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式集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673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式集尘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集尘筒,集尘筒为圆锥体;集尘筒的上部设置有进气口、下部设置有出气口;集尘筒的顶端设置电机;集尘筒的中部竖直设置有主轴;主轴外对应设置有螺旋通道;螺旋通道的底部与排料口相连接;排料口的底部设置有闭风器;螺旋通道包括呈螺旋状连接在主轴外侧的螺旋叶片;螺旋叶片远离主轴的周边侧面向上设置有挡料板;挡料板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刮刷;多个刮刷之间均等间距分布;刮刷均贴着集尘筒的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避免了细小的粉尘从出风口排出,除尘效果好、效率高,而且排尘效果好,粉尘不容易堆积,同时清洗方便,省时省力,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式集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尘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螺旋式集尘装置。
技术介绍
多数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粉尘。如果粉尘不清理,时间久了会积累在机台上、机台里、线槽里、天花窗台上或车间的管线上,不仅不方便清理,还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因此,需要集尘装置对其进行收集处理。现有的旋风除尘只有80%左右的除尘率,仍有大量的粉尘随尾气排入大气,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此外,旋风除尘的尾气在从上部排出时,一般会与高含尘的尾气接触,从而导致净化后的尾气排出旋风除尘装置外部时会带走一部分待除尘的尾气,降低除尘效率。此外,现有市场上的除尘筒体的透气口、面板都是平的,平的透气孔增大了粉尘的粘附面积,提高了粉尘的粘附力,影响除尘效果及效率,除尘效果差,还有很多细小的粉尘从出风口排出;排尘效果差,粉尘容易在装置内堆积;内部清洗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式集尘装置。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旋式集尘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集尘筒(1),所述集尘筒(1)为圆锥体;集尘筒(1)的上部设置有进气口(4)、下部设置有出气口(5);集尘筒(1)的顶端设置电机(12);集尘筒(1)的中部竖直设置有主轴(2);所述主轴(2)外对应设置有螺旋通道(3);所述螺旋通道(3)的底部与排料口(6)相连接;所述排料口(6)的底部设置有闭风器(14);/n所述螺旋通道(3)包括呈螺旋状连接在主轴(2)外侧的螺旋叶片(7);所述螺旋叶片(7)远离主轴(2)的周边侧面向上设置有挡料板(8);所述挡料板(8)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刮刷(13);所述多个刮刷之间均等间距分布;刮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式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集尘筒(1),所述集尘筒(1)为圆锥体;集尘筒(1)的上部设置有进气口(4)、下部设置有出气口(5);集尘筒(1)的顶端设置电机(12);集尘筒(1)的中部竖直设置有主轴(2);所述主轴(2)外对应设置有螺旋通道(3);所述螺旋通道(3)的底部与排料口(6)相连接;所述排料口(6)的底部设置有闭风器(14);
所述螺旋通道(3)包括呈螺旋状连接在主轴(2)外侧的螺旋叶片(7);所述螺旋叶片(7)远离主轴(2)的周边侧面向上设置有挡料板(8);所述挡料板(8)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刮刷(13);所述多个刮刷之间均等间距分布;刮刷(13)均贴着集尘筒(1)的内壁;
所述集尘筒(1)的中部设置有支撑架(9);集尘筒(1)的下部设置有振动电机(10);所述振动电机(10)为两个,两个振动电机对称设置于集尘筒(1)的左侧壁、右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廷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普力马弹性体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