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志灿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化正倒立复合数控车削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691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正倒立复合数控车削中心,其结构包括基座、夹具固定座、推拉门、机体,基座上设有机体,夹具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机体的内壁,推拉门配合连接于机体正面开设的开合处,通过两个卡箍装置对零件的外表面之间产生的挤压,能够使连接块沿着零件的外表面向上摆动,直至与零件的外表面相贴合,以防转盘的转动速度过快,则容易使底座直径较小的陶瓷制品出现倾倒的情况,因恒压控制件与环围件的配合下,控制零件在固定环围件的开口范围内,与顶固装置相互挤压,顶固装置提供密封和缓冲作用,有效保证在零件内外压力不同情况下,卡箍装置密封性不受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正倒立复合数控车削中心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控车削中心领域,特别的,是一种自动化正倒立复合数控车削中心。
技术介绍
现有的倒立车与正立车削中心在结构上分别位于机床的两个工作区,加工独立完成互不干涉,当在两组车削中心加工产品时,需要通过夹具对代加工零件进行夹持。在高速工作过程中,若夹紧力过大,其零件表面容易出现压痕凹陷甚至零件外围产生胀圈的现象,降低了零件的加工精确度和材料的利用率;若夹紧力过小,该夹爪和零件的相对滑动会划伤零件表面,造成肉眼不可见的损伤以及出现零件松脱、窜动等现象,最终导致夹爪与零件夹持连接失效,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在高速工作过程中,若夹紧力过大,其零件表面容易出现压痕凹陷甚至零件外围产生胀圈的现象,降低了零件的加工精确度和材料的利用率;若夹紧力过小,该夹爪和零件的相对滑动会划伤零件表面,造成肉眼不可见的损伤以及出现零件松脱、窜动等现象,最终导致夹爪与零件夹持连接失效,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正倒立复合数控车削中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化正倒立复合数控车削中心,其结构包括基座、夹具固定座、推拉门、机体,所述基座上设有机体,所述夹具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机体的内壁,所述推拉门配合连接于机体正面开设的开合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具固定座包括活塞体、转盘、弹块、夹持装置、导向件、电机、固定座,所述活塞体插嵌连接于转盘内部,且底部通过弹块与固定座内部的导向件相配合,所述电机设于固定座两侧,并与导向件采用电性连接的方式互相配合,所述夹持装置沿活塞体对称,安装于转盘两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卡箍装置、转轴、支撑杆、扶正杆、连接块,所述卡箍装置中部通过转轴活动卡合有扶正杆,且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连接块活动卡合,该连接块卡扣在转盘外圆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箍装置包括恒压控制件、顶固装置、环围件、底板,所述恒压控制件设于环围件的两臂,其中部套设有顶固装置与底板焊接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固装置包括托件、定位块、开合件、复位键、压囊,所述托件一面为弧形结构与定位块之间嵌固连接,所述开合件为中空结构,一侧的抵压口插嵌有复位键,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开合件和压囊,所述压囊安装于定位块底部凹槽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托件包括调整装置、复位垫片、边框,所述边框上设有四个同等结构大小的调整装置,所述边框底部与复位垫片扣合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整装置包括调和杆、止推角、伸缩垫板、托芯,所述调和杆为T形结构,其底部安装有托芯,该托芯顶部设置两个止推角与调和杆活动配合,所述伸缩垫板与止推角之间采用过渡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整装置底部通过复位垫片与定位块顶部形成一体化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卡箍装置对零件的外表面之间产生的挤压,能够使连接块沿着零件的外表面向上摆动,直至与零件的外表面相贴合,以防转盘的转动速度过快,则容易使底座直径较小的陶瓷制品出现倾倒的情况。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恒压控制件与环围件的配合下,控制零件在固定环围件的开口范围内,与顶固装置相互挤压,顶固装置提供密封和缓冲作用,有效保证在零件内外压力不同情况下,卡箍装置密封性不受影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托块与定位块为一体化结构,使得定位块作用于开合件.向两侧扩张,进一步使得复位键与环围件表面相互抵触,形成回复力配合压囊的弹力,避免夹紧力过大,其零件表面容易出现压痕凹陷甚至零件外围产生胀圈的现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两个卡箍装置对零件的外表面之间产生的挤压,能够使连接块沿着零件的外表面向上摆动,直至与零件的外表面相贴合,以防转盘的转动速度过快,则容易使底座直径较小的陶瓷制品出现倾倒的情况。2、本专利技术因恒压控制件与环围件的配合下,控制零件在固定环围件的开口范围内,与顶固装置相互挤压,顶固装置提供密封和缓冲作用,有效保证在零件内外压力不同情况下,卡箍装置密封性不受影响。