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浅层地温能空调降噪装置,包括主箱体、侧隔音板、顶隔音板、底板、橡胶垫、罩壳和壳内芯,所述主箱体的轮廓呈矩形箱装结构,所述主箱体的下端边缘焊接有轮廓呈矩形框状结构的箱缘,所述主箱体左端和右端的侧壁上均开有两组侧开口,所述侧开口相邻的主箱体的侧壁上开有箱通风口,所述侧开口所在的主箱体的侧壁上均开有通管口,所述主箱体内部设置有两组侧隔音板和一组顶隔音板,所述侧开口内部插设有罩壳,所述罩壳呈壳状结构,所述罩壳内部塞设有壳内芯,所述罩壳和壳内芯上均开口轮廓呈矩形的开口,所述箱缘下方设置有底板。该浅层地温能空调降噪装置,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适合普遍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浅层地温能空调降噪装置
本技术属于空调降噪
,具体涉及一种浅层地温能空调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空调即为空气调节器的简称。通常情况下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家用空调的种类分为很多种,其中常见的包括挂壁式空调、立柜式空调、窗式空调和吊顶式空调。空调的柜机通常置于室外,空调的柜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噪音的存在将会对距离柜机较近的其他住户造成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浅层地温能空调降噪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浅层地温能空调降噪装置,包括主箱体、侧隔音板、顶隔音板、底板、橡胶垫、罩壳和壳内芯,所述主箱体的轮廓呈矩形箱装结构,所述主箱体的下端边缘焊接有轮廓呈矩形框状结构的箱缘,所述主箱体左端和右端的侧壁上均开有两组侧开口,所述侧开口相邻的主箱体的侧壁上开有箱通风口,所述侧开口所在的主箱体的侧壁上均开有通管口,所述主箱体内部设置有两组侧隔音板和一组顶隔音板,所述侧开口内部插设有罩壳,所述罩壳呈壳状结构,所述罩壳内部塞设有壳内芯,所述罩壳和壳内芯上均开口轮廓呈矩形的开口;所述箱缘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箱缘通过螺丝穿过缘孔进入螺纹孔内部与底板固定,所述螺纹孔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螺纹孔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螺纹孔相邻的底板的上端边缘均开有侧槽,所述侧槽内部均开有槽内孔。优选的,所述箱缘的轮廓与底板的轮廓对应,所述箱缘内开设的缘孔位置与底板上的螺纹孔位置对应。优选的,所述通管口的位置与其相邻的侧隔音板上的开口对应,两组侧隔音板分别位于主箱体内开有侧开口的侧壁上,顶隔音板位于主箱体内部的两组侧隔音板上侧,所述侧隔音板和顶隔音板均通过粘接的方式与主箱体固定。优选的,所述侧隔音板、顶隔音板和壳内芯的材质相同,采用隔音泡沫板制造。优选的,所述罩壳设置有两组,两组罩壳的矩形开口相互错开。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粘接固定有橡胶垫。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浅层地温能空调降噪装置,通过两组罩壳配合箱通风口和通管口解决空空调柜机的通风问题,空调柜机被壳内芯、侧隔板和顶隔音板封闭在其内部,通过吸音棉材质的壳内芯、侧隔板和顶隔音板吸收柜机工作时发出的声音,降低噪音对周围住户造成的影响;罩壳插设于侧开口内部,在空调柜机需要检修时壳直接将罩盒抽出观察主箱体内部的空调柜机,有利于日常的使用和维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下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隔音板和顶隔音板位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主箱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底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罩壳和壳内芯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箱体、101侧开口、102箱缘、103箱通风口、104通管口、105缘孔、2侧隔音板、3顶隔音板、4底板、401侧槽、402螺纹孔、403槽内孔、5橡胶垫、6罩壳、7壳内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6所示的一种浅层地温能空调降噪装置,包括主箱体1、侧隔音板2、顶隔音板3、底板4、橡胶垫5、罩壳6和壳内芯7,所述主箱体1的轮廓呈矩形箱装结构,所述主箱体1的下端边缘焊接有轮廓呈矩形框状结构的箱缘102,所述主箱体1左端和右端的侧壁上均开有两组侧开口101,所述侧开口101相邻的主箱体1的侧壁上开有箱通风口103,所述侧开口101所在的主箱体1的侧壁上均开有通管口104,所述主箱体1内部设置有两组侧隔音板2和一组顶隔音板3,所述侧开口101内部插设有罩壳6,所述罩壳6呈壳状结构,所述罩壳6内部塞设有壳内芯7,所述罩壳6和壳内芯7上均开口轮廓呈矩形的开口;所述箱缘102下方设置有底板4,所述箱缘102通过螺丝穿过缘孔105进入螺纹孔402内部与底板4固定,所述螺纹孔402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螺纹孔402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螺纹孔402相邻的底板4的上端边缘均开有侧槽401,所述侧槽401内部均开有槽内孔403。