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明会专利>正文

锂电池充电器的承载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7931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锂电池充电器的承载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基于一承载机构来实现,承载机构包括减粗段和限位环;所述底护腔和顶护腔构成了一个扣合式的长方形镂空腔座结构,其中在底护腔的两内壁上均还粘合连接有一片夹板;所述底护腔的底面四拐角处均还焊接有一处连接柱;所述底护腔与顶护腔不但扣合在一起,底腔与顶腔之间还采用挂链接连接在一起,当充电器发生爆炸时,顶腔受炸力影响向外鼓出,释放能量,并且挂拉在电动车上的挂钩由于是复合材质对接而成,其内侧硅胶段就会受高热或火势熔化,从而使可能燃烧的充电器随防护腔装置与挂钩形成断裂,从而与其所挂放的电动车形成分离,减少损失,为车主提供更多的灭火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电池充电器的承载控制方法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7月1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910648443.4,专利技术名称为低温性且带有静电保护功能的新型锂电池承载机构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车充电锂电池防护应用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锂电池充电器的承载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一次电池,与可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跟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是不一样的。锂电池的专利技术者是爱迪生。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随着二十世纪末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小型化的设备日益增多,对电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锂电池随之进入了大规模的实用阶段,其中电动车用的充电器就是锂电池应用技术的一种。根据上述最后提到的电动车用的锂电池式充电器使用方式,我们找到了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20141547.3中公开的一种电动车充电器防震防雨罩,其结构基本描述为:包括气柱袋和电动车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柱袋的内壁分别设置有两个上固定件和两个下固定件,所述电动车充电器安装在气柱袋的中部,通过弯曲各固定件使气柱袋形成两个通风孔,所述电动车充电器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设置在通风孔内,通过气柱袋对电动车充电器进行保护,提高对电动车充电器防震和防雨,且通过通风孔便于散热,还能让固定件通过弯曲角度来调整通风孔进气或出气的大小,具有结构合理,携带便捷,使用方便,防震功能,防雨功能等优点的电动车充电器防震防雨罩。类似于上述结构的电动车用的锂电池式充电器应用时的防护装置,其虽然起到了便于散热,防震等的有益效果,但是对于其在实际对电动车充电应用时,并没有多大改进,例如我们都知道,电动车应用锂电池式充电器充电时,如果充电口位置较高,那么充电器与电动车电瓶电性连接快充时,充电器锂电池变压器部分就会悬空放置,由于充电器锂电池变压器部位具有较大重量,因此会使另一端连接在建筑充电口的插头部位形成拉压变形,并且类似上述专利也缺少防爆功能,因此进行对比来看,上述锂电池防护装置,在防护性结构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锂电池充电器的承载控制方法,以解决类似于上述结构的防护装置结构单一,防护性差,例如电动车应用锂电池式充电器充电时,如果建筑所安装的充电口位置较高,那么充电器与电动车电瓶电性连接快充时,充电器锂电池变压器部分就会悬空放置在电动车的一侧,由于充电器锂电池变压器部位具有较大重量,因此会使另一端连接在建筑充电口的插头部位形成拉压变形,并且类似上述专利也缺少防爆功能,因此进行对比来看,上述锂电池防护装置,在防护性结构