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朝彬专利>正文

一种轮胎喷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68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胎喷粉机,包括基座、转动连接在所述基座上的回转盘、用于驱动所述回转盘转动的回转电机以及沿所述回转盘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布置在所述回转盘旁的收放料工位、内圈喷涂装置和外圈喷涂装置,所述回转盘上转动连接有多个以所述回转盘的轴线为中心匀布的支承盘,所述外圈喷涂装置包括第二机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机架上的喷枪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机架上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支承盘转动的支承驱动机构。由于无需对胎胚进行夹持,可同时实现对胎胚的内壁和外壁的喷粉工序,且不会影响后续的硫化工序,生产效率相对较高且产品质量相对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喷粉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胎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轮胎喷粉机机。
技术介绍
轮胎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在轮胎的胎胚(也称为生胎)的内壁和外壁上喷涂被业内习惯称为粉末的隔离润滑剂,以便在轮胎硫化时确保其可以顺利脱模。传统生产中,上述喷粉工序通常依靠人工来完成,生产效率相对较低,为此,部分轮胎生产企业采用轮胎喷粉机来代替人工完成喷粉工序,如公告号为CN203155438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轮胎自动喷粉机,其包括机架、送料机构、上料机构、喷涂机构、下料机构和清理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喷涂机构、下料机构和清理机构皆围绕所述机架设置;其中,所述机架包括机架主体和转动设置于机架主体上的分度装置;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多个用以夹取生胎的机械手组件,该多个机械手组件环列固设于所述分度装置的周侧上,该多个机械手组件能够藉以所述分度装置的旋转依次移经所述送料机构、喷涂机构、下料机构和清理机构的上方,且该多个机械手组件还分别能够与所述送料机构、喷涂机构、下料机构和清理机构进行相向和相对位移;然而,该轮胎自动喷粉机需要依靠机械手对胎胚进行夹持,由于胎胚被夹持部位难以被喷头粉末,因此该轮胎自动喷粉机只能实现对胎胚的内壁或外壁的喷粉,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即当夹持胎胚的内壁(或外壁)时,胎胚的内壁(或外壁)不能被喷粉,否则胎胚被夹持位置在后续的硫化工序时容易出现粘膜现象,影响产品质量。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轮胎喷粉机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相对较高且产品质量相对较好的轮胎喷粉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轮胎喷粉机,包括基座、转动连接在所述基座上的回转盘、用于驱动所述回转盘转动的回转电机以及沿所述回转盘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布置在所述回转盘旁的收放料工位、内圈喷涂装置和外圈喷涂装置,所述回转盘上转动连接有多个以所述回转盘的轴线为中心匀布的支承盘,所述外圈喷涂装置包括第二机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机架上的喷枪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机架上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支承盘转动的支承驱动机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收放料工位、所述内圈喷涂装置和所述外圈喷涂装置上的来料感应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内圈喷涂装置包括第一机架、竖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机架上的丝杆、与所述丝杆平行布置的导杆、滑动连接在所述导杆上的悬臂、套设在所述丝杆上且与所述悬臂固定连接的丝杆螺母、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丝杆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悬臂上且一端朝下布置的连杆、安装在所述连杆上的喷粉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喷粉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离心喷碗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杆上的输粉管,所述离心喷碗位于所述连杆下方且碗口朝上布置,所述输粉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离心喷碗内,另一端用于与供粉装置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杆竖直布置且所述连杆与所述回转盘的轴线之间的间距与所述支承盘与所述回转盘的轴线之间的间距相同。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悬臂上还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位置感应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喷枪有两个以上,各所述喷枪从上向下依次等间距布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承盘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在所述回转盘上的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回转盘下方的支承带轮,所述支承驱动机构包括两个以上的驱动带轮、绕设在各所述驱动带轮上的传动带以及用于驱动其中一个所述驱动带轮转动的驱动电机,当所述支承盘被移动到与所述外圈喷涂装置对应的位置时,所述传动带压紧在所述支承带轮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机架在与所述回转盘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集粉仓,所述集粉仓的上方上设置有吸风口与所述集粉仓连通的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出风口连接有集粉袋或集粉箱。