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反射的车窗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918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防反射的车窗玻璃,包括玻璃片、固定底座和车体,所述玻璃片上一侧贴有第一光学干涉膜,所述玻璃片上另一侧贴有第二光学干涉膜,所述玻璃片内部固定有金属网夹层,所述玻璃片四周涂有密封胶,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有EVA垫,所述玻璃片与所述EVA垫相匹配,所述固定底座下方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车体相匹配,所述固定底座上方设置有引水缘,所述引水缘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周侧,该防反射的车窗玻璃,夹层玻璃的设计在保证透光率的同时保证良好的反射效果,光学干涉膜的利用使玻璃具有防眩功能,玻璃与车体连接紧密,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反射的车窗玻璃
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制造
,具体为一种防反射的车窗玻璃。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现有的车窗玻璃是一种用于玻璃制造的辅助装置,其在玻璃制造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公开号为“CN202180729U”专利名称为:“开槽汽车玻璃和汽车车身”的专利,其公开了“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槽汽车玻璃,其包括汽车玻璃基体,所述汽车玻璃基体开设有贯通其厚度的至少一个开槽。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汽车车身,其包括车身主体和安装在所述车身主体上的上述开槽汽车玻璃。所述开槽汽车玻璃可粘结于所述车身主体上。上述开槽汽车玻璃以及汽车车身通过在玻璃基体上设置开槽,开槽汽车玻璃安装后能够替代部分汽车车身的外形。而开槽汽车玻璃的外形易于设计裁切成所需形状,使汽车的外形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增加汽车车身的流线性和运动感”。现有的开槽汽车玻璃和汽车车身在使用中发现,其玻璃与车体连接不紧密,隔音隔热效果差,玻璃与车体连接处没有缓冲减震效果,防反射效果差,不具备方眩效果,导致其使用局限性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反射的车窗玻璃,包括玻璃片(1)、固定底座(2)和车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片(1)上一侧贴有第一光学干涉膜(4),所述玻璃片(1)上另一侧贴有第二光学干涉膜(5),所述玻璃片(1)内部固定有金属网夹层(6),所述玻璃片(1)四周涂有密封胶(7),所述固定底座(2)上设置有第一凹槽(8),所述第一凹槽(8)内固定有EVA垫(9),所述玻璃片(1)与所述EVA垫(9)相匹配,所述固定底座(2)下方设置有第二凹槽(10),所述第二凹槽(10)与所述车体(3)相匹配,所述固定底座(2)上方设置有引水缘(11),所述引水缘(11)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8)周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反射的车窗玻璃,包括玻璃片(1)、固定底座(2)和车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片(1)上一侧贴有第一光学干涉膜(4),所述玻璃片(1)上另一侧贴有第二光学干涉膜(5),所述玻璃片(1)内部固定有金属网夹层(6),所述玻璃片(1)四周涂有密封胶(7),所述固定底座(2)上设置有第一凹槽(8),所述第一凹槽(8)内固定有EVA垫(9),所述玻璃片(1)与所述EVA垫(9)相匹配,所述固定底座(2)下方设置有第二凹槽(10),所述第二凹槽(10)与所述车体(3)相匹配,所述固定底座(2)上方设置有引水缘(11),所述引水缘(11)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8)周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反射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干涉膜(4)与所述第二光学干涉膜(5)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光学干涉膜(5)比所述第一光学干涉膜(4)薄三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反射的车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缘(11)内设置有第三凹槽(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反射的车窗玻璃,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树云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欣茂特机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