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长喜专利>正文

一种粪便高效环保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57320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粪便高效环保处理方法,该粪便高效环保处理方法采用如下粪便高效环保处理装置,该粪便高效环保处理装置包括底座、存料箱、存水箱、甩干机构、承托柱、抖动机构、过滤箱和过滤机构,底座上端面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存料箱、存水箱、甩干机构和承托柱,承托柱上端中部设置有抖动机构,且存料箱上端右侧通过铰链安装有过滤箱,且过滤箱右侧下端面与承托柱上端面相贴合,过滤箱内安装有过滤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在采用过滤的方法对粪便进行固液分离处理的过程中通常存在的:过滤后的粪水内依然会含有大量的粪便以及对粪便进行固液分离处理的效率低下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粪便高效环保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粪便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粪便高效环保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在农村生活和农场禽畜养殖过程中,特别是农场禽畜养殖过程中会排出大量的粪便,而若不对粪便进行及时的清理会造成对养殖舍内外的污染,容易导致蚊虫滋生以及疾病传播,从而导致禽畜发病及死亡率的提高,而现有技术通常是采用冲水的方式对粪便进行清理;清理后含有粪便的水可以采用过滤的方式对其进行固液分离处理,从而使经过固液分离后的固态粪便与液态粪水能够被加工为固态有机肥和液态有机肥,农户及养殖户可以将固态有机肥和液态有机肥对外进行出售,从而增加收入;因此,对禽畜粪便的固液分离处理尤为重要;现有技术在采用过滤的方法对禽畜粪便进行固液分离处理的过程中通常存在以下问题:1.现由于现有的过滤方式只能够对粪便进行较为简单的过滤,从而导致过滤后的粪水内依然会含有大量的粪便,从而降低了对禽畜粪便进行固液分离处理的效果;现有的过滤方式需要通过人工的方式将过滤后的固态粪便进行转移,且在将过滤后的固态粪便转移完之前,无法再次对待固液分离的粪便进行处理,从而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粪便高效环保处理方法,该粪便高效环保处理方法采用如下粪便高效环保处理装置,该粪便高效环保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存料箱(2)、存水箱(3)、甩干机构(4)、承托柱(5)、抖动机构(6)、过滤箱(7)和过滤机构(8),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端面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存料箱(2)、存水箱(3)、甩干机构(4)和承托柱(5),所述的存料箱(2)和存水箱(3)均为上端开口的箱形结构,且甩干机构(4)左侧位于存水箱(3)内,存水箱(3)前侧设置有排水孔,承托柱(5)上端中部设置有抖动机构(6),且存料箱(2)上端右侧通过铰链安装有过滤箱(7),且过滤箱(7)右侧下端面与承托柱(5)上端面相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粪便高效环保处理方法,该粪便高效环保处理方法采用如下粪便高效环保处理装置,该粪便高效环保处理装置包括底座(1)、存料箱(2)、存水箱(3)、甩干机构(4)、承托柱(5)、抖动机构(6)、过滤箱(7)和过滤机构(8),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端面上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存料箱(2)、存水箱(3)、甩干机构(4)和承托柱(5),所述的存料箱(2)和存水箱(3)均为上端开口的箱形结构,且甩干机构(4)左侧位于存水箱(3)内,存水箱(3)前侧设置有排水孔,承托柱(5)上端中部设置有抖动机构(6),且存料箱(2)上端右侧通过铰链安装有过滤箱(7),且过滤箱(7)右侧下端面与承托柱(5)上端面相贴合,过滤箱(7)为内部中空上下端开口的箱形结构,过滤箱(7)上端开口处为漏斗状结构,且过滤箱(7)为左侧向下倾斜设置,过滤箱(7)内安装有过滤机构(8);
所述的过滤机构(8)包括转动辊(80)、滤网传动带(81)、驱动支链(82)、刮料斜板(83)、刮料板(84)、导料板(85)、传动辊(86)、传动圆辊(87)、过滤传动带(88)、挤压支链(89)、过滤承托板(810)和刮料侧板(811);过滤箱(7)内侧的前后侧壁之间通过转动配合的方式均匀对称设置有转动辊(80),位于过滤箱(7)左侧的转动辊(80)和位于过滤右侧的转动辊(80)之间通过滤网传动带(81)相连接,转动辊(80)前侧穿过过滤箱(7)前侧壁安装有驱动支链(82),滤网传动带(81)为左侧向下倾斜设置,滤网传动带(81)上均均匀设置有用以过滤的圆形过滤孔,且滤网传动带(81)上圆形过滤孔的直径为从上往下递减设置,过滤箱(7)内部左侧设置有左侧向下倾斜的刮料斜板(83),且刮料斜板(83)右侧面与滤网传动带(81)左侧相贴合,过滤箱(7)内部右侧设置有左侧向下倾斜的刮料板(84),且刮料板(84)的上下端面分别与滤网传动带(81)的内侧面相贴合,刮料板(84)中部为向左倾斜设置,刮料板(84)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内侧向下倾斜的导料板(85)(除位于过滤箱(7)最下侧的刮料板(84)外),过滤箱(7)内部于位于过滤箱(7)最下侧的转动辊(80)下侧通过转动配合设置有传动辊(86),过滤箱(7)内部位于传动辊(86)左侧通过转动配合设置有传动圆辊(87),传动辊(86)与传动圆辊(87)之间通过过滤传动带(88)相连接,且过滤传动带(88)上均匀设置有用以过滤的过滤圆孔,且过滤孔的直径小于位于过滤箱(7)最下侧的滤网传动带(81)上的圆形过滤孔,过滤箱(7)内部左侧位于过滤传动带(88)上方设置有挤压支链(89);过滤箱(7)内部间位于过滤传动带(88)内侧设置有过滤承托板(810),过滤承托板(810)上均匀开设有用以过滤的过滤孔,过滤箱(7)内部位于过滤传动带(88)左侧以及过滤传动带(88)内侧均设置有刮料侧板(811);
所述的驱动支链(82)包括主动链轮(820)、驱动电机(821)、从动链轮(822)、联动链轮(823)、转动链轮(824)、第一链条(825)、第二链条(826)和第三链条(827),过滤箱(7)前侧面上位于其右下侧的传动辊(86)下侧通过转动配合设置有主动链轮(820),主动链轮(820)前侧安装有驱动电机(821),驱动电机(82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过滤箱(7)前侧面上,转动辊(80)前侧均穿过过滤箱(7)前侧壁安装有从动链轮(822),传动辊(86)前侧穿过过滤箱(7)安装有联动链轮(823),传动圆辊(87)前侧穿过过滤箱(7)安装有转动链轮(824),主动链轮(820)通过第一链条(825)与位于其上端的从动链轮(822)相连接,主动链轮(820)通过第二链条(826)与联动链轮(823)和转动链轮(824)相连接,联动链轮(823)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喜
申请(专利权)人:李长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