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艺多功能施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79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艺多功能施肥设备,属于农业种植,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右侧栓接有右侧板,底板、右侧板和层板对装置进行支撑,车轮和扶手方便对装置进行移动,控制器本体对装置的用电器进行控制,蓄电池本体可以保证装置的用电器在户外正常的运行,撒料装置可以将固体肥料从装置的底部向正前方扇形播散出去,旋耕装置可以对泥土表面的肥料进行翻转,使肥料与泥土混合在一起增加肥料的吸收速率,混合装置可以将固体肥料与液体肥料混合在一起,水泵本体、第一出水管和雾化喷头可以将混合后的肥料溶液喷洒出去,调节装置可以调整第一支撑板的角度,从而加大喷洒面积提高施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艺多功能施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园艺多功能施肥设备。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以耕种为本,在耕种的过程中浇灌、施肥、喷洒农药从头到尾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这种耕种方式费时费力,工作效率极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业设备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施肥分为根部施肥与叶面施肥,根部施肥,可分为撒施、穴施、条施和环施。撒施:将肥料均匀地撒布于种植区域的土面上,施用方便,但肥料容易流失,利用率低。条施:在条植苗圃中,于树木行间挖沟,将肥料施下后覆土。穴施:在植株近旁挖穴,将肥料施入后覆土。环施:沿树木滴水线挖掘约30cm深的沟,施用后覆土。叶面施肥,将肥料溶于水,形成肥料溶液后喷洒于植物叶片上,使用的肥料应是易溶于水、不含有毒物质且不会灼伤叶片。现有的施肥装置无法满足同时进行叶面施肥与根部施肥,所以将叶面施肥与根部施肥结合在一起能够提高作物对肥料的吸收,提高施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艺多功能施肥设备,底板、右侧板和层板对装置进行支撑,车轮和扶手方便对装置进行移动,控制器本体对装置的用电器进行控制,蓄电池本体可以保证装置的用电器在户外正常的运行,撒料装置可以将固体肥料从装置的底部向正前方扇形播散出去,旋耕装置可以对泥土表面的肥料进行翻转,使肥料与泥土混合在一起增加肥料的吸收速率,混合装置可以将固体肥料与液体肥料混合在一起,水泵本体、第一出水管和雾化喷头可以将混合后的肥料溶液喷洒出去,调节装置可以调整第一支撑板的角度,从而加大喷洒面积提高施肥效率。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园艺多功能施肥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右侧栓接有右侧板,所述右侧板左侧的顶部栓接有层板,所述底板底部的四角均栓接有车轮,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栓接有撒料装置,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栓接有旋耕装置,所述层板顶部栓接有混合装置,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栓接有蓄电池本体,所述层板顶部侧左侧铰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右侧贯穿连接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左侧法兰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层板的顶部栓接有水泵本体,且水泵本体的输出端与第一出水管管道连接,水泵本体的输入端与混合装置的左侧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部的右侧铰接有调节装置,所述右侧板右侧的顶部栓接有扶手,所述右侧板的顶部栓接有控制器本体,且控制器本体的输入端与蓄电池本体电性连接,底板、右侧板和层板对装置进行支撑,车轮和扶手方便对装置进行移动,控制器本体对装置的用电器进行控制,蓄电池本体可以保证装置的用电器在户外正常的运行,撒料装置可以将固体肥料从装置的底部向正前方扇形播散出去,旋耕装置可以对泥土表面的肥料进行翻转,使肥料与泥土混合在一起增加肥料的吸收速率,混合装置可以将固体肥料与液体肥料混合在一起,水泵本体、第一出水管和雾化喷头可以将混合后的肥料溶液喷洒出去,调节装置可以调整第一支撑板的角度,从而加大喷洒面积提高施肥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撒料装置包括进料口、第一电机、第一外壳、第一导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一转轴、绞龙、第一叶片和箱门,所述底板顶部的左侧栓接有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内壁的顶部栓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器本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轴承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焊接有绞龙,且绞龙的表面与底板的顶部和外壳的底部均贯穿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底部栓接有叶片,所述底板底部的左侧栓接有第二挡板,所述外壳正面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外壳顶部的正面栓接有第一导板,且第一导板设置在进料口的下方,所述外壳内壁的前端铰接有第一挡板,且第一挡板设置在进料口的上方,第一电机提供动力,第一外壳对肥料进行储存,进料口和第一导板便于工作人员添加肥料,避免肥料散落,第一挡板可以避免添加进第一外壳内部的肥料从进料口飞出,第一转轴作为传动装置可以带动绞龙旋转,绞龙可以将肥料从第一外壳底部的缝隙从带出,然后落到第一叶片的顶部,第一叶片高速旋转产生离心力,将肥料向四周甩出,第二挡板可以截留部分肥料在装置的底部,避免装置底部没有肥料,箱门方便工作人员清理撒料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箱门包括第一出料口、第三挡板、第一滑槽、第一限位槽和第一限位杆,所述外壳正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正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滑槽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的顶部栓接有第一限位杆,且第一限位杆的表面与第一限位槽的表面滑动连接,第一出料口便于工作人员将剩余肥料取出,第三挡板可以避免肥料从第一出料口散落出来,对肥料进行限位,第一滑槽方便将第三挡板抬起,第一限位槽便于第一限位杆移动并对第一限位槽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旋耕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皮带轮组、通孔、第二转轴和刀片,所述底板的顶部栓接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器本体电性连接,所述底板顶部的在左侧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栓接有皮带轮组,且皮带轮组的表面与通孔贯穿连接,所述皮带轮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栓接有刀片,第二电机提供动力,皮带轮组作为传动装置带动第二转轴旋转,通孔便于皮带轮组的安装,第二转轴旋转可以带动刀片旋转,刀片旋转可以将板结的泥土切割开并打散。进一步的,所述混合装置包括进料斗、第二外壳、第三电机、第四挡板、第三转轴和第二叶片,所述层板的顶部栓接有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外壳内壁的底部栓接有第三电机,且第三电机的输入端与控制器本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轴承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表面的底部贯穿连接有第四挡板,所述第三转轴的表面栓接有第二叶片,所述第二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斗,进料口便于工作人员添加肥料与水,第二外壳对肥料和水进行存储,第三电机提供动力,带动第三转轴旋转,第三转轴带动第二叶片旋转,这样就可以对第二外壳内的物体进行搅拌混合,大大的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量。