3、本专利技术利用顶固装置顶部的托块与零件相互挤压,且因调托块与定位块为一体化结构,使得定位块作用于开合件.向两侧扩张,两者之间的角度逐渐扩大,避免零件表面容易出现压痕凹陷甚至零件外围产生胀圈的现象,降低了零件的加工精确度和材料的利用率。4、本专利技术伸缩隔板为镂空结构,其镂空口具有伸缩性,配合调和杆与止推角伸缩开合从而改变镂空口的大小,打开时咬合紧贴零件的外表面,止推角尖端扣插在不同镂空口内调节镂空口的大小,控制了整体一个中心的固定位置,以防夹持装置和零件的相对滑动会划伤零件表面,造成肉眼不可见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自动化正倒立复合数控车削中心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夹具固定座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夹持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卡箍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顶固装置的内部平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托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调整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基座-1、夹具固定座-2、推拉门-3、机体-4、活塞体-21、转盘-22、弹块-23、夹持装置-24、导向件-25、电机-26、固定座-27、卡箍装置-241、转轴-242、支撑杆-243、扶正杆-244、连接块-245、恒压控制件-411、顶固装置-412、环围件-413、底板-414、托件-121、定位块-122、开合件-123、复位键-124、压囊-125、调整装置-211、复位垫片-212、边框-213、调和杆-111、止推角-112、伸缩垫板-113、托芯-114。具体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化正倒立复合数控车削中心,其结构包括基座1、夹具固定座2、推拉门3、机体4,所述基座1上设有机体4,所述夹具固定座2固定连接在机体4的内壁,所述推拉门3配合连接于机体4正面开设的开合处,所述夹具固定座2包括活塞体21、转盘22、弹块23、夹持装置24、导向件25、电机26、固定座27,所述活塞体21插嵌连接于转盘22内部,且底部通过弹块23与固定座27内部的导向件25相配合,所述电机26设于固定座27两侧,并与导向件25采用电性连接的方式互相配合,所述夹持装置24沿活塞体21对称,安装于转盘22两侧,所述夹持装置24包括卡箍装置241、转轴242、支撑杆243、扶正杆244、连接块245,所述卡箍装置241中部通过转轴242活动卡合有扶正杆244,且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43,所述支撑杆243与连接块245活动卡合,该连接块245卡扣在转盘22外圆周,所述卡箍装置411包括恒压控制件411、顶固装置412、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正倒立复合数控车削中心,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基座(1)、夹具固定座(2)、推拉门(3)、机体(4),所述基座(1)上设有机体(4),所述夹具固定座(2)固定连接在机体(4)的内壁,所述推拉门(3)配合连接于机体(4)正面开设的开合处,所述夹具固定座(2)包括活塞体(21)、转盘(22)、弹块(23)、夹持装置(24)、导向件(25)、电机(26)、固定座(27),所述活塞体(21)插嵌连接于转盘(22)内部,且底部通过弹块(23)与固定座(27)内部的导向件(25)相配合,所述电机(26)设于固定座(27)两侧,并与导向件(25)采用电性连接的方式互相配合,所述夹持装置(24)沿活塞体(21)对称,安装于转盘(22)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正倒立复合数控车削中心,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基座(1)、夹具固定座(2)、推拉门(3)、机体(4),所述基座(1)上设有机体(4),所述夹具固定座(2)固定连接在机体(4)的内壁,所述推拉门(3)配合连接于机体(4)正面开设的开合处,所述夹具固定座(2)包括活塞体(21)、转盘(22)、弹块(23)、夹持装置(24)、导向件(25)、电机(26)、固定座(27),所述活塞体(21)插嵌连接于转盘(22)内部,且底部通过弹块(23)与固定座(27)内部的导向件(25)相配合,所述电机(26)设于固定座(27)两侧,并与导向件(25)采用电性连接的方式互相配合,所述夹持装置(24)沿活塞体(21)对称,安装于转盘(22)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正倒立复合数控车削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24)包括卡箍装置(241)、转轴(242)、支撑杆(243)、扶正杆(244)、连接块(245),所述卡箍装置(241)中部通过转轴(242)活动卡合有扶正杆(244),且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43),所述支撑杆(243)与连接块(245)活动卡合,该连接块(245)卡扣在转盘(22)外圆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化正倒立复合数控车削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装置(241)包括恒压控制件(411)、顶固装置(412)、环围件(413)、底板(414),所述恒压控制件(411)设于环围件(413)的两臂,其中部套设有顶固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灿
申请(专利权)人:刘志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