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二乙醇胺的卸车复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7513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二乙醇胺的卸车复配装置,属于水泥助磨剂生产装置领域,用于二乙醇胺的复配,其包括输送管路,在输送管路上安装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两端的输送管路分别为泵前水平管路、泵后水平管路,在泵后水平管路上设置有与之贯通的静态混合器,静态混合器上连通有水管,在泵前水平管路及静态混合器上分别连通有水管,水管上安装有流量计。鉴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卸车过程中实现对二乙醇胺的复配及输送,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复配工艺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二乙醇胺的卸车复配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泥助磨剂生产装置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二乙醇胺的卸车复配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99%纯度的二乙醇胺在卸车及复配过程中主要采用齿轮泵将原料送入至搅拌釜对二乙醇胺进行稀释,并且采用齿轮泵将稀释复配后的二乙醇胺输送至下一工序或贮存。常规的人工操作较为繁琐,劳动强度较大。例如现有生产线多采用1台11KW的齿轮泵用于99%以上浓度的二乙醇胺卸车,配置1台5.5KW搅拌釜用于稀释二乙醇胺,配备1台7.5KW的齿轮泵用于输送复配后的二乙醇胺,该卸车流程用时在70min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二乙醇胺的卸车复配装置,其能够在卸车过程中实现对二乙醇胺的复配及输送,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复配工艺复杂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中所述的用于二乙醇胺的卸车复配装置,包括输送管路,在输送管路上安装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两端的输送管路分别为泵前水平管路、泵后水平管路,在泵后水平管路上设置有与之贯通的静态混合器,静态混合器上连通有水管,在泵前水平管路及静态混合器上分别连通有水管,水管上安装有流量计。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静态混合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两端设有与泵后水平管路连接的法兰结构,在壳体的内部设有混合叶片;在壳体的入口端处设置有进水管口,进水管口与水管连接。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混合叶片为两组成90°首尾交叉连接的螺旋叶片。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输送泵两端的泵前水平管路、泵后水平管路上还设置有截止阀。进一步地讲,本技术中所述的泵前水平管路与卸车管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卸车管路上采用分段注水以及采用静态混合器的方式实现对二乙醇胺的复配及输送,继而有效提高20%的二乙醇胺卸车效率,将二乙醇胺的复配时间缩短至50min,降低原有复配工艺的复杂度,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卸车能耗由原来的26KW/车降低为现有的10KW/车,操作人员由原有的两人降为一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中静态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泵前水平管路;2、截止阀;3、输送泵;4、水管;5、流量计;6、静态混合器;7、卸车管路;8、泵后水平管路;9、壳体;10、混合叶片;11、进水管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段落可能涉及的方位名词,包括但不限于“上、下、左、右、前、后”等,其所依据的方位均为对应说明书附图中所展示的视觉方位,其不应当也不该被视为是对本技术保护范围或技术方案的限定,其目的仅为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创造所述的技术方案。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一种用于二乙醇胺的卸车复配装置,包括输送管路,在输送管路上安装有输送泵3,所述输送泵3两端的输送管路分别为泵前水平管路1、泵后水平管路8,在泵后水平管路8上设置有与之贯通的静态混合器6,静态混合器6上连通有水管4,在泵前水平管路1及静态混合器6上分别连通有水管4,水管4上安装有流量计5。所述静态混合器6包括壳体9,壳体9的两端设有与泵后水平管路8连接的法兰结构,在壳体9的内部设有混合叶片10;在壳体9的入口端处设置有进水管口11,进水管口11与水管4连接。所述混合叶片10为两组成90°首尾交叉连接的螺旋叶片。所述输送泵3两端的泵前水平管路1、泵后水平管路8上还设置有截止阀2。所述泵前水平管路1与卸车管路7连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技术继续对其中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及该技术特征在本技术中所起到的功能、作用进行详细的描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且予以重现。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主要创新点是在二乙醇胺的卸车管路的输送泵3两端采用分段加水复配的方式实现对二乙醇胺的复配及输送,在第二次复配的过程中采用静态混合器来保证复配均匀。具体来讲,当载有二乙醇胺的罐车通过卸车管路7与输送泵3连接后,罐车内的二乙醇胺进入到泵前水平管路1中。此时,水管4内通水并通过流量计5后沿泵前水平管路1的切线方向进入到泵前水平管路1的中部,切入的水体能够强制管内的二乙醇胺分层混合,起到预复配的作用。当初步混合的水体与二乙醇胺混合液经过输送泵3送入到后续的泵后水平管路8后,泵后水平管路8上所连通的静态混合器6能够将上述混合液再次进行混合,并且在混合的过程中再次通过水管4通入水体,通入的水体与上述混合液在静态混合器6中混合均匀,混合均匀后的二乙醇胺完成复配,并通过输送管路送入至下一工序或者贮存。在上述过程中,所述的输送泵3可采用齿轮泵,其作为整个管路液体输送的动力装置,在泵前水泵管路1和泵后水平管路8上安装有截止阀2,用以实现管路的通断。所述的水管4需要经过流量计5及阀门管件后与泵前水平管路1、静态混合器6连接,以精确计量加入二乙醇胺内水体的流量。在本技术中,所述的静态混合器6包括筒状的壳体9,壳体9的两端为法兰结构并通过法兰结构与泵后水平管路8连通。在壳体9的内部安装有螺旋叶片构成的混合叶片10。混合叶片10由两组成90°夹角固定且首尾连接的螺旋叶片构成。当初步混合的水体及二乙醇胺进入到静态混合器6后,能够与再次加入的水体进行二次混合,且在混合叶片10的作用下混合复配均匀。复配完成后的二乙醇胺通过管路进入到后续工序。在本技术中,所述的卸车管路7是通过旋转接头与泵前水平管路1连接的,组成卸车管路7各管路之间同样通过旋转接头连接,同时在卸车管路7上还配置有弹簧平衡缸以平衡各管路的负载。最后,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二乙醇胺的卸车复配装置,包括输送管路,在输送管路上安装有输送泵(3),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泵(3)两端的输送管路分别为泵前水平管路(1)、泵后水平管路(8),在泵后水平管路(8)上设置有与之贯通的静态混合器(6),静态混合器(6)上连通有水管(4),在泵前水平管路(1)及静态混合器(6)上分别连通有水管(4),水管(4)上安装有流量计(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二乙醇胺的卸车复配装置,包括输送管路,在输送管路上安装有输送泵(3),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泵(3)两端的输送管路分别为泵前水平管路(1)、泵后水平管路(8),在泵后水平管路(8)上设置有与之贯通的静态混合器(6),静态混合器(6)上连通有水管(4),在泵前水平管路(1)及静态混合器(6)上分别连通有水管(4),水管(4)上安装有流量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二乙醇胺的卸车复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混合器(6)包括壳体(9),壳体(9)的两端设有与泵后水平管路(8)连接的法兰结构,在壳体(9)的内部设有混合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进陈烽鲁江张辉黄永刚吕晓邹学如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临沂宏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