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光纤腰型微细管光纤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6379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单光纤腰型微细管光纤头,该光纤头包括一条保偏光纤和腰型微细管;腰型微细管的周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平面、第一弧面、第二平面和第二弧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相背对称设置,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相背对称设置,第一平面分别与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邻接,第二平面分别与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邻接;腰型微细管还设置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相背设置;腰型微细管还设置有容纳腔,保偏光纤插装在容纳腔内且位于腰型微细管的中心轴位置;保偏光纤插入容纳腔的光纤端面与第二端面处于同一平面;光纤端面的猫眼的排列方向与第一平面呈平行设置或呈垂直设置。应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高保偏光纤所受应力均匀度,偏振保持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光纤腰型微细管光纤头
本技术涉及光纤通信
,具体的,涉及一种单光纤腰型微细管光纤头。
技术介绍
保偏光纤存在一个熊猫眼的应力棒,用来维持单偏振光经过光纤的传输,可以让单偏振的效果得到很好的保持效果。由于保偏光纤太细且容易脆裂,因此需要一个毛细管来固定保偏光纤,制作成光纤头,以便后续进行光纤端面的研磨,以及后续与其他玻璃器件(比如透镜)的搭配固定使用。如图1和图2所示,常见光纤头包括保偏光纤1和微细管2,保偏光纤1插装在微细管2中。由微细管2的端面21可知,微细管2为圆柱体,属于中心对称,而由保偏光纤1的端面11可知,保偏光纤1是不完全对称的,保偏光纤1的猫眼111的是线性对称,因此,微细管2的施加给保偏光纤1的应力不均匀,出现不匹配,会导致保偏光纤1的偏振保持效果被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保偏光纤所受应力均匀度,偏振保持效果较好的单光纤腰型微细管光纤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包括一条保偏光纤和腰型微细管;腰型微细管的周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平面、第一弧面、第二平面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光纤腰型微细管光纤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保偏光纤和腰型微细管;/n所述腰型微细管的周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平面、第一弧面、第二平面和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相背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相背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邻接,所述第二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邻接;/n所述腰型微细管还设置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相背设置;/n所述腰型微细管还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的容纳腔,所述保偏光纤插装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腰型微细管的中心轴位置;/n所述保偏光纤插入所述容纳腔的光纤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处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光纤腰型微细管光纤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保偏光纤和腰型微细管;
所述腰型微细管的周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平面、第一弧面、第二平面和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相背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相背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邻接,所述第二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弧面和所述第二弧面邻接;
所述腰型微细管还设置有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相背设置;
所述腰型微细管还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的容纳腔,所述保偏光纤插装在所述容纳腔内且位于所述腰型微细管的中心轴位置;
所述保偏光纤插入所述容纳腔的光纤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处于同一平面;
所述光纤端面的猫眼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第一平面呈平行设置或呈垂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光纤腰型微细管光纤头,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腰型微细管的同一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平面距离所述横截面的中心的最短距离比所述第一弧面距离所述横截面的中心的距离小五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光纤腰型微细管光纤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腔包括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在所述第一端面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径由所述开口向所述第二容纳腔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光纤腰型微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向东周勇黄永兴唐梦真陈卓桓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艾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