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源光学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56226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源光学检测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本体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夹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夹板、连接板、连接孔、推板、固定装置、定位装置和卡槽的配合使用,连接板移动带动夹板夹紧背光源后,拉动拉板带动定位板挤压压杆移动,压杆移动带动压板挤压弹簧并带动卡杆移动至卡槽内,完成了对背光源位置的限位,解决了现有背光源检测装置在对小型背光源进行检测时,没有对其背光源进行限位的装置,只要背光源放置位置发生偏移,就会导致检测数据不稳定的问题,该背光源光学检测装置,具备便捷限位的优点,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源光学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背光源
,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源光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视觉效果,液晶显示器本身并不发光,它显示图形或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检测光源决定了背光源的功耗、亮度、颜色等光电参数,也决定了其使用条件和使用寿命,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背光源检测装置在对小型背光源进行检测时,没有对其背光源进行限位的装置,只要背光源放置位置发生偏移,就会导致检测数据不稳定,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源光学检测装置,具备便捷限位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背光源检测装置在对小型背光源进行检测时,没有对其背光源进行限位的装置,只要背光源放置位置发生偏移,就会导致检测数据不稳定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背光源光学检测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本体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靠近固定板一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固定板靠近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源光学检测装置,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本体(1)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夹板(3),所述夹板(3)靠近固定板(2)一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固定板(2)靠近连接板(4)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板(4)配合使用的连接孔(5),所述连接板(4)靠近连接孔(5)的一侧穿过连接孔(5)并固定连接有推板(6),所述夹板(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固定装置(7),所述夹板(3)的顶部设置有定位装置(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源光学检测装置,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本体(1)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活动连接有夹板(3),所述夹板(3)靠近固定板(2)一侧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所述固定板(2)靠近连接板(4)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板(4)配合使用的连接孔(5),所述连接板(4)靠近连接孔(5)的一侧穿过连接孔(5)并固定连接有推板(6),所述夹板(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固定装置(7),所述夹板(3)的顶部设置有定位装置(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源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7)包括收纳槽(701),所述收纳槽(70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压板(702),所述压板(7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杆(703),所述卡杆(703)的表面套设有弹簧(704),所述收纳槽(701)的底部开设有通孔(705),所述收纳槽(701)的顶部开设有穿孔(706),所述压板(7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杆(70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光源光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8)包括移动孔(801),所述移动孔(80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拉板(802),所述拉板(8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803),所述夹板(3)靠近定位板(8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言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帝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