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烧伤磨痂器,包括集痂漏斗,所述集痂漏斗的左侧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集痂漏斗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壁与转轴的表面滑动连接,转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打磨时,通过传动盘和传动带,带动扇叶转动,通过转动的扇叶将第二气管内的空气抽出,进而使集痂漏斗的内部产生吸力,将打磨时产生的焦痂碎屑吸至第一套筒内部,便于对打磨下来的焦痂进行收集,同时,也能将磨痂滚筒上吸附的焦痂碎屑吸至第一套筒内部,进而防止磨痂滚筒上吸附有较多的焦痂碎屑,导致磨痂滚筒的打磨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伤磨痂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烧伤磨痂器。
技术介绍
伤部位在结痂后一般需要对焦痂处进行消除处理,以尽快除去烧伤坏死组织。目前在临床上主要使用有电动、气动和手动三种磨痂用具。在打磨过程中,打磨产生的焦痂碎屑直接散落来下,导致焦痂碎屑收集较为麻烦,同时烧伤磨痂器上容易吸附有较多的焦痂碎屑,导致烧伤磨痂器的打磨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在打磨过程中,打磨产生的焦痂碎屑直接散落来下,导致焦痂碎屑收集较为麻烦,同时烧伤磨痂器上容易吸附有较多的焦痂碎屑,导致烧伤磨痂器的打磨效果降低,而提出的一种烧伤磨痂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烧伤磨痂器,包括集痂漏斗,所述集痂漏斗的左侧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集痂漏斗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与转轴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磨痂滚筒,所述磨痂滚筒的左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内壁与定位块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集痂漏斗的右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与转块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集痂漏斗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一气管,所述第一气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壁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第一套筒的左侧固定连通有第二气管,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尘网,所述第一防尘网位于第二气管的右侧,所述第二气管的内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第二套筒的表面和转轴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传动盘,所述传动盘的内壁套接有传动带。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为正四棱块,且定位块、转轴和螺纹杆的中心均在同一水平线上。优选的,所述磨痂滚筒的左侧与集痂漏斗之间最大距离大于定位块的厚度。优选的,所述转块为圆柱块,所述转块的直径大于螺纹杆的直径,且转块的中心与螺纹杆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管的中心与第一套筒的中心在同一垂线上,所述第一气管与密封盖之间距离为30mm。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尘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集痂漏斗、驱动马达、转轴、第一气管、连接板、第一套筒、密封盖、第二气管、第一防尘网、第一套筒、扇叶、传动盘和传动带,在磨痂时,打开驱动马达,使磨痂滚筒转动,通过磨痂滚筒对焦痂进行打磨,在打磨的同时,通过传动盘和传动带,带动扇叶转动,通过转动的扇叶将第二气管内的空气抽出,进而使集痂漏斗的内部产生吸力,将打磨时产生的焦痂碎屑吸至第一套筒内部,并在第一防尘网的作用下,使焦痂碎屑堆积在第一套筒内,便于对打磨下来的焦痂进行收集,同时,也能将磨痂滚筒上吸附的焦痂碎屑吸至第一套筒内部,进而防止磨痂滚筒上吸附有较多的焦痂碎屑,导致磨痂滚筒的打磨效果降低。(2)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块、定位槽、转块和螺纹杆,将定位块插入定位槽内后,定位块对磨痂滚筒起到限位,使磨痂滚筒跟随转轴一起转动,同时,通过螺纹杆和转块,将磨痂滚筒与定位块固定在一起,当需要更换磨痂滚筒时,转动转块,将螺纹杆与定位块分离开,进而可以将磨痂滚筒取出,便于医护人员对磨痂滚筒进行更换或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A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磨痂滚筒的侧视图。图中:1、集痂漏斗;2、驱动马达;3、转轴;4、第一通孔;5、定位块;6、螺纹杆;7、磨痂滚筒;8、定位槽;9、转块;10、第二通孔;11、第一气管;12、连接板;13、第一套筒;14、密封盖;15、第二气管;16、第一防尘网;17、第二套筒;18、扇叶;19、传动盘;20、传动带;21、第二防尘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5,一种烧伤磨痂器,包括集痂漏斗1,集痂漏斗1的左侧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2,驱动马达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3,集痂漏斗1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4,第一通孔4的内壁与转轴3的表面滑动连接,转轴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5。