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一调节槽、第二调节槽、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栓接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顶部栓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部的前侧开设有第二调节槽,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部的后侧开设有第一调节槽,所述第一调节槽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的左侧栓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调节槽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左侧栓接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的左侧与第二连接杆的左侧均与第一支撑板右侧的顶部铰接,第一调节槽和第二调节槽可以对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进行限位,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作为传动装置,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一支撑板角度的调整,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可以对调节装置进行支撑。一种园艺多功能施肥设备的使用方法,具体使用步骤如下:S1、调配肥料:工作人员将水与肥料称重后,加入到混合装置和撒料装置内,加入到混合装置内的肥料与水,按照1:1000-3:1000的比例添加,添加进行撒料装置内的肥料,根据种植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艺多功能施肥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右侧栓接有右侧板(2),所述右侧板(2)左侧的顶部栓接有层板(3),所述底板(1)底部的四角均栓接有车轮(4),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栓接有撒料装置(5),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栓接有旋耕装置(6),所述层板(3)顶部栓接有混合装置(7),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栓接有蓄电池本体(15),所述层板(3)顶部侧左侧铰接有第一支撑板(14),所述第一支撑板(14)的右侧贯穿连接有第一出水管(12),所述第一出水管(12)的左侧法兰连接有雾化喷头(11),所述层板(3)的顶部栓接有水泵本体(13),且水泵本体(13)的输出端与第一出水管(12)管道连接,水泵本体(13)的输入端与混合装置(7)的左侧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4)顶部的右侧铰接有调节装置(8),所述右侧板(2)右侧的顶部栓接有扶手(9),所述右侧板(2)的顶部栓接有控制器本体(10),且控制器本体(10)的输入端与蓄电池本体(15)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艺多功能施肥设备,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右侧栓接有右侧板(2),所述右侧板(2)左侧的顶部栓接有层板(3),所述底板(1)底部的四角均栓接有车轮(4),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栓接有撒料装置(5),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栓接有旋耕装置(6),所述层板(3)顶部栓接有混合装置(7),所述底板(1)顶部的右侧栓接有蓄电池本体(15),所述层板(3)顶部侧左侧铰接有第一支撑板(14),所述第一支撑板(14)的右侧贯穿连接有第一出水管(12),所述第一出水管(12)的左侧法兰连接有雾化喷头(11),所述层板(3)的顶部栓接有水泵本体(13),且水泵本体(13)的输出端与第一出水管(12)管道连接,水泵本体(13)的输入端与混合装置(7)的左侧管道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14)顶部的右侧铰接有调节装置(8),所述右侧板(2)右侧的顶部栓接有扶手(9),所述右侧板(2)的顶部栓接有控制器本体(10),且控制器本体(10)的输入端与蓄电池本体(15)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艺多功能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撒料装置(5)包括进料口(506)、第一电机(504)、第一外壳(501)、第一导板(507)、第一挡板(505)、第二挡板(509)、第一转轴(503)、绞龙(502)、第一叶片(508)和箱门(510),所述底板(1)顶部的左侧栓接有第一外壳(501),所述第一外壳(501)内壁的顶部栓接有第一电机(504),且第一电机(504)的输入端与控制器本体(10)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机(504)的输出端轴承连接有第一转轴(503),所述第一转轴(503)的表面焊接有绞龙(502),且绞龙(502)的表面与底板(1)的顶部和外壳的底部均贯穿连接,所述第一转轴(503)的底部栓接有叶片,所述底板(1)底部的左侧栓接有第二挡板(509),所述外壳正面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506),所述外壳顶部的正面栓接有第一导板(507),且第一导板(507)设置在进料口(506)的下方,所述外壳内壁的前端铰接有第一挡板(505),且第一挡板(505)设置在进料口(506)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园艺多功能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510)包括第一出料口(515)、第三挡板(514)、第一滑槽(512)、第一限位槽(511)和第一限位杆(513),所述外壳正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料口(515),所述第一出料口(515)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512),所述第一滑槽(512)的正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511),所述第一滑槽(512)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三挡板(514),所述第三挡板(514)的顶部栓接有第一限位杆(513),且第一限位杆(513)的表面与第一限位槽(511)的表面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艺多功能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装置(6)包括第二电机(604)、皮带轮组(603)、通孔(605)、第二转轴(602)和刀片(601),所述底板(1)的顶部栓接有第二电机(604),且第二电机(604)的输入端与控制器本体(10)电性连接,所述底板(1)顶部的在左侧开设有通孔(605),所述第二电机(604)的输出端栓接有皮带轮组(603),且皮带轮组(603)的表面与通孔(605)贯穿连接,所述皮带轮组(6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602),所述第二转轴(602)的表面栓接有刀片(6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艺多功能施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装置(7)包括进料斗(706)、第二外壳(705)、第三电机(701)、第四挡板(702)、第三转轴(704)和第二叶片(703),所述层板(3)的顶部栓接有第二外壳(705),所述第二外壳(705)内壁的底部栓接有第三电机(701),且第三电机(701)的输入端与控制器本体(10)电性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萧县黄河故道园艺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