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刺穿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6327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刺穿保护装置,属于线缆保护技术领域。一种电缆刺穿保护装置,包括下半叶、上半叶,所述下半叶、上半叶均为半圆柱状且一端通过转轴转动相连,还包括第一夹持板,用于连接在下半叶的底部;第二夹持板,用于连接在上半叶的顶部;还包括用于改变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之间距离的锁紧部件;所述第二夹持板和上半叶顶部均开凿有穿刺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将被打钉的电缆完全包裹,即使钢钉打偏或打穿电缆也在包括的范围内,不至于伤同勾及其它电缆,也确保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了打钉过程中伤及其他电缆造成的跳闸已触电事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刺穿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线缆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电缆刺穿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刺扎器主要用在对未知电缆是否带电时的主动识别。在电缆施工时经常会碰到多条电缆并行,如果需要对其中一条进行改造施工,就必须首先对其停电后进行识别,再使用刺扎器确认该电缆是否带电。目前电缆刺扎器打钉时,钢钉会偏离或打穿电缆时伤及同沟敷设其他运行中的电缆,存在造成跳闸或者触电事故风险,为此我们提出电缆刺穿保护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出的一种电缆刺穿保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刺穿保护装置,包括下半叶、上半叶,所述下半叶、上半叶均为半圆柱状且一端通过转轴转动相连,还包括第一夹持板,用于连接在下半叶的底部;第二夹持板,用于连接在上半叶的顶部;还包括用于改变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之间距离的锁紧部件;所述第二夹持板和上半叶顶部均开凿有穿刺孔。优选的,所述锁紧部件包括转动杆,所述第一夹持板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刺穿保护装置,包括下半叶(1)、上半叶(2),所述下半叶(1)、上半叶(2)均为半圆柱状且一端通过转轴转动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第一夹持板(3),用于连接在下半叶(1)的底部;/n第二夹持板(4),用于连接在上半叶(2)的顶部;/n还包括用于改变第一夹持板(3)与第二夹持板(4)之间距离的锁紧部件;/n所述第二夹持板(4)和上半叶(2)顶部均开凿有穿刺孔(2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刺穿保护装置,包括下半叶(1)、上半叶(2),所述下半叶(1)、上半叶(2)均为半圆柱状且一端通过转轴转动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夹持板(3),用于连接在下半叶(1)的底部;
第二夹持板(4),用于连接在上半叶(2)的顶部;
还包括用于改变第一夹持板(3)与第二夹持板(4)之间距离的锁紧部件;
所述第二夹持板(4)和上半叶(2)顶部均开凿有穿刺孔(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刺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件包括转动杆(301),所述第一夹持板(3)两端均开设有凹槽A(3011),所述转动杆(301)转动连接在凹槽A(3011)内,所述转动杆(301)上端固定连接有螺杆(302);
所述第二夹持板(4)两端均开设有凹槽B(402),所述凹槽B(402)内转动连接有卡板(401)所述卡板(401)上设有与螺杆(302)相匹配的卡槽A(4011);
所述锁紧部件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锡海曾土兴汤瑞鹏谢日科肖伟栋梁梓豪陈泽鸿赖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南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