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键式热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793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琴键式热压机,属于板材热压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竖直设置且沿着纵向间隔排列的多个压机框架、固定设于压机框架的下模具、与下模具对应设置的上模具、供油装置、多排热压油缸;多排热压油缸与多个压机框架一一对应设置;热压油缸的柱塞端与上模具顶面固定连接;并且,每排热压油缸的柱塞端的轴线位于对应的压机框架的横向中心面上;热压油缸的缸筒端固定连接于压机框架;多排热压油缸共同连通于供油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热压油缸的轴线设计在压机框架的横向中心面上,使上模具所受到的来自热压油缸的压力与下模具所受到的来自压机框架的支撑力呈对向且处于同一竖直线上,旨在解决现有热压机所制造的板材出现表面不平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琴键式热压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板材热压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琴键式热压机。
技术介绍
三聚氰胺板,具有硬度大、耐磨、耐热性好的优点,常用于室内建筑及各种家具、橱柜的装饰上。在三聚氰胺板生产过程中,一般采用热压机来完成热压工作。在现有的热压机中,如图2至5、图7至图8所示,采用相间排列的多块压机框板210(此处为4块),并通过安装轴270进行固定,以组成热压机200的机架。压机框板210的中部开设有开口211,该开口211的大小适合容纳上端模具230、下端模具240。下端模具240固定在压机框板210,上端模具230的上侧设置有若干竖直布置的油缸250,并且在每个油缸250顶部竖直设置高位油箱220,由高位油箱220为油缸250提供油液。各个油缸250的顶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60,安装板260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块压机框板210固定,以此将油缸250固定在压机框板210;并在油缸250工作时,由油缸250的伸缩端251促使上端模具230下移,与下端模具240配合,压制出饰面板(或三聚氰胺板)。在饰面板制造行业内,常用上述的热压机来进行饰面板热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500663U、CN209682412U的技术专利也公开结构一致的热压机。但是,在饰面板的实际生产工作中发现,利用现有的热压机所生产的饰面板存在着表面不平整的缺陷。如图5、图6所示,从受力分析角度看,在油缸250工作时,油缸250的顶侧因安装板260的固定作用而受到压机框板210施以的压力F2,下端模具240受到压机框板210提供的支撑力F3,上端模具230受到油缸250的伸缩端251施以的压力F1,从而发生下移,以对位于上端模具230与下端模具240之间的饰面板进行热压;热压时,由于F1的作用点和F3的作用点在主视角度看存在左右错位(或称不共线),在上端模具230上对应F1作用点的位置处于悬空状态,并且热压时上端模具230对饰面板施以高达1200至2000吨的巨大压力,以致在饰面板上对应F1作用点的位置出现凹陷,导致饰面板表面不平整。而且,在热压机持续进行热压时,上端模具230的工作面会形成凸面,下端模具240的工作面会形成凹面,则需要停机,进行模具拆卸更换,不利于提高饰面板产量。有些企业会采用更加厚重的模具,以防止出现上述问题,可是,模具厚度变大,制造成本上升,而且会引致模具内的热能消耗极大提高,油缸的负荷大幅增加,无疑导致企业的饰面板生产效益一直处于低下。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琴键式热压机,设计独特巧妙,结构稳定,运行顺畅,成本少,能耗低,旨在解决现有热压机所制造的板材出现表面不平整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琴键式热压机,包括竖直设置且沿着纵向间隔排列的多个压机框架、固定设于所述压机框架的下模具、与所述下模具对应设置的上模具;其中,所述琴键式热压机还包括供油装置、多排热压油缸;多排所述热压油缸与多个所述压机框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热压油缸的柱塞端与所述上模具的顶面固定连接;并且,每排所述热压油缸的柱塞端的轴线位于对应的所述压机框架的横向中心面上;所述热压油缸的缸筒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压机框架;多排所述热压油缸共同连通于所述供油装置。所述的琴键式热压机中,所述供油装置为固定设于所述压机框架的顶部的油箱;所述油箱的出口端连通有集油包;所述热压油缸设有与所述集油包相连通的支管路。所述的琴键式热压机中,所述集油包安装有位于所述油箱的出口端的充液阀。所述的琴键式热压机中,所述油箱的轴向呈纵向设置;所述集油包的轴向呈横向设置。所述的琴键式热压机中,所述压机框架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热压油缸的缸筒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琴键式热压机中,所述热压油缸的缸筒端的顶部开设有螺孔;所述连接块设有适于螺栓穿过并连接于所述螺孔的连接孔。所述的琴键式热压机中,所述连接块对应每一个热压油缸设有4个且呈阵列排布。