定位块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螺纹杆6,螺纹杆6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磨痂滚筒7,磨痂滚筒7的上表面高于集痂漏斗1,集痂漏斗1内壁的前后两侧与磨痂滚筒7的表面之间存在移动距离,磨痂滚筒7的表面具有较多的打磨颗粒,通过打磨颗粒对焦痂进行打磨,磨痂滚筒7的左侧开设有定位槽8,定位槽8的内壁与定位块5的表面滑动连接,定位块5为正四棱块,且定位块5、转轴3和螺纹杆6的中心均在同一水平线上,将定位块5插入定位槽8内后,定位块5对磨痂滚筒7起到限位,使磨痂滚筒7跟随转轴3一起转动,磨痂滚筒7的左侧与集痂漏斗1之间最大距离大于定位块5的厚度,螺纹杆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块9,将螺纹杆6拧入定位块5内后,通过螺纹杆6和转块9,将磨痂滚筒7与定位块5固定在一起,集痂漏斗1的右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0,第二通孔10的内壁与转块9的表面滑动连接,转块9为圆柱块,转块9的直径大于螺纹杆6的直径,且转块9的中心与螺纹杆6的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集痂漏斗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一气管11,第一气管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13,第一套筒13内壁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4,第一气管11的中心与第一套筒13的中心在同一垂线上,第一气管11与密封盖14之间距离为30mm,第一套筒13的左侧固定连通有第二气管15,第一套筒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尘网16,第一防尘网16位于第二气管15的右侧,第一防尘网16对焦痂碎屑起到阻挡作用,使焦痂碎屑聚集在第一套管内,第二气管15的内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17,第二套筒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扇叶18,第二套筒1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防尘网21,第二防尘网21对空气中的灰尘起到阻挡作用,防止灰尘堆积第二套筒17和第二气管15内,第二套筒17的表面和转轴3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传动盘19,传动盘19的内壁套接有传动带20,传动盘19的表面有环形槽,将传动带20卡在环形槽内,防止传动带20从传动盘19上脱落,通过传动带20和传动盘19,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烧伤磨痂器,包括集痂漏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痂漏斗(1)的左侧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2),所述驱动马达(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3),所述集痂漏斗(1)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4),所述第一通孔(4)的内壁与转轴(3)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转轴(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5);/n所述定位块(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磨痂滚筒(7),所述磨痂滚筒(7)的左侧开设有定位槽(8),所述定位槽(8)的内壁与定位块(5)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块(9),所述集痂漏斗(1)的右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0),所述第二通孔(10)的内壁与转块(9)的表面滑动连接;/n所述集痂漏斗(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一气管(11),所述第一气管(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13),所述第一套筒(13)内壁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4),所述第一套筒(13)的左侧固定连通有第二气管(15),所述第一套筒(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尘网(16),所述第一防尘网(16)位于第二气管(15)的右侧,所述第二气管(15)的内壁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二套筒(17),所述第二套筒(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扇叶(18),所述第二套筒(17)的表面和转轴(3)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传动盘(19),所述传动盘(19)的内壁套接有传动带(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伤磨痂器,包括集痂漏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痂漏斗(1)的左侧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2),所述驱动马达(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3),所述集痂漏斗(1)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4),所述第一通孔(4)的内壁与转轴(3)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转轴(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5);
所述定位块(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磨痂滚筒(7),所述磨痂滚筒(7)的左侧开设有定位槽(8),所述定位槽(8)的内壁与定位块(5)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块(9),所述集痂漏斗(1)的右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0),所述第二通孔(10)的内壁与转块(9)的表面滑动连接;
所述集痂漏斗(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一气管(11),所述第一气管(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13),所述第一套筒(13)内壁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4),所述第一套筒(13)的左侧固定连通有第二气管(15),所述第一套筒(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尘网(16),所述第一防尘网(16)位于第二气管(15)的右侧,所述第二气管(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燕,黄斌,李建伟,张嘉,严龙宗,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