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心内科监测用的护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护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心内科监测用的护理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的统称,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织构成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疾病也称为心血管病,其中以心脏病最为多见,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等等,使心脏类疾病逐年攀升,并且发病人群逐渐低龄化。心内科患者经常出现心搏骤停的现象,心搏骤停是指未知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心内科监测用的护理设备,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靠近其两侧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支撑调高机构;/n还包括竖向移动的按压块(2),所述按压块(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轴(4),所述连接轴(4)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的表面开设有螺旋槽(6),所述螺旋槽(6)的螺旋升角从靠近所述按压块(2)开始逐渐变大;/n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转动轴(5)边转动边竖向移动的驱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心内科监测用的护理设备,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靠近其两侧的下表面均设置有支撑调高机构;
还包括竖向移动的按压块(2),所述按压块(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轴(4),所述连接轴(4)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的表面开设有螺旋槽(6),所述螺旋槽(6)的螺旋升角从靠近所述按压块(2)开始逐渐变大;
还包括用于带动所述转动轴(5)边转动边竖向移动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心内科监测用的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支撑板(7),所述支撑板(7)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架(1)内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7)的侧面开设有通孔一,所述支撑板(7)通过所述通孔一转动连接有从动轴一(8),所述从动轴一(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9),所述螺旋槽(6)的下侧壁上沿螺旋线设置有齿牙(10),所述齿轮一(9)与所述齿牙(10)相啮合,所述支撑板(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输出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臂一(13),所述转动臂一(13)远离所述电机(12)的一端铰接有转动臂二(14),所述转动臂二(14)远离所述电机(12)的一端铰接有齿条板(15),所述从动轴一(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二(16),所述齿轮二(16)与所述齿条板(15)相啮合,所述齿条板(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柱(17),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开设有用于所述限位柱(17)穿过且滑动的滑口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意一所述的多功能心内科监测用的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氧气罩(18)、氧气箱(19)和传动机构,所述氧气箱(19)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的内表面,通过所述转动轴(5)转动,并在所述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所述氧气箱(19)向所述氧气罩(18)输送氧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心内科监测用的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从动轴二(20),所述从动轴二(20)的上端部与所述支撑架(1)内表面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轴二(2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轮(21),所述支撑架(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臂(22),所述支撑臂(22)远离所述支撑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接筒(23),所述转接筒(23)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24),所述活塞(24)朝向所述凸轮(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杆(25),所述转接筒(23)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活塞杆(25)穿出且滑动的滑口二,所述活塞杆(25)的表面套设有弹簧(26),所述弹簧(26)的两端部分别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雪梅,顾弘,钱红继,朱小玲,缪爱凤,花云,姚丽萍,杨玲燕,张跃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