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丹平专利>正文

一种除雾器及与其配合的脱硫塔烟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441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雾器及与其配合的脱硫塔烟道,其安装在烟道中,包括罩体(1),在所述罩体(1)上开有复数个网孔,在所述罩体(1)内部设有多个同心圆分布的集液片(3),相邻两个之间形成一弧形的第一气体通道(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液片(3)中间部位至少设有一个弧形凸起(31),在所述弧形凸起(31)内外侧分别设置第一内积液槽(33)和第一外积液槽(32)收集液滴,避免所述液滴被上升的气流再次吹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得液滴下落过程中不被上升的烟气再次带入除雾器中,大大提高了除雾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雾器及与其配合的脱硫塔烟道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雾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脱硫塔的除雾器以及与其配合的脱硫塔烟道。
技术介绍
烟气脱硫是抑制二氧化硫污染和减少酸雨最为常用的手段。喷淋脱硫塔是烟气湿法脱硫技术的核心设备。脱硫系统中常见的主要设备为脱硫吸收塔、烟道、烟囱、脱硫泵、增压风机等主要设备。脱硫塔是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核心设备,而除雾器是其关键部分,其作用是将脱硫后烟气中携带的液滴分离出来。除雾器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湿法脱硫系统能否连续可靠高效地运行。现有除雾器除下的液滴在下落的过程中可能会被上升的烟气所携带,造成除雾器除雾效率降低,并且脱除液滴在下落过程中有可能被烟气携带再次进入到除雾器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了一种除雾器及与其配合的脱硫塔烟道,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除雾器除下的液滴在下落的过程中可能会被上升的烟气所携带,造成除雾器除雾效率降低,并且脱除液滴在下落过程中有可能被烟气携带再次进入到除雾器中。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除雾器,其安装在烟道中,包括罩体(1),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雾器,其安装在烟道中,包括罩体(1),在所述罩体(1)上开有复数个网孔,在所述罩体(1)内部设有多个同心圆分布的集液片(3),相邻两个之间形成一弧形的第一气体通道(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液片(3)中间部位至少设有一个弧形凸起(31),在所述弧形凸起(31)内外侧分别设置第一内积液槽(33)和第一外积液槽(32)收集液滴,避免所述液滴被上升的气流再次吹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雾器,其安装在烟道中,包括罩体(1),在所述罩体(1)上开有复数个网孔,在所述罩体(1)内部设有多个同心圆分布的集液片(3),相邻两个之间形成一弧形的第一气体通道(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液片(3)中间部位至少设有一个弧形凸起(31),在所述弧形凸起(31)内外侧分别设置第一内积液槽(33)和第一外积液槽(32)收集液滴,避免所述液滴被上升的气流再次吹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集液片(3)最下端设有第二内集液槽(34)和第二外集液槽(35),所述第二内集液槽(34)收集从所述第一内积液槽(33)溢出的液滴,所述第二外集液槽(35)收集从所述第一外积液槽(32)溢出的液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集液片(3)上的所述第二内集液槽(34)和所述第二外集液槽(35)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雾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二内集液槽(34)和所述第二外集液槽(35)之间设有连通管道将滴液从最里面的所述集液片(3)流至最外的所述集液片(3)上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丹平
申请(专利权)人:冯丹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