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气治理系统及治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5735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气治理方法,对废气进行喷淋洗涤、微波加UV光解联合降解、生物降解、紫外线触媒降解;同时公开了一种废气治理系统,通过依次设置的多级喷淋洗涤部、微波光解联合处理部、生物处理部、紫外线光触媒处理部对废气进行无害化处理,最终实现有效去除废气中的硫化物、高分子有机物、臭味源,实现废气的无污染排放,具备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治理系统及治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气治理的
,具体涉及一种废气治理系统及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废气是当今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害因素之一,为了维护生活环境及居民健康,如何对废气进行无害化处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城市废气由于其组分复杂,通常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因此采用单一的废气处理工艺或设备难以有效对废气进行无害化处理,相应投入的成本也较高,最终处理效果欠佳。本专利技术针对废气处理中存在的处理效率低下、处理综合性差的缺陷,公开了一种废气治理系统及治理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治理方法,实现废气中的固体杂质进行过滤,对废气中的高分子有机物进行降解;同时公开了一种废气治理系统,基于上述废气治理方法对废气进行喷淋洗涤、微波加UV光解联合降解、生物降解、紫外线触媒降解处理,有效去除废气中的硫化物、高分子有机物、臭味源,实现废气的无污染排放。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废气治理系统及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用水雾对废气进行喷淋以去除废气中的固体颗粒杂质;步骤2、通过吸收液水雾对废气进行喷淋以对废气进行脱硫,然后对废气进行旋流以去除脱硫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杂质;吸收液与废气中的SO2、H2S等含硫物质反应,生成固体硫化物沉降,进而对废气进行脱硫,同时为了避免生成的硫化物固体沉积后造成堵塞,因此在喷淋吸收液的同时对废气进行旋流,通过旋流使得废气中的固体硫化物快速沉降并排出。经过脱硫处理后,废气中主要含炭、氮等高分子有机物。步骤3、对废气进行UV光解和微波联合处理,将废气中的有机物分解,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回用于步骤1和步骤2;采用UV光解及微博联合对脱硫后的废气进行光解催化以及微波催化,微波能够有效加速高分子有机物中的原子运动,配合UV光解催化,能够迅速破坏高分子有机物中的化学键,使得高分子有机物迅速分解为H2O、CO2等无机物。通过微波与UV光解联合催化,能够大大提高高分子有机物的分解进程,大大提高废气的处理效率。步骤4、对废气进行生物降解处理,进一步除去废气中的有机物;将废气通入设置有生物基质的腔室中,生物基质为疏松多孔的结构,生物基质上附着有微生物,微生物能够通过氧化反应将废气中的高分子有机物进一步转化为H2O、CO2等无机物。步骤5、对废气进行紫外线触媒催化降解,进一步除去废气中的有机物并产生游离氧,所述游离氧回用于步骤1中以调节废气浓度及回用于步骤4以调节生物降解过程的氧浓度;通过设置二氧化钛等触媒,在紫外线照射下,使得废气中的有机物催化分解并产生游离氧,产生的游离氧被收集后回流至步骤1中用以调节废气的浓度,避免废气浓度过高;同时游离氧还回流至步骤4中参与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调节生物降解处理过程中的氧气浓度,使得微生物处于高活性状态,进一步提高对废气中有机物的分解。步骤6、对步骤5中产生的游离氧进行催化生成臭氧,并通过臭氧对废气进行除臭处理。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检测步骤2处理后的废气的处理湿度,若处理湿度大于步骤4中生物降解的适宜湿度范围的最大值,则对步骤2处理后的废气进行吸水除湿处理;若处理湿度小于步骤4中生物降解的适宜湿度范围的最小值,则对步骤2处理后的废气进行加湿喷淋;若处理湿度处于步骤4中生物降解的适宜湿度范围内,则直接进行步骤3。由于步骤4中生物降解过程通常要求湿度在90%-95%之间为宜,因此需要对步骤2进行喷淋脱硫后的废气的湿度进行检测,若处理后的废气湿度在90%-95%之间,则直接进入步骤3与步骤4;若处理后的废气湿度小于90%,则需要将废气回流至步骤1中再次进行水雾喷淋以对废气进行二次喷淋加湿,若处理后的废气湿度大于95%,则需要将废气通入吸水除湿装置中以对废气进行吸水除湿。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吸收液采用Ca(OH)2溶液、CaCO3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任意一种。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中采用的紫外线的波长为200nm-350nm,所述步骤5采用的紫外线触媒为纳米级二氧化钛涂层。一种废气治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多级喷淋洗涤部、微波光解联合处理部、生物处理部、紫外线光触媒处理部,所述微波光解联合处理部的出端通过回流管与多级喷淋洗涤部的进端连接,所述紫外线光触媒处理部的出端通过氧气回流管与多级喷淋洗涤部的进端以及生物处理部的进端连接。