具体的,所述箱缘102的轮廓与底板4的轮廓对应,所述箱缘102内开设的缘孔105位置与底板4上的螺纹孔402位置对应,主箱体1和底板4通过螺丝连接的方式壳较为良好的固定。具体的,所述通管口104的位置与其相邻的侧隔音板2上的开口对应,两组侧隔音板2分别位于主箱体1内开有侧开口101的侧壁上,顶隔音板3位于主箱体1内部的两组侧隔音板2上侧,所述侧隔音板2和顶隔音板3均通过粘接的方式与主箱体1固定,侧隔音板2和顶隔音板3吸收其内侧的空调柜机的噪音。具体的,所述侧隔音板2、顶隔音板3和壳内芯7的材质相同,采用隔音泡沫板制造,侧隔音板2、顶隔音板3和壳内芯7的材质包括但不仅限吸音棉,还包括其他具有塑形能力的具有噪音消除的材料。具体的,所述罩壳6设置有两组,两组罩壳6的矩形开口相互错开,让其中一组罩壳6的开口正对向另一组罩壳6内的壳内芯7。具体的,所述底板4的下表面粘接固定有橡胶垫5,增加底板4与地面的摩擦力。具体的,该浅层地温能空调降噪装置,首先在待安装的地面上打四组膨胀螺丝,底板4为钢板制成,橡胶垫5增加了底板4与地面的摩擦力,随后将四组膨胀螺丝上端插入槽内孔403内部通过螺母将底板4固定在地面上,随后将空调柜机放置在底板4上方,将带有侧隔音板2和顶隔音板3的主箱体1盖上,通过螺丝穿过缘孔105进入螺纹孔402内部将主箱体1与底板4固定,随后将两组带有壳内芯7的罩壳6插入,空调柜机连接的管路从通管口104中拉出,罩壳6之间的空隙和通管口104留给了柜机足够的吸气空间,柜机的声音被壳内芯7、侧隔音板2和顶隔音板3吸收,柜机位于侧隔音板2和顶隔音板3内侧的空间内。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浅层地温能空调降噪装置,包括主箱体(1)、侧隔音板(2)、顶隔音板(3)、底板(4)、橡胶垫(5)、罩壳(6)和壳内芯(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的轮廓呈矩形箱装结构,所述主箱体(1)的下端边缘焊接有轮廓呈矩形框状结构的箱缘(102),所述主箱体(1)左端和右端的侧壁上均开有两组侧开口(101),所述侧开口(101)相邻的主箱体(1)的侧壁上开有箱通风口(103),所述侧开口(101)所在的主箱体(1)的侧壁上均开有通管口(104),所述主箱体(1)内部设置有两组侧隔音板(2)和一组顶隔音板(3),所述侧开口(101)内部插设有罩壳(6),所述罩壳(6)呈壳状结构,所述罩壳(6)内部塞设有壳内芯(7),所述罩壳(6)和壳内芯(7)上均开口轮廓呈矩形的开口;/n所述箱缘(102)下方设置有底板(4),所述箱缘(102)通过螺丝穿过缘孔(105)进入螺纹孔(402)内部与底板(4)固定,所述螺纹孔(402)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螺纹孔(402)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螺纹孔(402)相邻的底板(4)的上端边缘均开有侧槽(401),所述侧槽(401)内部均开有槽内孔(4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层地温能空调降噪装置,包括主箱体(1)、侧隔音板(2)、顶隔音板(3)、底板(4)、橡胶垫(5)、罩壳(6)和壳内芯(7),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的轮廓呈矩形箱装结构,所述主箱体(1)的下端边缘焊接有轮廓呈矩形框状结构的箱缘(102),所述主箱体(1)左端和右端的侧壁上均开有两组侧开口(101),所述侧开口(101)相邻的主箱体(1)的侧壁上开有箱通风口(103),所述侧开口(101)所在的主箱体(1)的侧壁上均开有通管口(104),所述主箱体(1)内部设置有两组侧隔音板(2)和一组顶隔音板(3),所述侧开口(101)内部插设有罩壳(6),所述罩壳(6)呈壳状结构,所述罩壳(6)内部塞设有壳内芯(7),所述罩壳(6)和壳内芯(7)上均开口轮廓呈矩形的开口;
所述箱缘(102)下方设置有底板(4),所述箱缘(102)通过螺丝穿过缘孔(105)进入螺纹孔(402)内部与底板(4)固定,所述螺纹孔(402)设置有四组,四组所述螺纹孔(402)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螺纹孔(402)相邻的底板(4)的上端边缘均开有侧槽(401),所述侧槽(401)内部均开有槽内孔(4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霞,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易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