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遁耕施肥精量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3611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6: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遁耕施肥精量播种机。

A precision seeder for hidden cultivation and fertil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遁耕施肥精量播种机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遁耕施肥精量播种机。
技术介绍
为填补目前保护性耕作
的缺陷空白,本申请人开发了遁耕机械,经进一步完善,在遁耕机的础上增设了一种遁耕施肥装置,此类装置可实现施肥以及遁耕同步作业的同时再完成施肥,并且可实现多层精准立体施肥,其作业效率高。但是,其无法实现播种作业,在功能性上尚缺播种功能。市场现有播种机多数为施肥播种一体机,不具有表层免耕深层松土功能,土壤板结,不利于秧苗生长。也有播种机与旋耕机结合的模式进行田间播种作业,但旋耕机工作深度浅,无法打破犁底层,不利于作物根系的深扎生长。再者,目前草原退化严重,迫切需要一种保护性治理草原退化的设备,实现表层免耕底层疏松,同时实现草种复播,对草原进行综合修复。针对上述问题,本行业技术人员非常有必要设计及研发一种遁耕施肥精量播种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上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遁耕施肥精量播种机,其能够在实现表层免耕、底层遁耕深松及施肥的同时完成播种作业,提高工作效率和耕作质量,降低能耗,同时可提高播种以及施肥精度,还可实现草种复播,用于草原综合修复。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遁耕施肥精量播种机,其包括一个架体,架体上设置有横梁,位于中部的横梁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储肥槽,储肥槽底部通过布肥器连接有若干个落肥管;所述的落肥管设置在深耕刀的正后方并且紧靠深耕刀设置;位于后部的横梁上固定有播种模块,所述的播种模块由多个相同结构设置的播种单元组成,多个播种单元的前端同时固定有一个横向驱动轴,所述的横向驱动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驱动轮和多个从动轮以及至少一个限深轮,所述的驱动轮和限深轮通过链条环形连接实现驱动;所述的播种单元包括一个储种槽,储种槽的下方设置有落种箱,落种箱的下方为播种盘,所述的播种盘的下方设置有开沟刀,开沟刀的后侧设置有落种口。落种口的后侧,在播种盘上倾斜固定有拨土装置,所述的拨土装置为两片相对V型设置,通过拨土装置将播种沟槽旁的土壤划至播种沟槽内,对种子进行覆盖。每个播种单元的后侧分别固定有一个压种轮,所述的压种轮通过压种轮固定板固定在落种箱上,所述的压种轮固定板上设置有压种轮调节螺杆,所述的压种轮调节螺杆延伸至固定板上方,通过调整压种轮调节螺杆在固定板上的深度可实现压种轮高低位置的调节。所述的落种箱的后侧设置有固定桩,所述的固定桩上设置有固定箍,通过固定箍用于和横梁固定。所述的限深轮通过两片固定在横向驱动轴上的固定片架设,在固定上设置有一个限深轮调节螺杆,所述的限深轮调节螺杆的上部贯穿水平板设置,所述的水平板固定在架体或者播种单元上,通过调整限深轮调节螺杆在水平板上的深度可实现限深轮高低位置的调节。所述的深耕刀上设置有刻度,可直观的看到深耕刀的吃土深度,以此实现对深耕作业的调节。每个深耕刀的后侧设置的若干个落肥管,落肥管前后排列设置,自深耕刀向后依次逐渐升高或降低,实现分层立体化布肥。每个肥料出口的左右两侧皆设置有一个挡板,通过挡板阻挡左右两侧土壤,避免肥料出口堵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以上设置,其通过在原有的遁耕施肥机的后侧固定播种模块,播种模块内部设置有多个播种单元,通过播种模块前侧的横向驱动轴实现驱动以带动播种盘转动,以此实现精准播种作业,本技术结构设计新颖,其将播种模块设置在遁耕刀的后侧,通过此种作业方式实现土壤遁耕后施肥作业,同时再进行播种作业,将三种作业方式整合至同一设备上,提高了作业效率,解决了目前农耕领域遇到的实际问题,是一种理想的遁耕施肥精量播种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播种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播种模块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A区域结构放大示意图;附图中,1、架体,2、横梁,21、前端横梁,22、中部横梁,23、后部横梁,3、储肥槽,31、分肥漏斗,32、落肥管,33、挡板,4、深耕刀,41、刻度,5、牵引架,51、牵引座,6、开沟盘,7、播种模块,70、储种槽,71、固定桩,72、落种箱,73、压种轮,731、压种轮固定板,732、水平板,733、竖向调节螺杆,74、限深轮,75、从动轮,76、横向驱动轴,761、驱动轮,762、横向驱动轴固定片,763、限深轮驱动轮,764、固定片,765、限深轮,766、限深轮调节螺杆,767、水平板,77、播种盘,78、开沟刀,79、拨土爪,80、固定箍。