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尘器的灰尘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701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46
一种吸尘器的灰尘分离器,包括集尘杯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灰尘分离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尘风进口,壳体上对应于尘风进口的位置设有与壳体的外周面相切的导风板,灰尘分离组件采用单一的一级过滤器,一级过滤器与壳体偏心设置且远离进风侧,或者,灰尘分离组件是由一级过滤器和旋风过滤器组合而成,壳体上对应于尘风进口的位置设有与壳体的外周面相切的导风板,一级过滤器与旋风过滤器为同轴上下设置,一级过滤器和旋风过滤器与壳体偏心设置且远离进风侧。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使得尘气分离效果更好,且损耗更低,同时安装方便、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尘器的灰尘分离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吸尘器
,具体涉及一种吸尘器的灰尘分离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吸尘器,现有的吸尘器,主要包括有外壳、电动机、风机叶轮、吸嘴和灰尘分离器。其中,灰尘分离器包括集尘杯和旋风分离组件,集尘杯一侧面设有进风口,旋风分离组件的过滤器设置在集尘杯内对应进风口的位置,风机叶轮在电动机的高速驱动下,吸入气流,通过集尘杯的进风口进入过滤器进行气尘分离。现有的吸尘器的过滤器一般与集尘杯是同心设置,进风口距离过滤器很近,带有灰尘的气流往往来不及过滤就直冲滤网进入到后面的过滤层,这样使得灰尘分离不够彻底,影响吸尘效果。经查,现有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1049100.8的中国专利《一种吸尘器的灰尘分离器》,包括壳体及旋风分离组件,旋风分离组件包括旋风分离器和过滤罩,旋风分离器下部为一直桶,直桶与壳体底面固定,旋风分离器上部为旋风筒,旋风筒上开设有二级进风口,过滤罩罩盖在旋风筒外,过滤罩内设有与旋风筒相对应的挡板,过滤罩上部外侧对应于尘风进口位置设有第一导风板,第一导风板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第一导风通道,过滤罩上位于第一导风板后侧设有第二导风板,第二导风板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下行导风通道。该灰尘分离器增设了第一导风通道和下行导风通道,提高了尘气分离效果,但是其过滤器与尘杯壳体也是同心设置,也同样存在由于进风口距离过滤器太近,而造成灰尘分离不够彻底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尘气分离效果好、充分利用壳体内空间的吸尘器的灰尘分离器。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吸尘器的灰尘分离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灰尘分离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尘风进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对应于尘风进口的位置设有与壳体的外周面相切的导风板,灰尘分离组件采用单一的一级过滤器,一级过滤器与壳体偏心设置且远离进风侧。作为改进,所述一级过滤器包括圆筒状的过滤罩,过滤罩上布设有过滤孔,在过滤罩的下端设有挡尘裙边,挡尘裙边与壳体同心设置。进一步,所述过滤罩的上端设有与壳体的上开口相对合的扩径的圆形盖,圆形盖的上端成型有供过滤棉嵌置的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内开设有出风口,过滤棉设置在圆形凹槽内、设置在出风口的上方。或者是,一种吸尘器的灰尘分离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灰尘分离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尘风进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尘分离组件是由一级过滤器和旋风过滤器组合而成,壳体上对应于尘风进口的位置设有与壳体的外周面相切的导风板,一级过滤器与旋风过滤器为同轴上下设置,一级过滤器和旋风过滤器与壳体偏心设置且远离进风侧。作为改进,所述一级过滤器包括过滤罩,旋风过滤器的上部为旋风筒,过滤罩套设在旋风筒外,旋风分离器的下部为一直桶,直桶与壳体的底面相抵,壳体的内壁与旋风过滤器的外壁之间形成一级集尘腔,旋风过滤器的下部直桶内壁与壳体的底部之间形成二级集尘腔,在旋风分离器的中部、直桶的上端环向设有挡尘裙边,挡尘裙边与壳体同心设置。再改进,所述旋风筒呈底部为圆锥形的圆筒结构,其中圆锥形的下端插入直桶内,直桶的上端与圆锥形的外壁连接,在旋风筒的圆筒结构的上部侧面开设有二级进风口,在圆筒结构侧部对应于二级进风口的位置设有弧形导风板。进一步,所述过滤罩的上方设有与壳体的上开口相对应的圆形盖,过滤罩设置在圆形盖与挡尘裙边之间,圆形盖的上端成型有供过滤棉嵌置的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内开设有出风口,过滤棉设置在圆形凹槽内、设置在出风口的上方。再进一步,所述圆形盖的过滤棉的上方设有顶盖,顶盖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圆形盖的下端凸设有与出风口相贯通的挡板,挡板呈倒锥形,挡板插置在旋风筒内。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底部开口,在壳体的底部开口处可拆卸地对合设有一底盖,底盖的上端面上设有供旋风过滤器的下部直桶定位的圆形定位槽,圆形定位槽内嵌置有与直桶下端相抵密封的密封圈。