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土层置换耕作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3609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土层置换耕作设备,其在架体上设置上层土壤剥离模块和下层土壤处理模块同时作业,通过横向输送装置将上层土壤剥离模块上收集的表层土壤左右分流设置;隔离装置将收集起的下层土壤导流至后侧落料口;本新型土层置换耕作设备左右两侧设置的刮板将横向输送装置左右分流后的土壤收拢至上层土壤平铺仓内实现上层土壤平铺;本装置将地表0~20厘米富含养分和草籽的熟土层收集起,再将熟土层下部的20~35厘米贫瘠、不含草籽的生土层剥离形成U型沟槽,再将上述熟土层填至U型沟槽底部,最后覆盖生土层,使生土层均匀平铺在熟土层上,实现土层置换,达到土层和营养成分的合理布局、抑制杂草再生促进作物高产的目的。

A new soil replacement tillag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土层置换耕作设备
本技术属于农耕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土层置换耕作设备。
技术介绍
周知,在农耕机械领域,多年耕种后的地表熟土层土壤内部因过多的化肥、农药的施加,加之农业机械反复碾压,其地表土壤严重板结,作物根系难以下扎,土壤的透气性和蓄水保水水性以及保肥性大幅降低,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群无法生存,农作物严重减产,品质下降。肥料集中在表层,形成富集层,因作物根系具有向肥性,根系生长在浅层,易受旱涝影响,易倒伏。土壤表层杂草种籽掺混在土壤营养成分富集的表层,杂草生长旺盛,灭草难度大,水肥有效利用率低。针对以上弊端,目前国家提倡深耕深松,但是深耕犁的作业方式实为深翻,耕深35公分左右,20公分以下的生土被翻上来,生土层营养成分贫瘠,造成作物10%~30%减产,逐渐被农民发现而拒绝。深松只是局部打破犁底层,不能创造苗床,还需要另加旋耕松土,野草得不到有效控制。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新型土层置换耕作设备,实现熟土层和生土层的土壤置换,以此来解决现有农耕作业过程中实际遇到的问题是现有本行业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土层置换耕作设备,其使用双作业模块同时作业,位于前端的作业模块将距地面0~20公分富含有机质和草籽的熟土层剥离并侧置成垄堆放,位于后面的作业模块继续深挖,地面形成一定深度U型沟槽,通过回填装置将侧置的熟土垄回填至U型沟槽,最后将距离地表20~35公分且养分贫瘠不含草籽的生土层均匀平铺在U型沟槽表层,此实现营养成分富集的熟土层平铺到原生土层的位置,两者置换,以改善和优化耕作条件。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新型土层置换耕作设备,其包括一个架体;架体的顶部设置有牵引部和驱动部;架体的内部设置有上层土壤剥离模块和下层土壤处理模块;所述的上层土壤剥离模块设置在前侧,其和横向输送装置连接实现上层土壤在地面拾取后的左右分流;下层土壤处理模块设置在上层土壤剥离模块的后侧,在下层土壤处理模块的后侧配套设置有一个隔离装置,所述的隔离装置将抛起的下层土壤导流至后侧落料口;所述的下层土壤处理模块和后侧落料口之间设置有一个上层土壤平铺仓,上层土壤平铺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入土口,每个入土口上设置有一个刮板将横向输送装置左右分流后的土壤收拢并阻挡入上层土壤平铺仓内实现上层土壤平铺。所述的上层土壤剥离模块为土壤收集槽或者为铧犁或者为旋耕犁。所述的上层土壤剥离模块为土壤收集槽时,其中部设置有一个中部支撑柱将土壤收集槽底面和顶面支撑实现加强,土壤收集槽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设置加强。所述的下层土壤处理模块为旋耕犁组。所述的隔离装置以及刮板的后侧皆焊接设置有加强筋用于补强。所述的上层土壤平铺仓内部设置有一个分土刮板,所述的分土刮板的左右两端铰接固定在新型土层置换耕作设备左右两侧的侧壁上;在分土刮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分土刮板支撑装置。所述的分土刮板的后侧为尖角设置。在本新型土层置换耕作设备的最后端铰接设置有一个压土板,所述的压土板贴合地面设置,压土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下压支撑装置和新型土层置换耕作设备后端连接,通过下压支撑装置始终约束压土板下压实现对旋耕土壤的压平。所述的驱动部设置在本新型土层置换耕作设备的的中间部位,其同时驱动下层旋耕犁组以及横向输送装置同步运动。本新型土层置换耕作设备上以驱动部为分界线,左右两侧结构对称设计且各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以上设置,其在架体上设置上层土壤剥离模块和下层土壤处理模块同时作业,通过横向输送装置将上层土壤剥离模块上收集的表层土壤左右分流设置;与此同时,隔离装置将收集起的下层土壤导流至后侧落料口;本新型土层置换耕作设备左右两侧设置的刮板将横向输送装置左右分流后的土壤收拢并阻挡入上层土壤平铺仓内实现上层土壤平铺;通过以上作业,本装置将地表0~20厘米富含养分和草籽的熟土层收集起,再将熟土层下部的20~35厘米贫瘠、不含草籽的生土层剥离形成U型沟槽,再将上述熟土层填至U型沟槽底部,最后覆盖生土层,使生土层均匀平铺在熟土层上,实现土层置换,达到土层和营养成分的合理布局、抑制杂草再生促进作物高产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前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