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油污水专用水力旋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673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4
一种含油污水专用水力旋流器,涉及一种水力旋流器。进料管的出料端与进液腔连通设置,进液腔的上端与溢流管连通设置,进液腔的下端与第一旋流腔连通设置;进料仓包括仓体、进水管以及多个出水管,仓体上端的中部与进水管连通设置,仓体的下端与多个出水管连通设置;出水管与进料管的进料端连通设置;第一旋流腔的下端与第二旋流腔连通设置,第一旋流腔以及第二旋流腔均为倒置的圆台锥结构且第一旋流腔的锥度不小于第二旋流腔的锥度,第二旋流腔的下端与底流管连通设置,过滤管设置在溢流管、进液腔、第一旋流腔以及第二旋流腔的内部且上端与溢流管挂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升了分离的效率,缩短了工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油污水专用水力旋流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力旋流器,尤其是一种含油污水专用水力旋流器。
技术介绍
水力旋流器是八十年代国际上发展的新型污水除油设备,进入水力旋流器的含油污水由于密度差会受到不同的离心力作用,轻质相(水)所受离心力较小,聚集在水力旋流器轴心处,重质相(油)所受离心力较大,向水力旋流器内壁运移,这样就实现了油水的分离。常规的水力旋流器均是单体结构,即只含有一根水力旋流管,当待处理的污水较多时,为了提升分离的效率,缩短工时,需要将多根水力旋流管并联,现有技术中并没有满足上述要求的水力旋流器。同时,现今的水力旋流器仅是依靠水力分级的原理将油水进行分离,分离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含油污水专用水力旋流器。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含油污水专用水力旋流器,包括进料仓、进料管、进液腔、第一旋流腔、第二旋流腔、底流管溢流管以及过滤管;所述进料管的出料端与进液腔连通设置,所述进液腔的上端与溢流管连通设置,进液腔的下端与第一旋流腔连通设置;所述进料仓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油污水专用水力旋流器,包括进料管(2)、进液腔(3)、第一旋流腔(4)、底流管(6)以及溢流管(7);所述进料管(2)的出料端与进液腔(3)连通设置,所述进液腔(3)的上端与溢流管(7)连通设置,进液腔(3)的下端与第一旋流腔(4)连通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旋流器还包括进料仓(1)、第二旋流腔(5)以及过滤管(9);所述进料仓(1)包括仓体(101)、进水管(102)以及多个出水管(103),所述仓体(101)上端的中部与进水管(102)连通设置,仓体(101)的下端与多个出水管(103)连通设置;所述出水管(103)与进料管(2)的进料端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旋流腔(4)的下端与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污水专用水力旋流器,包括进料管(2)、进液腔(3)、第一旋流腔(4)、底流管(6)以及溢流管(7);所述进料管(2)的出料端与进液腔(3)连通设置,所述进液腔(3)的上端与溢流管(7)连通设置,进液腔(3)的下端与第一旋流腔(4)连通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旋流器还包括进料仓(1)、第二旋流腔(5)以及过滤管(9);所述进料仓(1)包括仓体(101)、进水管(102)以及多个出水管(103),所述仓体(101)上端的中部与进水管(102)连通设置,仓体(101)的下端与多个出水管(103)连通设置;所述出水管(103)与进料管(2)的进料端连通设置;所述第一旋流腔(4)的下端与第二旋流腔(5)连通设置,第一旋流腔(4)以及第二旋流腔(5)均为倒置的圆台锥结构且第一旋流腔(4)的锥度不小于第二旋流腔(5)的锥度,所述第二旋流腔(5)的下端与底流管(6)连通设置,所述过滤管(9)设置在溢流管(7)、进液腔(3)、第一旋流腔(4)以及第二旋流腔(5)的内部且上端与溢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婷刘刚夏灵敏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中科清溪水处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