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治理装置及废气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气治理装置及废气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工业废气,这些工业废气中通常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若直接排放至大气中会严重危害大气环境。例如,聚乙烯醇生产过程中,在精馏过滤工序(如压料与排炭粉、精馏残渣排渣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气,而由于在精馏过滤工序采用的是间歇性操作,导致酸气收集和治理的难度高、投资成本大,需设计一种废气有效收集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治理装置及废气处理方法,用于废气的有效治理。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废气治理装置,包括:吸收塔,塔釜液循环单元,气体循环单元;所述塔釜液循环单元分别与所述吸收塔上的塔釜液出口和塔釜液循环入口相连通;所述气体循环单元分别与所述吸收塔上的废气入口和气体排出口相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吸收塔还设置有用于输入吸收液的吸收液入口,且沿竖直方向,所述吸收液入口位于所述废气入口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气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1),塔釜液循环单元(2),气体循环单元(3);/n所述塔釜液循环单元(2)分别与所述吸收塔(1)上的塔釜液出口(11)和塔釜液循环入口(12)相连通;/n所述气体循环单元(3)分别与所述吸收塔(1)上的废气入口(13)和气体排出口(14)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1),塔釜液循环单元(2),气体循环单元(3);
所述塔釜液循环单元(2)分别与所述吸收塔(1)上的塔釜液出口(11)和塔釜液循环入口(12)相连通;
所述气体循环单元(3)分别与所述吸收塔(1)上的废气入口(13)和气体排出口(1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1)还设置有用于输入吸收液的吸收液入口(15),且沿竖直方向,所述吸收液入口(15)位于所述废气入口(13)和所述塔釜液循环入口(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竖直方向,所述吸收塔(1)内部设置有多层填料层(16),以及选择性的设置在所述填料层(16)之间的液体收集器(17)和液体分布器(1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竖直方向,所述吸收塔(1)内部还设置有除雾器(19),所述除雾器(19)位于所述填料层(16)、所述液体收集器(17)和液体分布器(18)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废气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16)设置有六层;
在所述吸收塔(1)内部,由上至下,分别为第一填料层(161)、第二填料层(162)、第三填料层(163)、第四填料层(164)、第五填料层(165)、第六填料层(166);
沿竖直方向,所述废气入口(13)位于所述第六填料层(166)的下方,所述吸收液入口(15)位于所述第五填料层(165)和所述第六填料层(16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釜液循环入口(12)设置有两个;
沿竖直方向,所述塔釜液循环入口(12)在所述第一填料层(161)的上下两侧分别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气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收集器(17)分别在所述第一填料层(161)和所述第二填料层(162)之间,所述第二填料层(162)和所述第三填料层(163)之间,所述第三填料层(163)和第四填料层(164)之间,所述第四填料层(164)和所述第五填料层(165)之间设置;
所述液体分布器(18)分别在所述第一填料层(161)和所述第二填料层(162)之间,所述第二填料层(162)和所述第三填料层(163)之间,所述第三填料层(163)和第四填料层(164)之间,所述第四填料层(164)和所述第五填料层(165)之间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气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填料层(16)之间,所述液体收集器(17)位于所述液体分布器(18)的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废气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志,徐勇彪,余德宝,李祖波,朱文峰,侯聪,龚腊梅,范林,杨文渊,周龙生,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双欣环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双欣高分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