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锂电池充电器的承载控制方法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锂电池充电器的承载控制方法,包括底护腔,预留孔,预留槽,第一透气孔,顶护腔,第二透气孔,连接柱,拉移槽,挂拉链,夹板,第三透气孔,垫板,第四透气孔,放电座,挂钩,硅胶段,减粗段和限位环;所述底护腔和顶护腔构成了一个扣合式的长方形镂空腔座结构,其中在底护腔的两内壁上均还粘合连接有一片夹板;所述底护腔的底面四拐角处均还焊接有一处连接柱,且这四处连接柱上均还转动连接有一根挂拉链;所述底护腔与顶护腔不但扣合在一起,且它们的内面之间还通过上述的四根挂拉链实现挂拉连接;所述底护腔的左端面还贯穿有一根挂钩,且此挂钩为复合式结构,利用其使底护腔与顶护腔扣合的复合式腔形成了一个可挂拉放置的腔体座结构,并且两护腔内侧放置有电动车充电用的锂电池充电器,且锂电池充电器两端的电源连接线输出段由底护腔左右两内里开设的预留槽向外伸出。进一步的:所述底护腔的左右两端面均还开设有圆形通孔结构的预留孔,且底护腔的底面开设有长方形槽口,在此槽口内镶嵌有金属材质的垫板,且垫板上开设有一排第四透气孔。进一步的:所述垫板的底面四拐角处均还焊接有一块同样为金属材质的放电座。进一步的:所述夹板为波浪状薄片铝合金制成,它们上面开设有一排第三透气孔,这些第三透气孔与底护腔前后壁上开设的第一透气孔实现位置一一对应。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上开设有长方形的拉移槽,且挂拉链的最底端环扣就是连接在这个拉移槽中的,即挂拉链的最底端环扣可在拉移槽内实现上下距离位移。进一步的:所述挂钩的外侧钩体为金属材质,所述挂钩伸入到底护腔的内段体为硅胶段,硅胶段与金属材质的外侧钩体胶合连接,且硅胶段按内沉入的方式胶合在垫板上。进一步的:所述硅胶段为平口设计,其平口顶面与垫板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的:所述硅胶段上还设有一小段距离长度的减粗段,并且还在硅胶段的顶部平口段处设有防止挂钩向外脱出的限位环结构。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装置为上腔与底腔扣合后形成的长方形扣腔结构,两腔体都有大量透气孔,比对比文件中的透气部位更多,透气性更好,并且还主要对底腔进行功能结构添加,一是其腔底镶嵌有金属板件,板件底面设有四个金属座,锂电池式电动车充电器放在内部防护性使用时,充电器产生的静电可快速且大面积的贴在其所挂放的电动车上,形成静电释放,从中还可以看出,本腔体装置将充电器防护使用时,是挂放在电动车上的,代替现有的充电器悬空式充电方式,二是在底腔内壁通过铝合金夹板对放置的充电器部分进行夹紧,使其对电动车充电时产生的热量进行快速且大面积的释放,三是底腔与顶腔之间还采用挂链接连接在一起,当充电器发生爆炸时,顶腔受炸力影响向外鼓出,释放能量,并且挂拉在电动车上的挂钩由于是复合材质对接而成,其内侧硅胶段就会受高热或火势熔化,从而使可能燃烧的充电器随防护腔装置与挂钩形成断裂,从而与其所挂放的电动车形成分离,减少损失,为车主提供更多的灭火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底护腔和顶护腔扣合时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由图1引出的底部视角结构示意图。图3,图4均是本专利技术底护腔两旋转视角结构示意图。图5,图6是本专利技术A、B两部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电动车锂电池充电器G放在本防护腔内使用时的原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底护腔、顶护腔、电动车锂电池充电器G以及用于夹紧在电动车锂电池充电器G两侧且位于防护腔内壁的夹板的具体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底护腔;101、预留孔;102、预留槽;103、第一透气孔;2、顶护腔;201、第二透气孔;3、连接柱;301、拉移槽;4、挂拉链;5、夹板;501、第三透气孔;6、垫板;601、第四透气孔;602、放电座;7、挂钩;701、硅胶段;702、减粗段;703、限位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充电器的承载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基于一承载机构来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包括底护腔(1),顶护腔(2),连接柱(3),挂拉链(4)和挂钩(7);所述底护腔(1)和顶护腔(2)构成了一个扣合式的长方形镂