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伤磨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188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烧伤磨痂器,包括集痂漏斗,所述集痂漏斗的左侧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集痂漏斗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壁与转轴的表面滑动连接,转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打磨时,通过传动盘和传动带,带动扇叶转动,通过转动的扇叶将第二气管内的空气抽出,进而使集痂漏斗的内部产生吸力,将打磨时产生的焦痂碎屑吸至第一套筒内部,便于对打磨下来的焦痂进行收集,同时,也能将磨痂滚筒上吸附的焦痂碎屑吸至第一套筒内部,进而防止磨痂滚筒上吸附有较多的焦痂碎屑,导致磨痂滚筒的打磨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伤磨痂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烧伤磨痂器。
技术介绍
伤部位在结痂后一般需要对焦痂处进行消除处理,以尽快除去烧伤坏死组织。目前在临床上主要使用有电动、气动和手动三种磨痂用具。在打磨过程中,打磨产生的焦痂碎屑直接散落来下,导致焦痂碎屑收集较为麻烦,同时烧伤磨痂器上容易吸附有较多的焦痂碎屑,导致烧伤磨痂器的打磨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在打磨过程中,打磨产生的焦痂碎屑直接散落来下,导致焦痂碎屑收集较为麻烦,同时烧伤磨痂器上容易吸附有较多的焦痂碎屑,导致烧伤磨痂器的打磨效果降低,而提出的一种烧伤磨痂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烧伤磨痂器,包括集痂漏斗,所述集痂漏斗的左侧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集痂漏斗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与转轴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磨痂滚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烧伤磨痂器,包括集痂漏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痂漏斗(1)的左侧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2),所述驱动马达(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3),所述集痂漏斗(1)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4),所述第一通孔(4)的内壁与转轴(3)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转轴(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5);/n所述定位块(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磨痂滚筒(7),所述磨痂滚筒(7)的左侧开设有定位槽(8),所述定位槽(8)的内壁与定位块(5)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块(9),所述集痂漏斗(1)的右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0),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伤磨痂器,包括集痂漏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痂漏斗(1)的左侧通过支撑架固定连接有驱动马达(2),所述驱动马达(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3),所述集痂漏斗(1)的左侧开设有第一通孔(4),所述第一通孔(4)的内壁与转轴(3)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转轴(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定位块(5);
所述定位块(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磨痂滚筒(7),所述磨痂滚筒(7)的左侧开设有定位槽(8),所述定位槽(8)的内壁与定位块(5)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螺纹杆(6)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转块(9),所述集痂漏斗(1)的右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0),所述第二通孔(10)的内壁与转块(9)的表面滑动连接;
所述集痂漏斗(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第一气管(11),所述第一气管(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13),所述第一套筒(13)内壁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4),所述第一套筒(13)的左侧固定连通有第二气管(15),所述第一套筒(1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防尘网(16),所述第一防尘网(16)位于第二气管(15)的右侧,所述第二气管(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燕黄斌李建伟张嘉严龙宗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