所述的琴键式热压机中,多排所述热压油缸按照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的琴键式热压机中,在每排所述热压油缸中,各个所述热压油缸按照均匀间隔设置。所述的琴键式热压机中,在多排所述热压油缸中,所述热压油缸呈阵列设置,并且,横向排布的所述热压油缸之间的间距与纵向排布的所述热压油缸之间的间距一致。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琴键式热压机,设计独特巧妙,结构稳定,运行顺畅,成本少,能耗低,解决了现有热压机所制造的板材出现表面不平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将热压油缸的轴线设计在压机框架的横向中心面上,使上模具所受到的来自热压油缸的压力与下模具所受到的来自压机框架的支撑力呈对向且处于同一竖直线上,从而避免所制造的板材出现表面不平整的情况,而且,还能保证上模具与下模具能够长期稳定工作。并且,本专利技术无需对模具增加厚度,可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并节省饰面板热压时所需的热能消耗,大大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琴键式热压机的结构立体图。图2为现有技术提供的热压机的结构立体图。图3为现有技术提供的热压机的右视图。图4为现有技术提供的热压机的俯视图。图5为图4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6为图5的受力分析图。图7为现有技术提供的热压机的主视图。图8为图7中B-B截面的剖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琴键式热压机的右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琴键式热压机的俯视图。图11为图10中C-C截面的剖视图。图12为图11的受力分析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琴键式热压机的主视图。图14为图13中D-D截面的剖视图。其中,100、琴键式热压机;110、压机框架;111、框架开口;120、油箱;121、集油包;122、充液阀;130、上模具;140、下模具;150、热压油缸;151、柱塞端;152、支管路连接端;160、连接块;170、连接轴;180、间隔板;200、热压机;210、压机框板;211、开口;220、高位油箱;230、上端模具;240、下端模具;250、油缸;251、伸缩端;260、安装板;270、安装轴。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琴键式热压机,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本专利技术基于附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规定左右方向为纵向,前后方向为横向,上下方向为竖向。如图2至图8所示,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琴键式热压机,包括竖直设置且沿着纵向间隔排列的多个压机框架、固定设于所述压机框架的下模具、与所述下模具对应设置的上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油装置、多排热压油缸;多排所述热压油缸与多个所述压机框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热压油缸的柱塞端与所述上模具的顶面固定连接;并且,每排所述热压油缸的柱塞端的轴线位于对应的所述压机框架的横向中心面上;所述热压油缸的缸筒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压机框架;多排所述热压油缸共同连通于所述供油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琴键式热压机,包括竖直设置且沿着纵向间隔排列的多个压机框架、固定设于所述压机框架的下模具、与所述下模具对应设置的上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油装置、多排热压油缸;多排所述热压油缸与多个所述压机框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热压油缸的柱塞端与所述上模具的顶面固定连接;并且,每排所述热压油缸的柱塞端的轴线位于对应的所述压机框架的横向中心面上;所述热压油缸的缸筒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压机框架;多排所述热压油缸共同连通于所述供油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琴键式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装置为固定设于所述压机框架的顶部的油箱;所述油箱的出口端连通有集油包;所述热压油缸设有与所述集油包相连通的支管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琴键式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包安装有位于所述油箱的出口端的充液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琴键式热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的轴向呈纵向设置;所述集油包的轴向呈横向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英达斯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