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真恐龙的前爪指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47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真恐龙的前爪指头,包括牵引线、滑轮、转轴、扭簧、线轮、指尖关节和指关节;所述指尖关节和所述指关节的一端为半球形,所述指关节为空心圆柱形,所述指尖关节的球形一端通过所述转轴铰接在所述指关节非球形一端内,所述扭簧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滑轮固定在所述指关节的内部,所述滑轮的轴线和所述转轴的轴线平行;所述牵引线的一端固定在位于所述指尖关节球形面上与所述滑轮距离最远的点上,且该点在所述滑轮径向的对称平面上,所述牵引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轮固定在所述线轮的柱面上;所述线轮为一端面为斜面的圆柱形,且该斜面与另一端面相交于一点,所述牵引线的端部固定在该点的一侧,所述线轮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仿真恐龙的前爪指头
本技术涉及仿真恐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仿真恐龙的前爪指头。
技术介绍
根据纪录片提供的影像资料和化石显示,恐龙前爪是具有关节的,是可以活动的,由于恐龙的前爪较小,指关节更小,因此,在多数的仿真恐龙中,恐龙前爪的动作就被省略,尤其是指关节的动作,这不利于人们对恐龙的认识,尤其是学生的学习参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仿真恐龙的前爪指头,具有指关节可以仿真活动的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仿真恐龙的前爪指头,包括牵引线、滑轮、转轴、扭簧、线轮、指尖关节和指关节;所述指关节为空心圆柱形,所述指尖关节和所述指关节的一端均为半球形,所述指尖关节的球形一端通过所述转轴铰接在所述指关节非球形一端内,所述扭簧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滑轮固定在所述指关节的内部,所述滑轮的轴线和所述转轴的轴线平行;所述牵引线的一端固定在位于所述指尖关节球形面上与所述滑轮距离最远的点上,且该点在所述滑轮径向的对称平面上,所述牵引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轮固定在所述线轮的柱面上;所述线轮为一端面为斜面的圆柱形,且该斜面与另一端面相交于一点,所述牵引线的端部固定在该点的一侧,所述线轮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电机驱动线轮,将牵引线缠绕在线轮上,在转轴上的扭簧受力压缩,同时牵引线牵动指尖关节转动,模拟关节的弯曲,由于线轮的一个端面为斜面,因此牵引线在线轮上缠绕满一圈时,便会自动滑落,此时,扭簧的回复力将指尖关节再次弹回变直,同时,将牵引线拉直,以此完成一个周期性的动作;通过该技术方案,模拟了恐龙前爪的指关节弯曲和伸直两种动作,为人们对恐龙的认识和学生对恐龙的学习提供了更直观的体验。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指尖关节的一端为圆锥形,所述转轴的轴线和所述指尖关节球形一端的一条直径共线。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指尖关节的前端为圆锥形,更能直观的体现恐龙前爪的指尖的形态,同时,转轴的位置能更好的展示指尖关节的运动形态。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该仿真恐龙的前爪指头还包括圆盘形的挡线板,所述挡线板的直径大于所述线轮的直径,所述线轮圆形一端固定在所述挡线板的一侧面,所述挡线板的另一侧面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由于电机输出轴的直径小于线轮的直径,因此,安装挡线板可以解决牵引线容易缠绕在电机输出轴上的问题。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该仿真恐龙的前爪指头包括多个所述指关节,多个所述指关节之间均设有所述牵引线、滑轮、转轴和扭簧,且安装方式与上述安装方式相同。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根据记载,恐龙前爪的指头具有多个关节,因此设多个指关节,方针效果更逼真,同时安装方式与前面的安装方式相同,使所有指关节都可以实现弯曲和伸直两个动作,进一步优化方针效果。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挡线板的直径等于所述线轮直径的两倍至三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电机驱动线轮,将牵引线缠绕在线轮上,在转轴上的扭簧受力压缩,同时牵引线牵动指尖关节转动,模拟关节的弯曲,由于线轮的一个端面为斜面,因此牵引线在线轮上缠绕满一圈时,便会自动滑落,此时,扭簧的回复力将指尖关节再次弹回变直,同时,将牵引线拉直,以此完成一个周期性的动作;通过该技术方案,模拟了恐龙前爪的指关节弯曲和伸直两种动作,为人们对恐龙的认识和学生对恐龙的学习提供了更直观的体验;2、指尖关节的前端为圆锥形,更能直观的体现恐龙前爪的指尖的形态,同时,转轴的位置能更好的展示指尖关节的运动形态;3、由于电机输出轴的直径小于线轮的直径,因此,安装挡线板可以解决牵引线容易缠绕在电机输出轴上的问题;4、根据记载,恐龙前爪的指头具有多个关节,因此设多个指关节,方针效果更逼真,同时安装方式与前面的安装方式相同,使所有指关节都可以实现弯曲和伸直两个动作,进一步优化方