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小型方体零件端面自动磨削的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领域,具体涉及适用于小型方体零件自动磨削设备。技术背景目前,方体零件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先经过一道道工序加工成半成品,然后对半成品工件进行磨削加工使其达到所需的精度。和大型且批量小的方体零件可用数控机床进行磨削不同,小型且批量大的方体零件产量大结构相对简单并不适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因此,需要一种自动输送磨削设备,实现小型方体零件的自动输送磨削加工,目前为止,尚未有此种自动输送磨削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针对小型方体零件的自动输送磨削处理提供一种布局紧凑,自动化水平高,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劳动成本的自动化设备。一种适用于小型方体零件端面自动磨削的设备,该设备可实现小型方体零件的自动磨削,人工将待加工的半成品工件放置在送料装置1上,由送料装置3将待加工零件送至指定位置后,上料装置3将半成品工件放置至待加工位处由磨削装置4磨削,磨削后,卸料装置5将成品工件落下分别经两个卸料板导出;其特征在于: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小型方体零件端面自动磨削的设备,该设备可实现小型方体零件端面自动磨削,人工将待加工的半成品工件放置在送料装置(1)上,由送料装置(3)将待加工零件送至指定位置后,上料装置(3)将半成品工件放置至待加工位处由磨削装置(4)磨削,磨削后,卸料装置(5)将成品工件落下分别经两个卸料板导出;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送料装置(1)、机架(2)、上料装置(3)、磨削装置(4)、卸料装置(5);送料装置(1)设置在机架(2)前方,主要由前方两侧第一振动盘送料器(11)和第二振动盘送料器(10),送料器(20)位于中间,其两个送料槽的进料口分别与两个振动盘送料器出料口接合,两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小型方体零件端面自动磨削的设备,该设备可实现小型方体零件端面自动磨削,人工将待加工的半成品工件放置在送料装置(1)上,由送料装置(3)将待加工零件送至指定位置后,上料装置(3)将半成品工件放置至待加工位处由磨削装置(4)磨削,磨削后,卸料装置(5)将成品工件落下分别经两个卸料板导出;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送料装置(1)、机架(2)、上料装置(3)、磨削装置(4)、卸料装置(5);送料装置(1)设置在机架(2)前方,主要由前方两侧第一振动盘送料器(11)和第二振动盘送料器(10),送料器(20)位于中间,其两个送料槽的进料口分别与两个振动盘送料器出料口接合,两个送料槽的出料口分别与固定分料板(15)的两个槽口接合;上料装置(3)中的第一驱动气缸(42)和第二驱动气缸(41)位于送料装置(1)中的送料器(20)两侧,两个送料杆分别可通过固定分料板(15)的两个通孔、活动分料板(36)的两个槽口以及两个送料槽道;磨削装置(4)设置在机架(2)后方;卸料装置(5)设置在机架(2)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小型方体零件端面自动磨削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1)由第一振动盘送料器(11)和第二振动盘送料器(10),垫块(12),送料器(20)组成;第一振动盘送料器(11)与第二振动盘送料器(10)分别固定在第一工作平台(23)前方两侧成对称分布,其末端呈方形状的出料口分别与送料器(20)的第一上料口(21)和第二上料口(22)相连,送料器(20)通过与第二工作平台(14)连接的垫块(12)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小型方体零件端面自动磨削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由第一工作平台(23),第二工作平台(14),第三工作平台(24),支架(13)组成;第一工作平台(23)为该设备的最底端平台,第二工作平台(14)通过与固定于第一工作平台(23)两侧的支架(13)中部固定连接,第三工作平台(24)通过与支架(13)顶端连接使其位于第二工作平台(14)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小型方体零件端面自动磨削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3)包括第一驱动气缸(42)和第二驱动气缸(41),第一推料杆(43)和第二推料杆(40),第三驱动气缸(31),固定座(32),凹形送料板(33),辅助加工板(37),固定分料板(15),活动分料板(36);第一驱动气缸(42)和第二驱动气缸(41)设置在送料器(20)两侧,分别与两个推料杆固定连接进而分别驱动第一推料杆(43)和第二推料杆(40)前后运动,第一推料杆(43)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辉,王国强,陈志刚,向文江,陈召光,吕卓健,谢昊,
申请(专利权)人:邵阳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