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集粉仓的下方设置有水平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机架上的集粉盒,所述集粉盒的上方具有与所述集粉仓连通的开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用于放置胎胚的支承盘设置在回转盘上,且收放料工位、内圈喷涂装置和外圈喷涂装置沿所述回转盘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布置在所述回转盘旁,由于无需对胎胚进行夹持,可同时实现对胎胚的内壁和外壁的喷粉工序,且不会影响后续的硫化工序,生产效率相对较高且产品质量相对较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轮胎喷粉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轮胎喷粉机省略回转盘上的部分零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轮体喷粉机的支承驱动机构位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回转盘上的部分零件。图中标示对应如下:10-基座;20-回转盘;21-内盘;22-外环;23-径向杆;24-扇形挡板;25-支承盘;26-转杆;27-支承带轮;30-回转电机;40-内腔喷涂装置;41-第一机架;42-悬臂;43-连杆;44-喷粉电机;45-离心喷碗;46-输粉管;47-支撑杆;48-位置感应器;50-外墙喷涂装置;51-第二机架;52-喷枪;53-支承驱动机构;54-驱动带轮;55-传动带;56-集粉仓;57-抽风机;59-驱动电机;70-来料感应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喷粉机,包括基座10、转动连接在基座10上的回转盘20、用于驱动回转盘20转动的回转电机30以及沿回转盘20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布置在回转盘20旁的收放料工位、内圈喷涂装置40和外圈喷涂装置50,其中,收放料工位可以为人工操作工位,也可以在收放料工位上设置用于实现放料和收料动作的机械手。回转盘20包括相互同轴布置的内盘21和外环22以及连接在所述内盘21和外环22之间的径向杆23,相邻两个径向杆23之间铺设有扇形挡板24。回转盘20的径向杆23上转动连接有多个以回转盘20的轴线为中心匀布的支承盘25,具体的,支承盘25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在回转盘20上的转杆26,以此实现支承盘25和回转盘20之间的间接转动连接。此外,转杆26上固定连接有位于回转盘20下方的支承带轮27。回转电机30和回转盘20之间的具体传动连接结构可以为常规的结构,如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实现传动连接等,并非本实施例的重点,此处不再详述。内圈喷涂装置40包括第一机架41、竖直转动连接在第一机架41上的丝杆(被第一机架41的壳体包覆,图中未示出)、与丝杆41平行布置的导杆(被第一机架41的壳体包覆,图中未示出)、滑动连接在导杆上的悬臂42、套设在丝杆上且与悬臂42固定连接的丝杆螺母(被第一机架41的壳体包覆,图中未示出)、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丝杆电机(被第一机架41的壳体包覆,图中未示出)、固定连接在悬臂42上且一端朝下布置的连杆43、安装在连杆43上的喷粉电机44、固定连接在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喷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转动连接在所述基座上的回转盘、用于驱动所述回转盘转动的回转电机以及沿所述回转盘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布置在所述回转盘旁的收放料工位、内圈喷涂装置和外圈喷涂装置,所述回转盘上转动连接有多个以所述回转盘的轴线为中心匀布的支承盘,所述外圈喷涂装置包括第二机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机架上的喷枪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机架上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支承盘转动的支承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喷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转动连接在所述基座上的回转盘、用于驱动所述回转盘转动的回转电机以及沿所述回转盘的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次布置在所述回转盘旁的收放料工位、内圈喷涂装置和外圈喷涂装置,所述回转盘上转动连接有多个以所述回转盘的轴线为中心匀布的支承盘,所述外圈喷涂装置包括第二机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机架上的喷枪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二机架上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支承盘转动的支承驱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喷粉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收放料工位、所述内圈喷涂装置和所述外圈喷涂装置上的来料感应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喷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喷涂装置包括第一机架、竖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机架上的丝杆、与所述丝杆平行布置的导杆、滑动连接在所述导杆上的悬臂、套设在所述丝杆上且与所述悬臂固定连接的丝杆螺母、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丝杆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悬臂上且一端朝下布置的连杆、安装在所述连杆上的喷粉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喷粉电机的输出轴上的离心喷碗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杆上的输粉管,所述离心喷碗位于所述连杆下方且碗口朝上布置,所述输粉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离心喷碗内,另一端用于与供粉装置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喷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竖直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朝彬
申请(专利权)人:程朝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