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盛会专利>正文

一种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707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9
一种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架,包括有架体,架体上设置有多组独立设置的充电机构,每组充电机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充电仓和升降换电机器人,充电仓电池槽倒置设置于上方,升降换电机器人设置于充电仓下方用于将电池装入充电仓或自充电仓取出,架体顶部设置有受电弓,受电弓电连接各充电仓及升降换电机器人为其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架在保护电池在运输途中不受损的同时,可实现为多个电池进行集中充电;并且通过在架体顶部设置受电弓,到达充电站后,可直接通过受电弓与充电站的充电弓连接进行充电,不必将电池从充电架中取出再放入,简化了操作步骤,可大大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可随车携带,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架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电池充电
,特别是一种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架。
技术介绍
在电动汽车领域,受单箱电池容量及充电时间的限制,为了解决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问题,往往采用更换电池使用。随着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的成熟和电动汽车大规模的推广使用,电池箱集中充电架解决了电池集中充电的问题,但现有的电池箱充电架为固定式结构,通过连接充电站电源实现供电。对于电动专项作业车,由于作业地点不固定,往往需要野外作业,并且路途较远,因此,需要携带多块电池进行替换,一般采用电池架携带电池,乏电电池拆卸后放入电池架,到达充电站后,自电池架取出放入充电站充电仓进行充电,充好电后再放回电池架备用,操作繁琐,费时费力,使用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直接与充电站的充电弓连接为多个电池进行集中充电,不必将电池从充电架中取出再放入,可简化操作步骤,大大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随车携带,操作方便的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架。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架,包括有架体,架体上设置有多组独立设置的充电机构,每组充电机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充电仓和升降换电机器人,充电仓电池槽倒置设置于上方,升降换电机器人设置于充电仓下方用于将电池装入充电仓或自充电仓取出,架体顶部设置有受电弓,受电弓电连接各充电仓及升降换电机器人为其供电。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换电机器人包括有底座、承载平台、连接于底座与承载平台之间用于驱动承载平台相对底座升降的升降驱动部件及导向部件。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部件为连接于底座与承载平台之间的电动螺旋剪式千斤顶。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件包括连接于承载平台两侧的导向滑块及固定于架体上纵向布置的与导向滑块相配合的导向滑轨。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架还包括有用于控制承载平台相对电池仓定位的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电池仓上的若干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与电池上或承载平台上的螺丝相对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架还包括有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无线通信系统、与控制器可通信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状态监测模块和电池过充保护模块,控制器可通信连接距离传感器,并连接控制升降驱动部件。进一步地,所述架体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身连接固定的卡扣装置。进一步地,所述架体上安装有用于与吊机相配合的吊耳。进一步地,所述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架还包括有用于将充电架传送至充电弓下方的充电架传送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换电机器人的承载平台上设置有电池定位结构,通过电池传送装置将电池置入升降换电机器人的电池定位结构处定位。由上述对本技术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架包括有多组独立设置的充电机构,并设置有充电仓及升降换电机器人,在保护电池在运输途中不受损的同时,可实现为多个电池进行集中充电;并且通过在架体顶部设置受电弓,到达充电站后,可直接通过受电弓与充电站的充电弓连接进行充电,不必将电池从充电架中取出再放入,简化了操作步骤,可大大节约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可随车携带,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架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架的部分结构正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架的部分结构侧向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架在连接充电弓进行充电状态下的正向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架的整体结构正向剖视图。图中:1.架体,2.受电弓,3.充电仓,4.升降换电机器人,5.底座,6.承载平台,7.电动螺旋剪式千斤顶,70.上铰接座,71.下铰接座,72.左上连杆,73.右上连杆,74.左下连杆,75.右下连杆,76.螺杆,77.驱动电机,78.左铰接轴,79.右铰接轴,8.导向滑块,9.导向滑轨,10.距离传感器,11.螺丝,12.卡扣装置,13.吊耳,14.充电架传送装置,15.充电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的一种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架,包括有架体1、设置于架体1上的九组独立的充电机构、设置于架体1顶部的受电弓2及自动控制系统。九组充电机构呈三行三列均匀分布在架体1上,每组充电机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充电仓3和升降换电机器人4,充电仓3电池槽倒置设置于上方,升降换电机器人4设置于充电仓3下方用于将电池装入充电仓3或自充电仓3取出。受电弓2电连接各充电仓3及升降换电机器人4为其供电。升降换电机器人4包括有底座5、承载平台6、连接于底座5与承载平台6之间用于驱动承载平台6相对底座5升降的电动螺旋剪式千斤顶7、导向部件、用于控制承载平台6相对电池仓3定位的定位机构及用于拆装电池的机械手机构。电动螺旋剪式千斤顶7包括有上铰接座70、下铰接座71、铰接于上铰接座70上的左上连杆72、右上连杆73、铰接于下铰接座71上的左下连杆74、右下连杆75、一螺杆76及用于连接并驱动螺杆76转动的驱动电机77,左上连杆72与左下连杆74通过左铰接轴78铰接,右上连杆73与右下连杆75通过右铰接轴79铰接,驱动电机77安装于左铰接轴78上,右铰接轴79上开设有与螺杆76相配合的内螺纹孔,螺杆76穿设于右铰接轴79的内螺纹孔中并与右铰接轴79螺纹配合连接。驱动电机77转动可带动螺杆76转动,使右铰接轴79与左铰接轴78之间距离拉近或变远,从而带动连杆运动,实现升降功能。导向部件包括连接于承载平台6两侧的导向滑块8及固定于架体1上纵向布置的与导向滑块8相配合的导向滑轨9。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电池仓3上的四个对称设置的距离传感器10,距离传感器10与承载平台6上的螺丝11相对应设置。升降换电机器人4的承载平台6上设置有电池定位槽,通过电池传送装置将电池置入升降换电机器人4的电池定位槽处定位,电池定位槽为与电池形状相配合的凹槽。机械手机构的结构为现有技术,现有技术的换电机器人均具有该机构,可采用任意可实现电池拆装的现有技术结构,均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均可解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机械手机构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多赘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无线通信系统、与控制器可通信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状态监测模块和电池过充保护模块,控制器可通信连接距离传感器10,并连接控制螺旋剪式千斤顶7的驱动电机。本技术的控制器、无线通信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均采用现有技术,控制器以距离传感器10输出信号控制电动螺旋剪式千斤顶7的驱动电机动作的控制程序也采用现有技术。架体1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身连接固定的卡扣装置12,可将架体1相对车身固定,卡扣装置12采用可穿设绳索的连接扣,通过与绳索配合将充电架连接固定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架体,架体上设置有多组独立设置的充电机构,每组充电机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充电仓和升降换电机器人,充电仓电池槽倒置设置于上方,升降换电机器人设置于充电仓下方用于将电池装入充电仓或自充电仓取出,架体顶部设置有受电弓,受电弓电连接各充电仓及升降换电机器人为其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架体,架体上设置有多组独立设置的充电机构,每组充电机构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充电仓和升降换电机器人,充电仓电池槽倒置设置于上方,升降换电机器人设置于充电仓下方用于将电池装入充电仓或自充电仓取出,架体顶部设置有受电弓,受电弓电连接各充电仓及升降换电机器人为其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换电机器人包括有底座、承载平台、连接于底座与承载平台之间用于驱动承载平台相对底座升降的升降驱动部件及导向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部件为连接于底座与承载平台之间的电动螺旋剪式千斤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件包括连接于承载平台两侧的导向滑块及固定于架体上纵向布置的与导向滑块相配合的导向滑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控制承载平台相对电池仓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盛会
申请(专利权)人:王盛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