空腔座结构,所述顶护腔(2)上开设有一排第二透气孔(201),其中在底护腔(1)的前后两内壁上均还粘合连接有一片夹板(5);所述底护腔(1)的底面四拐角处均还焊接有一处连接柱(3),且这四处连接柱(3)上均还转动连接有一根挂拉链(4);所述底护腔(1)与顶护腔(2)不但扣合在一起,且它们的内面之间还通过上述的四根挂拉链(4)实现挂拉连接;所述底护腔(1)的左端面还贯穿有一根挂钩(7),且此挂钩(7)为复合式结构,利用其使底护腔(1)与顶护腔(2)扣合的复合式腔形成了一个可挂拉放置的腔体座结构,并且两护腔内侧放置有电动车充电用的锂电池充电器,且锂电池充电器两端的电源连接线输出段由底护腔(1)左右两侧壁开设的预留槽(102)向外伸出;/n所述底护腔(1)的左右两端面均还开设有圆形通孔结构的预留孔(101),且底护腔(1)的底面开设有长方形槽口,在此槽口内镶嵌有金属材质的垫板(6),且垫板(6)上开设有一排第四透气孔(601);/n所述垫板(6)的底面四拐角处均还焊接有一块同样为金属材质的放电座(602);/n所述夹板(5)为波浪状薄片铝合金制成,它们上面开设有一排第三透气孔(501),这些第三透气孔(501)与底护腔(1)前后壁上开设的第一透气孔(103)实现位置一一对应;/n所述连接柱(3)上开设有长方形的拉移槽(301),且挂拉链(4)的最底端环扣就是连接在这个拉移槽(301)中的,即挂拉链(4)的最底端环扣可在拉移槽(301)内实现上下距离位移;/n所述挂钩(7)的外侧钩体为金属材质,所述挂钩(7)伸入到底护腔(1)的内段体为硅胶段(701),硅胶段(701)与金属材质的外侧钩体胶合连接,且硅胶段(701)按内沉入的方式胶合在垫板(6)上;/n所述硅胶段(701)为平口设计,其平口顶面与垫板(6)的顶面在同一水平面上;/n所述硅胶段(701)上还设有一小段距离长度的减粗段(702),并且还在硅胶段(701)的顶部平口段处设有防止挂钩(7)向外脱出的限位环(703)结构;/n所述控制方法包括:/n(1)电动车充电时,将电动车锂电池充电器G早就安放在合并后的底护腔1和顶护腔2所形成的防护内腔中,并且两端用于连接建筑插座以及用于连接在电动车上的电源线由两预留槽102向外伸出,充电连线后,将本防护腔装置通过挂钩7挂放在电动车相关位置上;/n(2)底护腔和顶护腔2扣合后的空腔中放置的充电器如果发生爆炸现象时肯定会产生高温热量,高温热量可以使硅胶段701熔化,使挂钩7脱扣,从而使原来通过外段挂钩7的钩体挂在电动车上的本装置从电动车上分离,防止由爆炸可能引起燃烧的本装置对电动车造成影响,而电动车因锂电池充电器爆炸诱发其本身自带的报警器发出鸣响提醒车主,同时因钩体熔断与电动车分离后的本装置可为车主提供更多的灭火时间;/n底护腔1和顶护腔2扣合后的空腔中放置的充电器如果发生爆炸现象时,就会使顶护腔2向外顶出并卸力,但是顶护腔2仅是向外顶出,但是不会飞走,还是会对腔中放置的充电器与外部实现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充电器的承载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基于一承载机构来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包括底护腔(1),顶护腔(2),连接柱(3),挂拉链(4)和挂钩(7);所述底护腔(1)和顶护腔(2)构成了一个扣合式的长方形镂空腔座结构,所述顶护腔(2)上开设有一排第二透气孔(201),其中在底护腔(1)的前后两内壁上均还粘合连接有一片夹板(5);所述底护腔(1)的底面四拐角处均还焊接有一处连接柱(3),且这四处连接柱(3)上均还转动连接有一根挂拉链(4);所述底护腔(1)与顶护腔(2)不但扣合在一起,且它们的内面之间还通过上述的四根挂拉链(4)实现挂拉连接;所述底护腔(1)的左端面还贯穿有一根挂钩(7),且此挂钩(7)为复合式结构,利用其使底护腔(1)与顶护腔(2)扣合的复合式腔形成了一个可挂拉放置的腔体座结构,并且两护腔内侧放置有电动车充电用的锂电池充电器,且锂电池充电器两端的电源连接线输出段由底护腔(1)左右两侧壁开设的预留槽(102)向外伸出;
所述底护腔(1)的左右两端面均还开设有圆形通孔结构的预留孔(101),且底护腔(1)的底面开设有长方形槽口,在此槽口内镶嵌有金属材质的垫板(6),且垫板(6)上开设有一排第四透气孔(601);
所述垫板(6)的底面四拐角处均还焊接有一块同样为金属材质的放电座(602);
所述夹板(5)为波浪状薄片铝合金制成,它们上面开设有一排第三透气孔(501),这些第三透气孔(501)与底护腔(1)前后壁上开设的第一透气孔(103)实现位置一一对应;
所述连接柱(3)上开设有长方形的拉移槽(301),且挂拉链(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会
申请(专利权)人:陈明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