杆转动时将其末端的接触线和承力索从列车正上方移开,给装载作业让出空间。上述解决办法,需要每个立柱上都设置电力驱动装置,其成本较高,实现每个驱动装置同步驱动的控制系统较复杂,整体的电气可靠性不高。并且,为了保证接触线同步移动,一般采用刚性接触线,不适宜较大长度货运站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移动接触网动力装置及移动接触网系统。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接触网动力装置,用于驱动移动接触线组件移动,移动接触线组件用于进入轨道上方空间以与受电弓接触,移动接触网动力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行走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行走装置在设置于轨道上方的横架上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行走装置在横架上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行走装置连接移动接触线组件,行走装置在横架上行走时能带动接触线组件进入或离开轨道上方的空间。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拉索、卷筒和致动件,拉索一端连接行走装置,另一端连接于卷筒,致动件能够驱动卷筒转动并将拉索卷绕至卷筒表面。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行走装置上设置有滑轮,拉索绕过滑轮表面并由形成的两股拉索牵引滑轮。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驱动机构包括配重体和牵引机构,配重体用于提供重力;牵引机构用于连接配重体和行走装置,并将配重体的重力转换为对行走装置的拉力。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牵引机构包括吊索和第一导向轮,第一导向轮轴线水平,吊索悬吊配重体,吊索经第一导向轮变向后作用于行走机构并对行走装置产生沿横架的拉力。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吊索还连接和张紧接触线组件。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行走装置包括第二导向轮,第二导向轮轴线竖直,吊索作用于第二导向轮轮周面,吊索经第二导向轮变向后与接触线组件连接,以连接和张紧接触线组件。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接触网系统,用于为轨道交通提供电力支持,包括第一门架、第二门架、两个动力装置以及接触线组件,第一门架具有立架和横架;第二门架具有立架和横架,第二门架与第一门架间隔设置;两个动力装置分别设置于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的横架上,动力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行走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行走装置在横架上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行走装置在横架上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行走装置行走时能带动接触线组件移动;接触线组件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动力装置中的行走装置;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沿轨道架设,行走装置能够驱动接触线组件移动以在水平方向上离开或进入轨道上方的空间。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拉索、卷筒和致动件,拉索一端连接行走装置,另一端连接于卷筒,致动件能够驱动卷筒转动并将拉索卷绕至卷筒表面。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行走装置上设置有滑轮,拉索绕过滑轮表面并由形成的两股拉索牵引滑轮。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驱动机构包括配重体和牵引机构,配重体用于提供重力;牵引机构用于连接配重体和行走装置,并将配重体的重力转换为对行走装置的拉力。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牵引机构包括吊索和第一导向轮,第一导向轮轴线水平,吊索悬吊配重体,吊索经第一导向轮变向后作用于行走机构并对行走装置产生沿横架的拉力。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吊索还连接和张紧接触线组件。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行走装置包括第二导向轮,第二导向轮轴线竖直,吊索作用于第二导向轮轮周面,吊索经第二导向轮变向后与接触线组件连接,以连接和张紧接触线组件。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立柱、伸缩机构和连接装置,立柱设置于第一门架和第二门架之间;伸缩机构设置于立柱上部,伸缩机构包括自由端,伸缩机构能够通过伸缩驱动自由端进入或离开轨道上方的空间;连接机构设置于伸缩机构的自由端。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伸缩机构为连杆组件,连杆组件的部分结构与立柱连接,连杆组件的另一部分结构形成自由端并与接触线组件连接。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杆组件包括铰接杆组,铰接杆组包括两根铰接的杆件,铰接杆组的两端分别与立柱和接触线组件铰接。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铰接杆组包括第一杆组和第二杆组,第一杆组的两端分别与立柱和接触线组件铰接,第二杆组的两端分别与立柱和接触线组件铰接。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杆组和第二杆组与立柱连接的铰接点不重合。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杆组和第二杆组与接触线组件连接的铰接点不重合。结合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连杆组件的铰轴平行于立柱。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通过两个门架上的驱动装置和行走装置连接移动接触线组件的两端,能够直接驱动移动接触线组件移动,利用移动接触线组件自身的张力保证其同步移动,无需在每个立柱上设置驱动装置,便于控制。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接触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移动接触网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移动接触网的接触线组件缩回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接触网系统的效果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接触网动力装置,用于驱动移动接触线组件移动,所述移动接触线组件用于进入轨道上方空间以与受电弓接触,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和行走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装置在设置于轨道上方的横架上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装置在所述横架上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所述行走装置连接所述移动接触线组件,所述行走装置在所述横架上行走时能带动所述接触线组件进入或离开轨道上方的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接触网动力装置,用于驱动移动接触线组件移动,所述移动接触线组件用于进入轨道上方空间以与受电弓接触,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和行走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装置在设置于轨道上方的横架上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装置在所述横架上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所述行走装置连接所述移动接触线组件,所述行走装置在所述横架上行走时能带动所述接触线组件进入或离开轨道上方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接触网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拉索、卷筒和致动件,所述拉索一端连接所述行走装置,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卷筒,所述致动件能够驱动所述卷筒转动并将所述拉索卷绕至所述卷筒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接触网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上设置有滑轮,所述拉索绕过所述滑轮表面并由形成的两股拉索牵引所述滑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移动接触网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配重体和牵引机构,所述配重体用于提供重力;所述牵引机构用于连接所述配重体和所述行走装置,并将所述配重体的重力转换为对所述行走装置的拉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接触网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包括吊索和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轴线水平,所述吊索悬吊所述配重体,所述吊索经所述第一导向轮变向后作用于所述行走机构并对所述行走装置产生沿所述横架的拉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接触网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索还连接和张紧所述接触线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接触网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包括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轴线竖直,所述吊索作用于所述第二导向轮轮周面,所述吊索经所述第二导向轮变向后与所述接触线组件连接,以连接和张紧所述接触线组件。


8.一种移动接触网系统,用于为轨道交通提供电力支持,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门架,具有立架和横架;
第二门架,具有立架和横架,所述第二门架与所述第一门架间隔设置;
两个动力装置,二者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门架和所述第二门架的横架上,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行走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装置在所述横架上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装置在所述横架上沿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所述行走装置行走时能带动所述接触线组件移动;以及
接触线组件,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动力装置中的行走装置;
所述第一门架和所述第二门架沿轨道架设,所述行走装置能够驱动所述接触线组件移动以在水平方向上离开或进入所述轨道上方的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接触网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冯变花李蔚滕淑芝梁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智慧支点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