最后,所述偏心设置是偏心距离L和壳体内直径D之比在0.005~0.15范围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一级过滤器、旋风过滤器与集尘杯偏心设置,且远离进风侧,使得进入集尘杯的带有灰尘的气流不会来不及过滤就直冲过滤网进入到后面的过滤层,使得灰尘能充得到分过滤,分离更加彻底,而且壳体无需切边处理,能保持较大空间,空间利用好,壳体和直桶之间能保持同轴布置,保持良好旋风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尘气分离效果更好,且损耗更低,同时安装方便、成本较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纵向剖视图;图3为图1沿进风口位置的横向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旋风过滤器的俯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灰尘分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纵向剖视图;图7为图1沿进风口位置的横向剖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一级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5所示,一种吸尘器的灰尘分离器,包括集尘杯的壳体1以及设置在壳体1内的灰尘分离组件,壳体1的底部开口,在壳体1的底部开口处可拆卸地对合设有一底盖11,壳体1上设有尘风进口13,灰尘分离组件是由一级过滤器2和旋风过滤器3组合而成,壳体1上对应于尘风进口13的位置设有与壳体1的外周面相切的导风板14,一级过滤器2与旋风过滤器3为同轴上下设置,一级过滤器2和旋风过滤器3与壳体1偏心设置且远离进风侧。通常偏心距离L和壳体内直径D之比在0.005~0.15范围内。具体结构为:一级过滤器2包括过滤罩21,旋风过滤器3的上部为旋风筒31,过滤罩21套设在旋风筒31外,旋风分离器3的下部为一直桶32,直桶32可以与壳体1的底盖11相抵,底盖11的上端面上设有供旋风过滤器3的下部直桶32定位的圆形定位槽,圆形定位槽内嵌置有与直桶32下端相抵密封的密封圈。当然,直桶32底部也可以不直接接触底盖11。壳体1的内壁与旋风过滤器3的外壁之间形成一级集尘腔A,旋风过滤器3的下部直桶32内壁与壳体1的底盖11之间形成二级集尘腔B,在旋风分离器3的中部、直桶32的上端环向设有挡尘裙边4,挡尘裙边4与壳体1同心设置。旋风筒31呈底部为圆锥形的圆筒结构,其中圆锥形的下端插入直桶32内,直桶32的上端与圆锥形的外壁光滑连接,在旋风筒31的圆筒结构的上部侧面开设有二级进风口33,在圆筒结构侧部对应于二级进风口33的位置设有弧形导风板311。过滤罩21的上方设有与壳体1的上开口相对应的圆形盖22,过滤罩21设置在圆形盖22与挡尘裙边4之间,圆形盖22的上端成型有供过滤棉24嵌置的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内开设有出风口,过滤棉24设置在圆形凹槽内、设置在出风口的上方。圆形盖22的过滤棉24的上方设有顶盖12,顶盖12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圆形盖22的下端凸设有与出风口相贯通的挡板23,挡板23呈倒锥形,挡板23插置在旋风筒31内。旋风筒31的上端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尘器的灰尘分离器,包括集尘杯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灰尘分离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尘风进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对应于尘风进口的位置设有与壳体的外周面相切的导风板,灰尘分离组件采用单一的一级过滤器,一级过滤器与壳体偏心设置且远离进风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尘器的灰尘分离器,包括集尘杯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灰尘分离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尘风进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对应于尘风进口的位置设有与壳体的外周面相切的导风板,灰尘分离组件采用单一的一级过滤器,一级过滤器与壳体偏心设置且远离进风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灰尘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过滤器包括圆筒状的过滤罩,过滤罩上布设有过滤孔,在过滤罩的下端设有挡尘裙边,挡尘裙边与壳体同心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灰尘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罩的上端设有与壳体的上开口相对合的扩径的圆形盖,圆形盖的上端成型有供过滤棉嵌置的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内开设有出风口,过滤棉设置在圆形凹槽内、设置在出风口的上方。


4.一种吸尘器的灰尘分离器,包括集尘杯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灰尘分离组件,所述壳体上设有尘风进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灰尘分离组件是由一级过滤器和旋风过滤器组合而成,壳体上对应于尘风进口的位置设有与壳体的外周面相切的导风板,一级过滤器与旋风过滤器为同轴上下设置,一级过滤器和旋风过滤器与壳体偏心设置且远离进风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灰尘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过滤器包括过滤罩,旋风过滤器的上部为旋风筒,过滤罩套设在旋风筒外,旋风分离器的下部为一直桶,直桶与壳体的底面相抵,壳体的内壁与旋风过滤器的外壁之间形成一级集尘腔,旋风过滤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荣顾利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哲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