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床主轴的前端气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695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床主轴的前端气封机构,包括水套、前轴承、后轴承和转子,前轴承压板的前端面固定有保护盖,转子的前端依次穿过前轴承压板和保护盖,转子与前轴承压板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转子与保护盖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水套内开设有用于注入气流的进气通道,前轴承压板内开设有中间气道,进气通道、中间气道、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依次连通,前轴承压板的内侧壁开设有环状的第一储气槽,转子的外侧壁开设有环状的第一储污槽,第一储气槽与第一储污槽对齐,前轴承压板内开设有第一排污孔,第一排污孔与第一储气槽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提高转子的动平衡性能,同时具有排水排污功能,有助于提高车床主轴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床主轴的前端气封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床,尤其涉及一种车床主轴的前端气封机构。
技术介绍
车床主轴一般包括前后轴承、转子、轴承压板、保护盖等结构,现有的车床主轴中,保护盖一般是固定在转子前端,同时保护盖覆盖于轴承压板前侧,当主轴运转时,转子带动保护盖一并转动,导致转子的动平衡稳定性不足。此外,由于轴承压板与保护盖和转子之间具有间隙,所以外界的水汽、油污容易沿着间隙进入主轴内部,不仅影响主轴的运转性能,而且会导致主轴的损耗较大,进而影响主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转子的动平衡性能,同时具有排水排污功能,有助于提高车床主轴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前端密封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床主轴的前端气封机构,所述车床主轴包括有水套,所述水套内设有前轴承、后轴承和转子,所述转子的前后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前轴承和后轴承,所述水套的前端面固定有前轴承压板,所述前轴承压板的前端面固定有保护盖,所述转子的前端依次穿过所述前轴承压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床主轴的前端气封机构,所述车床主轴包括有水套(1),所述水套(1)内设有前轴承(2)、后轴承(3)和转子(4),所述转子(4)的前后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前轴承(2)和后轴承(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1)的前端面固定有前轴承压板(5),所述前轴承压板(5)的前端面固定有保护盖(6),所述转子(4)的前端依次穿过所述前轴承压板(5)和所述保护盖(6),且所述转子(4)与所述前轴承压板(5)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40),所述转子(4)与所述保护盖(6)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41),所述水套(1)内开设有用于注入气流的进气通道(10),所述前轴承压板(5)内开设有中间气道(50),所述进气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床主轴的前端气封机构,所述车床主轴包括有水套(1),所述水套(1)内设有前轴承(2)、后轴承(3)和转子(4),所述转子(4)的前后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前轴承(2)和后轴承(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1)的前端面固定有前轴承压板(5),所述前轴承压板(5)的前端面固定有保护盖(6),所述转子(4)的前端依次穿过所述前轴承压板(5)和所述保护盖(6),且所述转子(4)与所述前轴承压板(5)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40),所述转子(4)与所述保护盖(6)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41),所述水套(1)内开设有用于注入气流的进气通道(10),所述前轴承压板(5)内开设有中间气道(50),所述进气通道(10)、所述中间气道(50)、所述第一间隙(40)和所述第二间隙(41)依次连通,所述前轴承压板(5)的内侧壁开设有环状的第一储气槽(51),所述转子(4)的外侧壁开设有环状的第一储污槽(42),所述第一储气槽(51)与所述第一储污槽(42)对齐,所述前轴承压板(5)内开设有第一排污孔(52),所述第一排污孔(52)与所述第一储气槽(51)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床主轴的前端气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污槽(42)是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凹槽,且所述第一储污槽(42)倾斜内壁靠近所述车床主轴的前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床主轴的前端气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气槽(51)是截面呈方形的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床主轴的前端气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承压板(5)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储气槽(51),所述转子(4)的外侧壁开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储污槽(42),所述第一储气槽(5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贝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