针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仿真恐龙的前爪指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线轮和所述挡线板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指尖关节;11、第一转轴;12、第一滑轮;13、第一牵引线;20、第二指关节;21、第二转轴;22、第二牵引线;23、第二滑轮;30、第三指关节;41、第三牵引线;42、挡线板;43、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仿真恐龙的前爪指头,包括第一牵引线13、第一滑轮12、第一转轴11、扭簧、线轮43、指尖关节10和第二指关节20;指尖关节10的一端和第二指关节20的一端均为半球形,第二指关节20呈空心圆柱形,指尖关节10半球形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11铰接在第二指关节20的非半球形的一端的内部,在第一转轴11上设有扭簧,扭簧的一端固定在指尖关节10上,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指关节20的内部,第一牵引线13的一端固定在指尖关节10半球形一端的外侧球面上,第一滑轮12固定在第二指关节20的内部,第一滑轮12的轴线和第一转轴11的轴线平行,第一牵引线13的另一端穿过滑轮固定在线轮43的外柱面上;第一滑轮12固定在第二指关节20的内部,第一牵引线13的端部固定在指尖关节10半球面与第一滑轮12之间距离最远的点上,且这个点在第一滑轮12的径向对称平面上,拉动第一牵引线13时,指尖关节10会绕着第一转轴11转动一定的角度;线轮43为圆柱形,且线轮43一端的端面为倾斜面,该倾斜面与线轮43的另一端的端面相交于一点,第一牵引线13的端部固定在该点的一侧,线轮43设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电机设于仿真恐龙的身体内部,电机以一定的线速度匀速旋转;通过电机驱动线轮43,将第一牵引线13缠绕在线轮43上,在第一转轴11上的扭簧受力压缩,同时第一牵引线13牵动指尖关节10转动,模拟关节的弯曲动作,由于线轮43的一个端面为斜面,因此第一牵引线13在线轮43上缠绕满一圈时,便会自动滑落,此时,扭簧的回复力将指尖关节10再次弹回变直,同时,将第一牵引线13拉直,以此完成一个周期性的动作,电机以恒定的速度旋转,指尖关节10和第二指关节20循环上述动作;通过该技术方案,模拟了恐龙前爪的指关节弯曲和伸直两种动作,为人们对恐龙的认识和学生对恐龙的学习提供了更直观的体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指尖关节10的一端为圆锥形,更能直观的体现恐龙前爪的指尖的形态,第一转轴11的轴线和指尖关节10球形一端的一条直径共线,转轴的位置能更好的展示指尖关节10的运动形态。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仿真恐龙的前爪指头还包括挡线板42,挡线板42的直径大于线轮43的直径,线轮43圆形一端固定在挡线板42的一个侧面,挡线板42的另一侧面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电机输出轴的轴线、挡线板42的轴线和线轮43的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由于电机输出轴的直径小于线轮43的直径,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真恐龙的前爪指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线、滑轮、转轴、扭簧、线轮、指尖关节和指关节;所述指关节为空心圆柱形,所述指尖关节和所述指关节的一端均为半球形,所述指尖关节的球形一端通过所述转轴铰接在所述指关节非球形一端内,所述扭簧设于所述转轴上;/n所述滑轮固定在所述指关节的内部,所述滑轮的轴线和所述转轴的轴线平行;所述牵引线的一端固定在位于所述指尖关节球形面上与所述滑轮距离最远的点上,且该点在所述滑轮径向的对称平面上,所述牵引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轮固定在所述线轮的柱面上;/n所述线轮为一端面为斜面的圆柱形,且该斜面与另一端面相交于一点,所述牵引线的端部固定在该点的一侧,所述线轮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真恐龙的前爪指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线、滑轮、转轴、扭簧、线轮、指尖关节和指关节;所述指关节为空心圆柱形,所述指尖关节和所述指关节的一端均为半球形,所述指尖关节的球形一端通过所述转轴铰接在所述指关节非球形一端内,所述扭簧设于所述转轴上;
所述滑轮固定在所述指关节的内部,所述滑轮的轴线和所述转轴的轴线平行;所述牵引线的一端固定在位于所述指尖关节球形面上与所述滑轮距离最远的点上,且该点在所述滑轮径向的对称平面上,所述牵引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滑轮固定在所述线轮的柱面上;
所述线轮为一端面为斜面的圆柱形,且该斜面与另一端面相交于一点,所述牵引线的端部固定在该点的一侧,所述线轮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真恐龙的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汝林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力拓景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