多级喷淋部用于对废气进行水雾喷淋及吸收液喷淋,通过水雾喷淋以除去废气中的灰尘等固体颗粒杂质,通过吸收液喷淋以主要除去废气中的硫化物,根据废气实际组分的不同,可根据需要调整吸收液的种类。然后废气进入微波光解联合处理部,对废气进行UV光解催化以及微波催化,微波能够加剧废气中高分子有机物中原子的运动,配合UV光解催化能够更加高效快捷地将高分子有机物中的化学键破坏,使得高分子有机物快速分解为CO2、H2O等无机物。微波光解联合处理部进行微波和UV光解联合分解的过程中,将生成的部分H2O通过回流管回流至多级喷淋洗涤部的进端,实现H2O的循环利用。经过微波光解联合处理部的处理,废气中仍然参与部分高分有机物,然后将废气通入生物处理部,生物处理部内部设置有疏松多孔的生物基质,生物机质上附着有用于分解废气中高分子有机物的细菌等微生物,微生物捕获废气中的高分子有机物后进行氧化分解,将废气中的高分子有机物快速分解为CO2、H2O等无机物。经过生物处理部处理后的废气进入紫外线光触媒处理部,通过紫外线照射以及光触媒的作用,实现将废气中的高分子有机物进一步催化分解生成游离氧,同时紫外线光触媒处理部中生成的游离氧通过氧气回流管回流至多级喷淋洗涤部的进端以调节废气的浓度,同时回流至生物处理部的进端以保证生物处理部中的氧气浓度,使得生物处理部中的氧气浓度保持在适宜范围,进而使得微生物的活性较高,提高对废气的处理效率。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微波光解联合处理部包括依次连接的联合处理部和冷凝部,所述联合处理部包括若干交错设置的微波发生管和紫外线无极灯管,所述冷凝部的出端通过回流管与多级喷淋洗涤部的进端连接。因为后续的生物处理部要求与生物基质进行液态接触,因此需要在通过联合处理部对废气进行微波加UV光解联合处理后,还需要通过冷凝部对废气进行冷凝降温,使得后续生物处理部能够维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同时将废气中的H2O从气态冷凝至液态,保证废气与生物基质的液态接触。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联合处理部的进端还设置有均流板。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多级喷淋洗涤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纯水喷淋部和吸收液喷淋部,所述纯水喷淋部和吸收液喷淋部均通过回流管的微波光解联合处理部的出端连接。为了更好的实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所述多级喷淋洗涤部与微波光解联合处理部之间还设置有相互并联的二次喷淋部和吸水除湿部,所述二次喷淋部和吸水除湿部的进端均通过湿度检测部与多级喷淋洗涤部的出端连接,所述二次喷淋部和吸水除湿部的出端通过带有电磁阀的管路与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气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采用水雾对废气进行喷淋以去除废气中的固体颗粒杂质;/n步骤2、通过吸收液水雾对废气进行喷淋以对废气进行脱硫,然后对废气进行旋流以去除脱硫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杂质;/n步骤3、对废气进行UV光解和微波联合处理,将废气中的有机物分解,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回用于步骤1和步骤2;/n步骤4、对废气进行生物降解处理,进一步除去废气中的有机物;/n步骤5、对废气进行紫外线触媒催化降解,进一步除去废气中的有机物并产生游离氧,所述游离氧回用于步骤1中以调节废气浓度及回用于步骤4以调节生物降解过程的氧浓度;/n步骤6、对步骤5中产生的游离氧进行催化生成臭氧,并通过臭氧对废气进行除臭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水雾对废气进行喷淋以去除废气中的固体颗粒杂质;
步骤2、通过吸收液水雾对废气进行喷淋以对废气进行脱硫,然后对废气进行旋流以去除脱硫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杂质;
步骤3、对废气进行UV光解和微波联合处理,将废气中的有机物分解,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回用于步骤1和步骤2;
步骤4、对废气进行生物降解处理,进一步除去废气中的有机物;
步骤5、对废气进行紫外线触媒催化降解,进一步除去废气中的有机物并产生游离氧,所述游离氧回用于步骤1中以调节废气浓度及回用于步骤4以调节生物降解过程的氧浓度;
步骤6、对步骤5中产生的游离氧进行催化生成臭氧,并通过臭氧对废气进行除臭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步骤2处理后的废气的处理湿度,若处理湿度大于步骤4中生物降解的适宜湿度范围的最大值,则对步骤2处理后的废气进行吸水除湿处理;若处理湿度小于步骤4中生物降解的适宜湿度范围的最小值,则对步骤2处理后的废气进行加湿喷淋;若处理湿度处于步骤4中生物降解的适宜湿度范围内,则直接进行步骤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废气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吸收液采用Ca(OH)2溶液、CaCO3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废气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采用的紫外线的波长为200nm-350nm,所述步骤5采用的紫外线触媒为纳米级二氧化钛涂层。


5.一种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昌衡唐嵩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哲恒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