后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底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驱动原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内部工作原理示意图;附图中,1、架体,10、驱动部,11、密封板,12、旋耕犁驱动部,13、入土口,14、牵引部,15、上层土壤平铺仓,2、土壤收集槽,21、中部支撑柱,22、土壤收集槽补强筋,3、横向输送装置,31、出土口,4、刮板,41、刮板补强片,5、下层土壤处理模块,6、隔离装置,61、隔离装置补强片,7、压土板,71、下压支撑装置,8、分土刮板,81、分土刮板支撑装置,82、铰接轴,9、后侧落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将采用本技术所公开的新型土层置换耕作设备进行具体细节上的讲解:一种新型土层置换耕作设备,其包括一个架体1,架体1上设置有多根横梁用于支撑,横梁的顶部以及左右两侧铆接密封板11实现整个新型土层置换耕作设备外部壳体的成型;架体1的顶部设置有牵引部14和驱动部10;架体1的内部设置有上层土壤剥离模块和下层土壤处理模块;本实施例所述的上层土壤剥离模块包括土壤收集槽2或者铧犁或者旋耕犁,本实施例以土壤收集槽2为例进行讲解,下层土壤处理模块5选用旋耕犁组;土壤收集槽2设置在前侧,其和横向输送装置3连接实现上层土壤在地面拾取后的左右分流,在本装置的左右侧板上,对应横向输送装置3分别设置有出土口31,下层土壤处理模块5设置在土壤收集槽2的后侧,在下层土壤处理模块5的后侧配套设置有一个隔离装置6,隔离装置6的后侧设置有隔离装置补强片61用于补强,所述的隔离装置6的设置目的是将收集起的下层土壤导流至后侧落料口9,通过后侧落料口9落入至地面;所述的下层土壤处理模块5和后侧落料口9之间设置有一个上层土壤平铺仓15,上层土壤平铺仓9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入土口13,每个入土口13上设置有一个刮板4将横向输送装置3左右分流后的土壤收拢并阻挡入上层土壤平铺仓15内实现上层土壤的平铺,刮板4的后侧设置有刮板补强片41用于对刮板的补强。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层土壤剥离模块为土壤收集槽2时,其中部设置有一个中部支撑柱21将土壤收集槽底面和顶面支撑实现加强,土壤收集槽2的底部设置有土壤收集槽补强筋22实现对整个土壤收集槽2的加强。本新型土层置换耕作设备上以驱动部10为分界线,左右两侧结构对称设计且各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相同。所述的驱动部10设置在本新型土层置换耕作设备的的中间部位,其同时驱动旋耕犁组以及横向输送装置3同步运动。本装置工作时,其在架体1上设置上层土壤剥离模块和下层土壤处理模块同时作业,通过横向输送装置3将上层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土层置换耕作设备,其包括一个架体;架体的顶部设置有牵引部和驱动部;其特征在于:架体的内部设置有上层土壤剥离模块和下层土壤处理模块;所述的上层土壤剥离模块设置在前侧,其和横向输送装置连接实现上层土壤在地面拾取后的左右分流;下层土壤处理模块设置在上层土壤剥离模块的后侧,在下层土壤处理模块的后侧配套设置有一个隔离装置,所述的隔离装置将抛起的下层土壤导流至后侧落料口;所述的下层土壤处理模块和后侧落料口之间设置有一个上层土壤平铺仓,上层土壤平铺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入土口,每个入土口上设置有一个刮板将横向输送装置左右分流后的土壤收拢并阻挡入上层土壤平铺仓内实现上层土壤平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土层置换耕作设备,其包括一个架体;架体的顶部设置有牵引部和驱动部;其特征在于:架体的内部设置有上层土壤剥离模块和下层土壤处理模块;所述的上层土壤剥离模块设置在前侧,其和横向输送装置连接实现上层土壤在地面拾取后的左右分流;下层土壤处理模块设置在上层土壤剥离模块的后侧,在下层土壤处理模块的后侧配套设置有一个隔离装置,所述的隔离装置将抛起的下层土壤导流至后侧落料口;所述的下层土壤处理模块和后侧落料口之间设置有一个上层土壤平铺仓,上层土壤平铺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入土口,每个入土口上设置有一个刮板将横向输送装置左右分流后的土壤收拢并阻挡入上层土壤平铺仓内实现上层土壤平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土层置换耕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土壤剥离模块为土壤收集槽或者为铧犁或者为旋耕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土层置换耕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土壤剥离模块为土壤收集槽时,其中部设置有一个中部支撑柱将土壤收集槽底面和顶面支撑实现加强,土壤收集槽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设置加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土层置换耕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层土壤处理模块为旋耕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宪杰杨震董元华王聪
申请(专利权)人:驰象沃业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