具体实施方式参看附图1所示,一种遁耕施肥精量播种机,其包括一个架体1,所述的架体1上设置有多根横梁2,位于中部的中部横梁22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储肥槽3,储肥槽3底部设置有布肥器,所述的布肥器与现有的使用较为广泛的布肥部件结构相同,在此不作为重点赘述,布肥器通过分肥漏斗31分别连接有若干个落肥管32,落肥管32的底部为肥料出口;在中部横梁22上螺栓固定有若干个固定座,每个固定座的底部固定有一个深耕刀4;在中部横梁22的前侧面上,对应每个深耕刀4分别设置有一个开沟盘6;所述的落肥管32设置在深耕刀的正后方并且紧靠深耕刀4设置,其目的是在深耕刀4将土壤分流的同时,将肥料通过落肥管32播于土壤中;位于后部的后部横梁23上固定有播种模块7,所述的播种模块7由多个相同结构设置的播种单元组成,多个播种单元的前端通过横向驱动轴固定片72同时固定有一个横向驱动轴76,所述的横向驱动轴76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驱动轮761和多个从动轮75以及至少一个限深轮765,所述的驱动轮75和限深轮765上的限深轮驱动轮763通过链条环形连接实现驱动,在限深轮固定时,其通过两片固定在横向驱动轴76上的固定片764架设,在固定片764上设置有一个限深轮调节螺杆766,所述的限深轮调节螺杆766的上部贯穿水平板设置,所述的水平板767固定在架体或者播种单元上,通过调整限深轮765调节螺杆在水平板767上的深度可实现限深轮高低位置的调节。所述的播种单元包括一个储种槽70,储种槽70的下方设置有落种箱72,落种箱72的下方为播种盘77,所述的播种盘77的下方设置有开沟刀78,开沟刀78的后侧设置有落种口,所述的播种盘77为市面上通用产品,目前通用的为勺式播种盘或者为盘式播种盘,在此不对该几种播种装置进行赘述。开沟刀78的后侧,在播种盘77上倾斜固定有拨土爪79,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的拨土爪79为两片相对设置,通过拨土爪79将播种沟槽旁的土壤划至播种沟槽内以此进行种子的填埋。当然,以上所述的拨土爪79可在功能不变的基础下可采用轮或者圆盘实现。在以上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每个播种单元的后侧分别固定有一个压种轮73,所述的压种轮73通过压种轮固定板731固定在落种箱72上,所述的压种轮固定板上设置有压种轮调节螺杆733,所述的压种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遁耕施肥精量播种机,其包括一个架体,架体上设置有横梁,位于中部的横梁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储肥槽,储肥槽底部通过布肥器连接有若干个落肥管;所述的落肥管设置在深耕刀的正后方并且紧靠深耕刀设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后部的横梁上固定有播种模块,所述的播种模块由多个相同结构设置的播种单元组成,多个播种单元的前端同时固定有一个横向驱动轴,所述的横向驱动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驱动轮和多个从动轮以及至少一个限深轮,所述的驱动轮和限深轮通过链条环形连接实现驱动;所述的播种单元包括一个储种槽,储种槽的下方设置有落种箱,落种箱的下方为播种盘,所述的播种盘的下方设置有开沟刀,开沟刀的后侧设置有落种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遁耕施肥精量播种机,其包括一个架体,架体上设置有横梁,位于中部的横梁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储肥槽,储肥槽底部通过布肥器连接有若干个落肥管;所述的落肥管设置在深耕刀的正后方并且紧靠深耕刀设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后部的横梁上固定有播种模块,所述的播种模块由多个相同结构设置的播种单元组成,多个播种单元的前端同时固定有一个横向驱动轴,所述的横向驱动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驱动轮和多个从动轮以及至少一个限深轮,所述的驱动轮和限深轮通过链条环形连接实现驱动;所述的播种单元包括一个储种槽,储种槽的下方设置有落种箱,落种箱的下方为播种盘,所述的播种盘的下方设置有开沟刀,开沟刀的后侧设置有落种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遁耕施肥精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落种口的后侧,在播种盘上倾斜固定有拨土爪,所述的拨土爪为两片相对设置,通过拨土爪将播种沟槽旁的土壤划至播种沟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遁耕施肥精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播种单元的后侧分别固定有一个压种轮,所述的压种轮通过压种轮固定板固定在落种箱上,所述的压种轮固定板上设置有压种轮调节螺杆,所述的压种轮调节螺杆延伸至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宪杰杨震张正斌董元华徐萍张继磊
申请(专利权)人:驰象沃业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