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材料合成用三层反应釜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反应釜
,具体为一种新材料合成用三层反应釜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反应釜一般用于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其可通过将待要反应的原料通入至反应釜的内部,并提供适宜的温度及转速搅拌从而形成所需的材料,具体反应需要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而三层玻璃反应釜的釜体由三层玻璃组成两套夹层,可以提供搅拌功能且控制反应溶液的蒸发与回流,三层玻璃反应釜内套的夹层用来加热或制冷、外套夹层用来抽真空,可在外夹层真空状态下尽量保持釜内物料的制冷或加热的温度,物料在反应釜内进行反应,反应完毕后所生成的材料通过釜底的出料口排出。现有的三层反应釜直接通过入料斗将所需待反应的原料投掷反应釜的内部,然后通过转轴上的搅拌叶对其进行混合,但是在原料投入物料斗并通过管道进入反应釜的过程中,由于其原料随着自身重力沿着管道向下掉落,且一般为了避免进料管过多及转轴位于反应釜的中部,因此掉落的原料一般位于进料管的下方,这样就会造成进入的原料集中散落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材料合成用三层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顶部设置有承接块(3),所述承接块(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13),所述防接触环套(8)的底端贯穿承接块(3)和釜体(1)并延伸至釜体(1)的内部,所述釜体(1)内腔的底部活动套接有固定轴(4),所述固定轴(4)位于釜体(1)内腔的中部从下到上分别固定连接均分装置(9)和限流装置(7),所述均分装置(9)和限流装置(7)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进料斗(13)的底端与限流装置(7)的顶部相接触,所述承接块(3)的顶端密封连接有防弧壳(5),所述防弧壳(5)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外磁吸装置(6),所述承接块(3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新材料合成用三层反应釜,包括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顶部设置有承接块(3),所述承接块(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13),所述防接触环套(8)的底端贯穿承接块(3)和釜体(1)并延伸至釜体(1)的内部,所述釜体(1)内腔的底部活动套接有固定轴(4),所述固定轴(4)位于釜体(1)内腔的中部从下到上分别固定连接均分装置(9)和限流装置(7),所述均分装置(9)和限流装置(7)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进料斗(13)的底端与限流装置(7)的顶部相接触,所述承接块(3)的顶端密封连接有防弧壳(5),所述防弧壳(5)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外磁吸装置(6),所述承接块(3)上表面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5),所述限流装置(7)的底端通过垂直筒(11)固定连接有环形盒(10),所述外磁吸装置(6)的内侧设置有内磁吸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材料合成用三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分装置(9)包括有连固套(91),所述连固套(91)的内表面与固定轴(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固套(9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分排扇(92),所述分排扇(92)的数量为十二个,所述连固套(91)的下方设置有圆台盘(93),所述圆台盘(93)的内表面与固定轴(4)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圆台盘(93)正面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漏料孔板(94),所述环形漏料孔板(94)内外半径之差与圆台盘(93)内外半径之差之比为1:2,所述圆台盘(93)的左侧通过固定杆与环形盒(10)的左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材料合成用三层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装置(7)包括有环形转盘(71),所述环形转盘(7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轨(72),所述限位轨(72)的内部开设有通料槽(73),所述通料槽(73)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通料槽(73)两两相邻之间的间距均相等,所述通料槽(73)的顶部与垂直筒(11)的底端密封连接,所述通料槽(73)的底端与垂直筒(11)的顶部密封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中彩机电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